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水土流失仍较为严重的实际,根据水库周边水环境区域发展农林牧综合生产的需要,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科学配置治理措施。采取坡改梯和建涝池、水窖、截洪渠等小型蓄排水工程,使天然降雨径流得到就地拦蓄利用。沟坡通过水平沟、鱼鳞坑整地,营造乔灌混交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以植被的有效覆盖控制坡面的水土流失。沟道从上到下,从毛沟到干沟,从沟坡到沟底,因沟制宜,全面布置,层层设防,分类施治,通过修筑沟头防护、淤地坝、谷坊、塘坝、排灌渠系工程等,形成蓄、引、淤、排、提相结合的沟道工程治理与开发体系,控制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
关键词:环境生态,水土流失,生态平衡
在水库周边水环境区域的人口稀少区,设置围栏和封禁标志牌,实行封山禁牧。对疏幼林采取补植措施等,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依靠生态环境系统本身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控能力恢复植被,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使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生态功能。
汾河水库入库水源主要由汾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岚河、涧河组成。汾河由北而入,流经娄烦境内11.7km注入水库;岚河、涧河分别由北、西向流入水库。汾河水库周围地表水主要为支沟小溪水、小泉水、客水及降水径流,区外客水主要为汾河和岚河,地表径流量变化较大,丰水年7785万m3,平水年6979万m3,枯水年仅2251万m3。据统计,汾河水库上游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52亿m3。地下水主要是潜水,广泛分布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之中,出露于地表基岩的裂隙和山前沟口冲积、洪积物孔隙,储量较大,水位较高,水质良好,便于开发利用,是人畜吃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水库周边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据当地气象资料,年均气温7.9℃,极端最低气温-26.8℃(1985年12月8日),极端最高气温36.7℃(1999年7月30日)。年降水量426.2mm,主要分布于6-9月,占年降水量的75%。年蒸发量1734.5mm。无霜期140d左右。全年的主导风向为SW,年均风速1.9m/s。
汾河水库周边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褐土主要分布于丘陵区,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库区河漫滩地及较大支沟的沟谷地带。天然植被主要为黄蔷薇与长芒草、茭蒿、白羊草混生的灌草类型。灌木主要有柠条、酸枣、沙棘等,分布于沟坡与地坎;乔木主要有杨树、柳树、榆树等,分布于村庄、道路旁;经济林主要有苹果、桃、李等,多分布于庭院及近村果园。
据调查,汾河水库周边总土地面积565km2,水土流失面积423.75km2,占总面积的7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1.09%,中度侵蚀面积占28.57%,强烈侵蚀面积占41.46%,极强烈侵蚀面积占22.45%,剧烈侵蚀面积占6.43%。根据《山西省土壤侵蚀类型分布图》,属黄土梁峁状丘陵低覆被极强烈侵蚀类型区。随着1988年以来汾河上游一、二期水土流失集中连片治理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为6000t/km2左右。
为保证汾河水库的水质清洁和防止泥沙淤积,1960年以来,娄烦县积极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特别是1988年实施一期治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治穷致富,拦沙保库”治汾方针指导下,娄烦县围绕汾河水库库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共完成治理面积229km2,其中,机修梯田2957.6hm2,治滩造地1472.6hm2;营造乔木林10716.3hm2,灌木林3749.1hm2,经济林185.4hm2,封禁治理3822.9hm2;修筑淤地坝38座,河坝14km,沟头防护工程2.5km。在1998年后实施的二期治汾期间,以小流域为单元和大户治理为主要模式,以“建精品、上档次、要效益”为基本思路,共建成初具规模的精品小流域8处,发展民营水土保持大户125户,关闭选矿企业121家,关闭尾矿库96座。水土流失治理度由原来的26.7%提高到54.04%。
有效治理,但还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应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作为主要方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指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人类活动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之内,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小流域。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推广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经验,建设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和小型污水净化处理设施,控制入库泥沙和防止农田面源污染。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