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会计教学论文论述高等会计教学管理的新应用制度及意义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5-03-12

  摘要:随着教育不断地现代化,高等职业会计的教学应该是由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新方式。高职院校应当制定“双师型”等新型的教师资格考评方法,对新老师上岗教学要求先到企业工作一年方可,并且不定期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强校企合作。

  关键词:会计教学,高职教育,教师论文发表

  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加上会计又是实践性特别强的专业,这就决定了会计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更重要的部分是在校内或校外的实验实训基地。

  会计是一门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学科。会不断产生新知识和新概念,会计教材又有严重的滞后性,作为会计相关的老师,如果对知识更新不予以重视,那么他的知识就会过时,这样教导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以有利于更新知识。

  学校应该更新进入机制,进一步拓宽会计老师的来源渠道。制定相关的能力标准,招聘社会上愿意从事高职财会教学且具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那些具有高学术水平、扎实的专业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兼职老师。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评估机制,对责任感不强、教学能力较弱等不合要求的老师实行岗位轮换、待岗,甚至下岗等制度,不断地促使其增强危机感、责任心,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新知识、加强科研、提高教学水平的轨道上来。

  高等职业会计教学对社会的不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高职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逐步地进行改进。

  一高职会计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迷失培养目标

  培养方向以及类型取决于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会对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培养目标上,以下两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一种是不区分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在会计教学中的培养目标,认为二者的培养目标大同小异,只需要学会基本的会计核算就行了;另外一种是把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完全等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重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追求系统性、完整性。上述两种培养目标没有很好的平衡专业技术能力训练和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么强调训练专业技术能力,忽略理论的学习;要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专业技术能力的关注度不够。

  2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脱离实际

  考虑到招生和就业,一些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的专业设置时过于随意,一方面,没有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专业设置的方法,依然参照以前根据学科来设置专业[2],比如设置电算化、财会等。另一方面,没有实事求是,在专业设置上直接学习普通本科,比如注册会计师、国际会计等专业。这种随意性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小,就业空间也随之缩小,很难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3应用型师资力量薄弱

  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老师很大一部分是会计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他们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但是实践是他们的短板,相关经验严重缺乏,在整个教学环节只注重理论。同时,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有关科研、职称的制度安排的影响,大量的时间、精力都集中于了发表论文上,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出现了许多能“写”但是不能“讲”的老师。高职院校的待遇偏低,高水平、高学历、经验丰富的老师往往因为待遇问题不愿意进高等职业院校。根据相关统计,到目前为止,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够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比例,在中国不到30%,而许多发达国家该比例已经达到

  (二)从教师角度来说,主要有重理论轻实践,重“教”而不重“学”,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

  1教师教学时重理论轻实践

  现在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设置会计课程时,属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传统专科型”,或者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4],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过于繁多、过于深奥,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又存在广度和深度严重不够的问题。根据相关报道,许多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前从来没有见过支票而不会开,不少单位在招聘时都有相关工作经验的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不能适应目前大环境的要求。

  2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注重“教”而不是“学”

  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智能的培养的问题,灌输、传递知识是其主要功能,却忽略了方法论的教育、能力的训练。随着经济、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强调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相关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培养自己的能力。

  3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以教师为中心仍然是当前普遍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有其优点,但由老师完全掌管课堂,无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对创新型人才的学习成长不利。除此之外,虽然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教育的教学手段已大有改善,不少高等职业院校和教师也已经充分认识到运用计算机、实物模拟、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重要性,但是学校一味扩招,资源条件又跟不上,且有部分临退休教师现代化教学工具运用不熟练,书本、粉笔、黑板仍然是教学的全部。

  (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基础差、存在自卑心理、积极主动性差、目标模糊、学习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不够等问题

  1学习基础较差,存在自卑心理

  与普通教育相比较,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下的失败者,很大比例的学生有自卑、自弃的心理。学习、生活中难免会有困难和挫折,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在遇到相关困难和挫折时容易自我否定。

  2学习目的不明确,自制能力差,缺乏自主性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初高中被管束的环境下习惯了被安排,并没有养成主动自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自我克制能力很差,学习目标又不明确。也有学生对高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错误,在看到比高职层次更好,学历更高的本科生、研究生等面临的就业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主张学习无用论,再加上注重实践经验是会计专业的一大特点,使得这部分学生越发失去了主动、自觉学习的兴趣、能力。平时上课不认真,课后又不重视预习和复习等,而恰恰这些都是衡量现代大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

  二提高高职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高职教育不应该成为单纯的搞“学历教育”,而应该是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会计毕业生,既不同于传统的记账会计人员,也不可能成为研究前沿科学的人员,而是掌握了会计技术和相关规范的从业人员。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整体与普通高校还是有所不同的,这就需要在确定培养目标之前,要调查相关的社会需求,了解市场,将会计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

  (二)合理设置会计课程教学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

  鉴于就业、生源是高职教育所面临的两大市场。在设置专业时,不仅需要考虑生源,吸引考生,也要考虑就业。设置会计相关专业时,以就业作为导向,在满足就业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同时也照顾了生源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开展行业调研,制定会计专业能力标准

  会计专业能力可以分为会计专业通用能力和会计专业专用能力,其中专用能力包括自我管理和发展、与人合作共事、职业创新设计、终身学习生活、遵守法律法规、数字书写、会计专业知识等能力,专用能力包括数字的计算运用、会计分录和核算、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编制等。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所涉及的能力也各有差别、各有侧重,因此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制定相应的不同的能力标准显得很有必要。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紧密联系教与学属于教学方法的范畴,它是有效完成教学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基础。专业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标准、不同需要,可以分为课堂讲授、讨论交流、案例分析、实践教学、角色扮演等等。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