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浩然的“文革”叙事——农民意识标本研究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13-03-28

文史论文"浩然的“文革”叙事——农民意识标本研究"已完成论文发表流程,为保证"浩然的“文革”叙事——农民意识标本研究"……

“文革”叙事特色。

一 浩然,其人其事

浩然(1932~2008 年),原名梁金广。1932 年生于河北省开滦赵各庄的浩然,生长于矿区的大粪场子,出门就是摊晒或堆积的大粪干儿,弥漫的熏人臭气,也许这些从幼年就植下了浩然原始的泥土情感。浩然自幼父母双亡,仅仅念过三年小学、半年私塾,是个地道的农民。但是,他不甘于在小山村蜗居,是当时的时势使他走出乡村,成为一名革命干部,进而转入文学的殿堂。循着这条道路,1954 年起,浩然先后任《河北日报》记者、北京《俄文友好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1964 年调到北京市文联,后任作协北京协会主席。其文学作品有1956 年的《喜鹊登枝》,1965 年出版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艳阳天》,1972 年出版的《金光大道》,1974 年宣扬“文革”思想的中篇《西沙儿女》和《百花川》,“文革”后有长篇小说《山情》(又名《男婚女嫁》)、《苍生》,自传体长篇小说《乐土》、《活泉》、《圆梦》三部。“知人论世”是我们的文学传统,正如《孟子·万章下》所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是尚友也。”每个人的创作活动都离不开他的那个时代,作家的创作个性会显现那个时代的讯息,甚至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物。正如鲁迅所说,在阶级社会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是不可能的,“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瞿秋白也指出文艺的阶级性:“事实上,著作家和批评家,有意的无意的反映着某一阶级的生活,因此,也就赞助着某一阶级的斗争。”浩然即是如此。尤其是浩然创作的鼎盛时期(1949~1976 年),“文艺为政治服务”、“政治标准第一”等文艺观念,是那时作家不二的信条。浩然的自我要求就是:“我要努力往高攀登,坚决做一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又红又专的文艺战士!”浩然他自觉地与时代主旋律合拍,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浩然奇迹”。

不过,正如泰纳所言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说,即“有助于产生这个基本的道德状态的,是三个不同的根源——‘种族’、‘环境’和‘时代’”。除了时代对于浩然的文艺历程的作用,其农民身份和农村经历也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根本作用——姑且把此看作是“种族”“环境”因素吧!泰纳《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有这样的表述:“我们所谓的种族,是天生的遗传的那种影响,人带着

文史论文浩然的“文革”叙事——农民意识标本研究[略]……………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