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职称论文发表浅谈当下高职素质教学的创新模式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15-01-04

  摘要: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体育必须紧密结合并主动服务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进一步强化体育在完善“准职业人”职业体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储备、特殊身体素质储备和综合职业素质储备等方面的功能。高职院校专业迥异,职业需求千差万别。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根据学生职业需求,又要防止教学内容泛化。既要有针对性、目标性,又要有时代性、娱乐性。传统的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等具有良好的运动锻炼价值,可针对性选取相关内容开展学生职业体能素质训练;新兴的运动项目,如轮滑、网球、瑜伽等,因深受年轻人喜爱,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课堂或俱乐部教学等形式,重点强化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通过合理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以体育与健康技能教学为主线,以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核心,以“终身体育”习惯培养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水平。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素质,政治教学

  高职体育普遍受到学制短、体育课时不足、场地器材短缺等不利条件限制,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并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竞赛等融为一体,使体育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实现体育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课内应侧重基本目标完成,重点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传授,针对性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水平。课外突出发展性目标,依托体育社团(俱乐部)活动,实现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习惯、运动竞技水平等方面的提升,强化学生非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为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应建立与课程目标体系相匹配的评价考核体系。评价指标中既要有体能素质、体育理论、运动成绩等的定量评价,也应有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定性评价,能综合反映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和技能状态,实现从结果到过程的评价重心转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从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要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观念,使教师从单纯的技术教学者转变为健康的引导者、职业素质的开发者和终身体育的促进者。体育教师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运动处方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实现一专多能,具备在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的关联中把握教学以及进行相关科研创新研究的能力。应通过学习和培训,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技能,掌握新方法,具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争取体育经费投入,兴建更多的场地和设施,并本着一场多用、类群组合的原则,对于现有体育资源进行合理化开发,加大学生体育骨干的培养力度,充分挖掘人、财、物各类体育资源潜能。

  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非专业素质则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作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体育具有“以体娱乐”、“以体育美”、“以体辅德”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体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身体活动,更是一种健康教育手段,一种良好德育载体。在高职体育教育过程中,通过针对性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教会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和各项运动技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还能不断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体验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心理感受,全面增强学生意志力、抗挫折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爱岗敬业精神、社会交往和自我心理调节等良好品质,对于学生的非专业职业素质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高职体育具有自身的教育特点和要求,不能简单参照或照搬普通高校或中职体育教学模式。长期以来,高职体育一直缺乏统一的指导性纲要或标准,导致了高职体育的教学思想较为混乱。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校升格而来,体育教育要么简单的套用普通高校教学模式,要么延续中职校时期的教学方法。与普通高校相比,因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等达不到相应要求,其教学实效往往是形象神不像。中职校体育教学强调的是三基教学,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占主导,采用中职教学的方法,其教育效果远远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各项培养要求。

  健康属性和职业属性是高职体育的两大本质属性。其中,健康属性属于共性,职业属性属于个性。正确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是高职体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实际教学过程中,高职体育会经常性出现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对立。要么强调个性而忽略共性,只注重职业素质培养,重视短期教学效果,忽略了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要么仅关注共性而废弃个性,脱离高职教育实际专业需求,闭门造车,陷入学科本位主义,影响了高职体育的教学实效。

  殷国玺等研究者认为,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决定高职体育要进行教学特色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现实教学中,受到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很多高职院校所能开设的运动选项数目少,且多限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物质文化需求。教学方法上,学科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高职教学中依旧占据主导,“轻理论,重实践”、“轻健康教育,重技术教学”等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主观能动学习,更是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健康第一”永远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健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是学生职业素质构成的根基础,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校期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生活质量,更是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职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职业需求”满足必须成为高职体育的基本理念。具体教学中,应围绕各专业职业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职业素质开发,帮助学生发展职业劳动所需的体能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适应综合素质,提高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对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预防和减少职业疾病与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