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中级职称论文看当下高校教师的新管理模式制度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5-02-05

  摘要:从高校教师自身来说,首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敬业奉献的精神。高校教师直接承担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能否较好地完成这一重任,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中华民族未来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高校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的劳动是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热爱。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要求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尽职尽责,时刻认真负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教师,道德,教学发展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健康的内心品质和态度影响学生。古莱曼在《心理智力》一书中论述道:“那些能进行心理调节即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并能理解他人的感情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占据优势。”“学生需要好的榜样来仿效,尤其是底年级的学生需要仿效教师。”高校教师在长期的教书育人过程中要严格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地工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出表率。

  在专业上治学严谨,求知刻苦,不断创新。“学者道德的第一条基本准则就是,坚持学者社团中所有成员都必须在高等教育的某一领域受过长期的系统训练”。道德建设,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科学技术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校必须有一支与之相对应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认清当前形势,改变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思想,博采众长、治学严谨、求实创新,在不断学习和创新中超越自己、超越前人、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从高校领导管理来说,建立健全教师道德的规章制度。在进行教师道德建设时,首先应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制订详细具体的教师道德规范,使人们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一目了然。教师道德规范的制订,应当从维护教师正当利益这一前提出发,把义利统一作为基本原则,以便增强师德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进行科学的教师道德管理。在师德管理上要把空泛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具体有型的衡量标准,对教师的师德状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力求规范化、科学系统化,并将其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对教师的综合考核中,与教师的利益得失直接挂钩。

  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渠道来自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方方面面。学生是教师道德状况的直接感受者,通过定期向学生了解教师情况,可以发现教师道德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听课与教学研讨等形式取长补短;学校可以组织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估,直接促使教师重视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

  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直是教师师德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职责。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民族的兴盛,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成效,而且影响到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道德水平。教师的事业是提高人的素质,使人完善,使人进步的崇高事业。教师要教育人、改造人、完善人,首先要不断完善自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努力培养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从事教书育人这一崇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强调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从教师在学校的地位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高校高质量教育和教学的一个基本条件。广大教师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教师道德建设是关键。

  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赋予了高校教师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强化了经济问题的社会地位,谋利成为既合法又热门的时尚。然而,这对高校教师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一是敬业精神不强。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物欲膨胀,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热衷于第二职业,把本职工作仅视为一种谋生的渠道;在教学上,有的教师无心钻研业务,不求有“功”,只求无“过”;在科研上,为了评职称,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为出“成果”而忽视教学。二是育人意识淡薄。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只顾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有的教师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不尽“传道”、“解惑”的责任;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深入学生、与学生交流,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三是表率作用欠佳。有的教师重言教轻身教,不能身体力行;有的教师把个人的成见、怨气、情绪带进课堂,任意发泄,不考虑对学生的导向和后果;有的教师热衷于讲实惠,收受学生的“心意”、“礼品”;有的少数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缺乏自尊、自重和自爱精神。

  要适应社会重大变革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尤其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使人们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负面影响。面对中西文化的撞击,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也受到冲击。高等学校不是世外桃源,受社会重大变革和大环境变化的影响,教师头脑中的传统伦理道德必定相应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求对体现社会变革的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调整,以使其适应这些变化。

  要适应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要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也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教育全球化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师德也将受到境外价值观的冲击,境外相对主义价值观、实用主义价值观和自由化思想等消极价值观对师德会产生不良影响。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高校教师道德建设应该适应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深刻认识到这些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

  要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我国高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对师德有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道德水平、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的影响更深、更广、更远。江泽民同志把道德建设作为治国方略,提出“以德治国”思想。中共中央2001年10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增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师德建设注入了活力。

  要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师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

  制订和完善奖惩制度。如《关于教书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等,从而有章可循。运用表彰先进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对师德优秀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在晋升职务、岗位聘任等方面予以相应的体现,以榜样的力量和奖优罚劣进行直接激励和约束,引导教师教书育人。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