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地政府及居民联合旅游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公益旅游,针对不同的旅游市场开发出不同的公益旅游项目,将开发成型的产品通过网络及媒体形式向大众营销。如针对中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等教育主题的公益旅游,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中学生的家长及其学校进行宣传,鼓励家长或学校组织孩子参加此类的公益旅游,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针对高校学生开发义务支教等有意义的公益旅游形式,对高校学生进行宣传,激发其志愿精神和进行有意义旅游的理念;对企业进行宣传,将公益旅游作为一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培养员工奉献精神的方式。或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向大众征集比较有意向的旅游项目,针对当地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发,做到供需相符,供需相衔接,使公益旅游在我国能够有序循环发展。
关键词:旅游管理,管理制度,论文发表
公益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性旅游方式,主要从目的地方面进行了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公益旅游良好循环发展之路。但由于目前对于公益旅游的研究较少,可借鉴的理论不成熟,资料搜集有困难,可能导致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定量分析,无法切实反映公益旅游的发展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公益旅游概述
(一)公益旅游的内涵
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志愿服务,而对旅游目的地做出一些积极的贡献,是最有价值的旅游形式之一[1];是旅游者离开常驻地到外地旅行,自愿利用旅行的部分时间不计报酬地为当地社区、自然资源、及社会提供能产成价值的劳动或其他行为,但不作为固定职业的行为[2],指向并非只有单纯的物质性帮扶,如捐赠学习用品等,而且还包含了生态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内容[3]。公益旅游的目的在于服务,进而亲自了解目的地社区及社区居民的文化,旨在通过旅游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益旅游主要是去贫困落后等需要帮助的地区开展的旅游形式,以达到保障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利益。也就是说,在发达等不需要帮助的地区开展的旅游或者不能保障目的地社区居民利益的旅游都不能归为公益旅游的范畴。符合上述条件的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异地志愿服务,如支教活动等,也可以是志愿服务与旅游活动的结合,也可以是目的地发起的“旅游即是公益”以旅游提升当地居民福利的活动。公益旅游的供求特点是:公益旅游者既是公益的供给者又是旅游的需求者,旅游目的地居民既是公益的需求者又是旅游的供给者,通过旅游提高了公益的供给,通过公益缓解了旅游的过度扩张。
(二)研究公益旅游的意义
公益旅游是将旅游活动与利他主义的志工服务结合的一种非替代性的新型旅游形式。从旅游者个人发展方面来讲,公益旅游可提升旅游互动参与水平,增强个人学习、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甚至会影响旅游者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公益旅游有助于当地社区经济、文化、环境事业的发展,长远的甚至影响社会组织能力、公民精神培育和全民旅游素质教育[4]。通过对公益旅游的研究,使公益慈善与旅游更好的结合,使得公益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最大利益,使得这种新兴得旅游方式能够持续的有效的循环发展。公益旅游不仅要求能够使旅游者享受到旅游的乐趣与意义,同时还要保证经济欠发达但是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区的居民的利益,通过资助教育、关爱弱势群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形式以期达到公益与旅游的完美结合,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旅游经营企业提供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吸引客源。
二、我国公益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起步晚,影响力小,宣传力度不够
公益旅游是一种新兴的非大众旅游形式,在欧美等国家发展已经30多年,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力较小。“边旅游,边公益”的旅行方式在国内悄然兴起,但相对于其他的旅行方式还不成熟,亟待进一步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很多,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目的地的进入性并不是很好,交通也是问题,加上宣传力度弱,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目前旅行社退出的旅游形式仍停留在大众旅游,对公益旅游涉猎较少,宣传不足!
(二)参与度不够广泛
目前参加公益旅游的对象大多是城市白领阶层,相对单一,参与不够广泛。许多公益活动通过媒体的跟踪报道完成,还有一种途径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参与,但是只是少数。在与旅游者的访谈中获悉,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去哪里或怎么去”。许多人抱怨想参加这样的活动,可是在当地找不到这样的组织,由此可见公益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还不成熟。
(三)供需衔接不足
供需衔接度不足也是公益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公益旅游需求往往偏向关注乡村孩子和教育[5],而产品设计方面,主要集中在亲子教育游、社区交流和援助、徒步自助游,供需不符。如何使地供需有效衔接,形成良好的循环成为研究公益旅游的一个目标。早期时,公益旅游往往由希望进行有意义旅游的都市白领、大学生等年轻人发起,他们往往自己搜集信息,选择感兴趣的目的地和公益旅游方式和旅游线路,进行公益旅游活动。但是这样的公益旅游发展并不稳定,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循环较差。市场上对于此类旅游产品的设计不多,供小于求!
三、公益旅游的发展建议
(一)合理界定公益旅游,有针对性的开发市场
明确公益旅游的重点,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以便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开发公益旅游市场,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群参加。目前对于公益项目参与较广泛的是高校大学生,但是有别于公益旅游,公益旅游是公益与旅游兼顾,需要各方寻找好的旅游目的地,向城市中的都市白领进行宣传,可以与知名企业进行联合,共同推动公益旅游的市场的发展。
(二)目的地主动参与,开发各种地域特色的公益旅游
丰富与多元化的公益旅游项目可以增加吸引力与认可度,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公益旅游中来。目的地政府应当主动参与,联合旅游企业结合本地资源开发出符合本地的各种内容的特色公益旅游,并采取不同的宣传促销策略,推出公益平台。通过公益旅游组织和媒体进行积极推广,吸引游客前来参加公益旅游而不是去其他地区。联合众势促进公益项目的推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提高当地的公益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如针对高校学生可以发挥其专业特长,开展各种专业的志愿服务旅游;文化保护类公益旅游,以欣赏、保护为主题的对各种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公益旅游(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曾呼吁保护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的服饰及刺绣文化)。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