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医学职称论文浅谈当下中药学的新发展管理制度及应用措施

分类:医学论文 时间:2015-01-13

  摘要: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鉴别中药原植物,我们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编写,并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药植物学》教材,以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材为对象,介绍其来源,包括植物的形态、生理功能、分类鉴定及栽培基础理论,并首次提出“中药植物学”概念。全书分为绪论、中药植物学形态及分类、中药植物栽培、各论四大部分。在各论部分,详细介绍每一味中药材的来源、药性、功能主治、采集加工、栽培及植物形态,使学生可以系统掌握中药从栽培到采集加工及临床应用的相关知识,丰富并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中药学,医学管理,药学制度

  采取中药植物园原植物识别和标本室腊叶标本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识别中药的基原植物。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生活状态下的植物,我院在校园内建设占地40亩的中药植物园,园内按照一至两年生草本区、多年生草本区、乔灌木区和藤本植物区四个大区规划种植中药400余种,其中,300余种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中所载的大部分常用药材,其余品种为当地常用药材。在植物的营养生长期,根据植物开花的先后次序,尽量将具有相同功效的中药原植物归类讲解,并重点注意让学生识别易混淆植物,如金钟花、迎春花和连翘的区别,白玉兰、广玉兰、望春玉兰、辛夷、二乔玉兰的区别,木犀科丁香和桃金娘科丁香的区别等;同一植物的不同入药部位,如板蓝根和大青叶,枸杞和地骨皮,苏子和苏叶,半夏和掌叶半夏,桑叶、桑枝、桑白皮和桑椹等,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理论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中药材的收获期,带领学生采收中药。为了保护中药资源以及增加学生对中药材的资源保护意识,我们主要采收种子、叶类和花类药材以及部分需要更新的根类药材,让学生从采收、晾晒到简单的炮制过程全程参与,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生药及中药炮制的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对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用药的意识。此外,学院标本室也保存了部分亚热带、热带植物标本,以弥补药用植物园缺少此类植物的不足。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从对客观事物的表面的、局部的现象认识,上升到由思维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两种不同的观点对中药质量管理及鉴定标准产生了一定影响。中药成分是很复杂的,如果单单是对提取分离出来的某些成分即所谓有效成分进行控制研究,会影响对中药制剂全面作用的理解。中药复方配伍是遵循一定的原则的有机结合,主要是增效、减毒、阴阳配合、相反相成、主药与次药的良好配合等,这是一种辩证的整体观点。但如果过分强调“机能整体观点”,就难以深刻认识中药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虽然多种成分的整体效应不是组成它的各个成分特性叠加的结果,但有效成分也是起治疗作用所不可缺少的。如我们所称的“地道药材”质优效高,其原因经研究发现,某些中药本身就是地球化学指示植物,它们选择性浓集了某些微量元素及化学成分。因此在用于机体时,这些特点的微量元素及化学成分即起很好的治疗作用。我国西北地区产黄芪为地道药材,是因为那里的土壤中富含硒,而黄芪中的硒含量高。

  地道天麻产地是贵州大方,经微量元素和化学特征分析,知道该地土壤中的钼、铬、锰、钴、铜等元素的含量明显很高。因此,化学成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均需要做出质量控制才能清楚。由此可见,两种观点要互相兼顾,共同趋于完善。

  实践教学课程一般与理论教学安排在同一学期,并且实践教学内容通常在相应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进行。为了保证学生全面学习中药植物的生长发育全过程,中药植物学课程分设在第二及第三学期。其中,第二学期主要进行中药植物学及栽培学基础知识、中药植物园幼苗及开花期原植物识别的教学活动,第三学期进行中药植物园果期原植物识别、中药标本室植物标本及中药饮片识别、中药采收及收获中药的实验室观察的教学活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我们将课时安排做这样的改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地了解中药原植物从幼苗到收获的全过程;并且,由于《中药学》安排在第三学期,因此,学生在学习《中药学》之前就已经进行了《中药植物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同时,感性认识的积累对学生以后学习理论知识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结合理论课的讲授以及药用植物园收获的药材,让学生在实验室观察中药饮片,重点讲解饮片的色泽、气味、鉴别特征,比如,杜仲断面有胶状的细丝粘连、大血藤有棕红色放射状排列的髓射线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调动视觉、触觉、嗅觉与味觉等感官进行观察,加深学生对中药形、色、气、味等的感性认识,并与中药学理论知识以及以后中药药理学的学习相结合,更好地掌握中药的药性理论。此外,学院的中药标本室中也存有近500种中药标本,按照中药的功效进行分区存放,其中,每一味中药都配备相应的图文介绍,包括中药的基原植物、入药部位、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功效及用法用量等。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充分利用标本室的资源,以巩固加深在理论及实践课上所学到的知识。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研究中药学实践课程的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中医学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几年来,我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实验室开放、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现正在建设植物浸制标本室,使我院的标本类型更加全面、实践教学条件更加完善。今后,我们将设立校外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践,到中药企业进行参观,并加大实验室的开放时间,积极探索适合中医学本科专业的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