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周神经损伤是指由于种种原因,患者四肢等外周神经发生损伤的情况,主要包括外伤、感染、炎症以及肿瘤等类别[。外周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常为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治疗前,要求对神经损伤的类型、位置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通过手术过程中的解剖观察确认损伤信息明显是不现实的,因而传统上对患者神经情况进行检查时,一般通过将间接的检查方法,如肌电图检查、感觉、运动功能情况的检查,以上方法分辨率较低,不能清晰明了的表现出神经损伤的具体信息。在现在临床诊断中,通常采用对外周神经进行高频超声显像的方式获取患者外周神经损伤的信息,可清晰准确的显示出患者神经损伤的部位、状态和性质,准确率和敏感度较高。为对高频超声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探讨,对33例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高频超声扫描。
关键词:外周神经损伤,肿瘤,医学论文发表
周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中有30例诊断正确,正确率91%,炎症、外伤和肿瘤以及水肿等不同类型的损伤可表现为不同高低和波段的回声,外伤和感染患者高频超声诊断表现为连续性的中断,且回声降低,其原因在于神经中断部位的增大增粗。神经水肿患者图像以僵硬,平行结构紊乱为主要特征,神经瘤患者则出现外部边界清晰,内部粗糙均匀的低回声。而健康者声像图表现为表面为连续带状高回声、内部为多条平行线性回声的条索状管型结构。可见高频超声可清晰明了的显示患者神经损伤的位置状态和类型等信息。但资料中仍出现3例漏诊误诊病例,这种情况在外伤感染导致的神经损伤中可能是由于在对患者外伤进行清创和缝合时将肌腱和受损神经进行错位缝合,从而导致两者回声相连导致误诊。因此在超声诊断时应注意神经回声与其周围的肌肉、筋膜等其他组织回声的区别,实施动态扫描,防止混淆。神经肿瘤患者可能出现的误诊,其原因可能在于肿瘤导致神经解剖位置发生的变异,对于这种情况应选用不同频率多角度检测,并应更加熟悉神经的解剖走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3例经手术和治疗确认为外周神经损伤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包括11例外伤、10例炎症损伤、5例神经肿瘤和7例水肿,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34.2±2.2)岁,男25例,女8例。另选取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经检查无外周神经损伤症状,男24例,女6例,年龄24~66岁,平均(34.1±1.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
本次研究采用GE Voluson E8和日立EUB-7500型超声诊断仪,频率4~10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扫描检查。
1.3 方法
对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合计63例进行高频超声诊断,扫描方向应沿着神经解剖走向进行横纵向双向多角度检查。主要检查部位为上下肢神经干,包括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腓神经、坐骨神经和胫神经,具体检测时应根据检测部位合理设定检测姿势,并应注意神经回声与肌肉、韧带、血管等其他部位回声的区别,着重观测神经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确定患者神经回声性质以及肢体可见肿胀或伤害与神经之间的连接和位置关系,将观察组回声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声像图表现为表面为连续带状高回声、内部为多条平行线性回声的条索状管型结构。观察组患者声像图可表现为连续性中断,且中断部位神经束因粗大而回声降低,神经水肿、僵硬,平行结构紊乱等主要特征,这些分别是外周神经损伤、外周神经瘤和神经水肿的主要表征(图1显示腓总神经卡压和治疗过程)。33例患者中共检测出10例外伤损伤、9例神经炎症损伤、4例神经纤维瘤和7例神经水肿,共30例诊断正确,正确率91%;漏诊或误诊3例,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100%,两组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结果比较
组别 诊断正确数(例) 漏诊或误诊数(例) 诊断正确率(%)
观察组(n=33) 30 3 91
对照组(n=30) 30 0 100
高频超声对于外周神经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新的检查标准和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利于对患者的及早治疗和手术方案的优化设计。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