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管理论文发表研究我国人力资源新改革发展的新制度及模式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15-04-09

  摘要: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简称HR)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狭义讲就是企事业单位独立的经营团体所需人员具备的能力(资源)。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管理论文发表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从现实应用的状态,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特质性、可用性、有限性。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脑力和体力的人,而是指能独立参加社会劳动、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所以,人力资源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劳动年龄外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已超过9.1%,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口迅速增多,众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需要得到提高,老年人口的服务和照料需求不断扩大,这需要有大量的养老服务人员。然而,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相对落后,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系列问题是造成养老服务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系统分析养老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有利于发现养老机构人力资源建设中的问题,进而寻求完善养老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的相关途径和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措施

  一、养老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解决老龄化问题,维护社会稳定。老龄化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要彻底解决好我国老龄化问题,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等。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队伍是我国养老服务工作的主力军,是养老服务不断发展前进的基石。加强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可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工作者的技能,以更高的标准为老年人服务,对于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维护社会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有利于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提高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群体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他们对生活充满热爱,希望在老年生活中有所学、有所为、有所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呈现出高标准和多样化。而传统的养老服务已无法满足当代老人的生活需要,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丰富的老年生活需要养老服务工作者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养老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好,老年人高标准、多样化的需求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实现老年人利益最大化。

  (三)有利于提高养老服务者的素质,促进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是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中,面临着各种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健全、技术人才短缺、服务技术水平低等,要有效地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开展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通过培训开发,使养老服务工作者掌握养老服务的专业知识,提高养老服务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养老服务人力资源是公共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开展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建设,关系到整个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完善与创新,对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养老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现状与问题

  我国老年人群体文化程度越来越高,退休人员比例不断增大,身边无子女陪伴的越来越多。为了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他们会选择养老服务机构,以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只有养老机构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好,老年人的需求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

  (一)专业服务人员匮乏且配置不合理。据统计,当前我国半失能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人口已经超过3300万,其中约有2900多万老人需要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料护理。为了不影响自己子女正常工作,这些失能老年人绝大部分选择到养老机构养老,然而,养老机构中提供养老照料和服务的专业人员却十分匮乏。

  根据民政部《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的规定,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中应配置一名大专以上的社会工作类专业的专职社会工作人员和康复人员,但仅有少数公办的养老机构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中并没有医生和护士。养老服务工作应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去开展相应的工作,至少应包含监督指导人员、专业服务人员、机构管理人员等。而非由一个人去做养老服务工作,合理的人员构成能够最大化的体现出养老机构服务的工作效益。目前,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构成却极其单一化,监督管理机构也十分匮乏,这种局面不利于对实际的养老服务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指导,不能促进养老机构服务工作的合理规划。这种专业服务人员匮乏和不合理配置的局面直接影响了我国养老工作能否顺利完成。

  (二)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且综合素质不强。养老服务人员应掌握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护理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交流沟通能力、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等。目前多数养老机构中从事第一线工作的养老服务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不具备机构养老的素质和能力,且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他们缺乏老年学、心理学、护理学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随着政府部门对养老事业的重视,加大了对养老事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其综合能力素质仍与实际工作需要有较大差距。

  (三)服务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且效率不高。伴随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任务明显加重,在养老机构生活的老人少数是健康老人,老人身体功能不断退化,老年慢性疾病经常发生,生活自理程度越来越低,对长期照料和护理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这无疑给养老服务人员增添了很多工作任务。养老机构服务人员数量有限,由于个人喜好的差异,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呈现多样化,对养老服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养老服务人员无法满足每位老人的生活需求,工作任务繁重,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养老服务人员多数情况下需要做些自己分外的工作,无法抽出时间学习相关的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严重影响养老服务的工作效率。

  (四)管理体制不健全、工资福利待遇低。虽然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工作队伍快速发展,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养老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我国并没有统一标准的养老服务工作者的管理办法,各个省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拟定相关的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被《国家职业标准》认定为一项职业的时间并不长,各地拟定相关管理办法仍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修改和完善,这养老服务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目前,多数养老机构周转资金匮乏,加之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导致养老机构的经营成本也不断增多,极少部分的养老机构能付出高额薪酬聘用专业护工,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整体较低。正是这种较低水平的待遇,无法吸引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使得养老机构无法招聘到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养老机构人力资源建设出现恶性循环的局面。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