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数学教育论文刊发探究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规范制度应用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4-11-16

  摘要: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由于他们受个人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基础的心理特点等的影响,需要教师通过各种质疑、设疑、组织讨论等方式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并通过教师有效设计的活动和评价方式来激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以此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整体能力的发展。本文选自:《小学教学·数学版》创刊于1980年(曾用名《小学青年教师》),是一份以小学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学辅导刊物,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具有理论先进、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信息快捷、形式活泼、风格新潮等特点。本刊为月刊,国内刊号:CN41–1035/G4,邮发代号:36–307,本刊由北师大课程中心数学工作室协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提供学术支持。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起着设计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作为承担间接知识传授的学习组织者,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中,根据临场的反应作适当的调整,同时要通过自己有效的评价来定位和激励学生,以达到学生保持持久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能力水平,通过细心的观察、合理的评价等诊断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修正或调整。

  教学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自主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思考,通过设计有效提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把握问题实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注重激发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并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创设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对小学数学的探索欲望。

  作为教职人员,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会因为自己和思想、行为和别的孩子不同而感到不安或是自卑。他们最初对事物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常常能受到赞扬,但一旦有了“异想天开”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师或家长就会有不同的反应了,他们可能会认为孩子这种行为不合常规,甚至是故意“捣乱”。可能有的教师告诉孩子:“不许再胡闹了”;也可能有的教师会很高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孩子创造的积极性我们更应该细心加以保护,以便让孩子有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形成合作的习惯。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数学来源于生活。本着“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把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小学生从一个无拘无束的生活环境突然进入严肃的学校,难免会有所不适应,会产生一定的压力。经过长期的校规校纪的教育,他们在思想行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这就无形中给他们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锁”。因此,教师要及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在各种场合为学生的想象创造机会。

  数学课程本来本身就有一些枯燥、无味,教师如何成功地上好一节数学课,一定要设计一个诱人的、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导入课。例如可以用故事、情景设计等来设计在若干有兴趣的问题,使学生从课程的导入阶段就对本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中品尝数学学习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想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对任何事物还处于一个半模糊状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教学与生活结合,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种熟悉感,不会因为一个完全陌生的教学内容而惧怕。例如,在教学中,把举例教学运用到教学中时,要举小学生能够理解、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物来举例,使学生觉得并不陌生,从而可以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小学生在很多方面,处于成长发展之中,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意见分歧时,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就更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点拔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他们对游戏的兴趣要比课堂所教授的内容要大得多,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