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何会出现“企业招工难、工人就业难”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呢?笔者以为,主要是当前社会的劳动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过程为目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使用劳动力与其生产资料结合并提供报酬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和谐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运筹与管理》本刊是自然科学类刊物,主要刊登运筹学、管理科学等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探讨、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的论文除了运筹与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意外,还注重在工业、农业、政府、军事以及其他社会与经济重要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撰写应及时地反映运筹学与管理科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立论科学,论据充分,方法新颖,数据可靠,结论正确,引用的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及提供者。
一、当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
1.用人单位的法制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出许多违法违规的事情,如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等等。
2.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劳动者一方面是法制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缺乏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和培训,导致自己应有的合法权益未能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有些劳动者缺乏诚信务实理念,个别劳动者有选择性地到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等不规范的企业工作,工作一定时间后,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和未参加社会保险等理由跟企业谈赔偿条件,谈不拢的就举报到劳动监察部门,骗取赔偿金;有的甚至选择安全措施不够到位的企业工作,故意发生小工伤事件来敲诈企业骗取赔偿金。
3.社会外部环境及相关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制度等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尚不够完善,造成了城乡差距扩大、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就业的不平等等各种社会问题,也给多数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种下了隐患。
4.劳动部门的监察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目前县市级以上劳动部门都设立了劳动监察大队,各乡镇也相应建立劳动监察中队,可是市级劳动监察大队受人员编制等因素影响,人手精力有限,不可能兼顾到所有乡镇的劳动监察工作,而乡镇的劳动监察中队,又只有监察权,没有执法权,导致在实际开展监察工作中的苍白无力。而即使市级监察大队到企业执法,如果企业有违法行为,处罚起来程序也比较复杂。
二、存在劳动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1.企业的用人成本确实过重
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反映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总体负担较重,就本市来讲,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保险五金费率合计占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5%-28%,还不包括住房公积金。为降低用人成本,一些小微企业选择了对部分不大稳定的职工不予参保的做法,损害了一些职工的合法权益。
2.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
目前政府的培训部门基本以上级部门下达培训指标,下级完成培训指标的形式来组织开展培训,有的培训不适应职工的培训需求,甚至是劳民伤财;而企业自身的培训组织,又缺乏相应的培训财力、人力等支撑,即使组织了培训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对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还有一定的距离,导致一部分员工越来越不适合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
3.企业的招工要求与职工的就业愿望不对等
一些企业在招工时,都希望能招到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最好还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熟练工;而求职者特别是一些刚从大专院校毕业出来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都希望能找到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的工作岗位,而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眼高手低,不能适应工作岗位。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1.引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内部和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以最广大劳动者为主体,为根本,一切为了劳动者。对于企业而言,就是坚持以最广大的员工为根本,珍爱员工的生命、关心员工的利益、维护员工的尊严、保障员工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和实现劳动者的权利,积极致力于劳动者权利的保障,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因此,为使企业和谐的发展,就要善待员工、依法用工、守法经营,只有在不断保持和谐劳动关系的状态下,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寻找到为企业创造利益的原动力。
2.多管齐下开展职工素质培训
一是由政府劳动部门或者上级工会组织开展的培训。劳动部门可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照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培训班,提升职工的操作水平,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工会组织可以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宣讲社会主义传统道德观,传递正能量,灌输诚信理念,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和企业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二是由企业或者企业工会自行组织的培训。作为用人单位,要营造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就业的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就业的岗位和环境,建立有能走遍天下,无能寸步难行的用人激励机制。让职工们真正意识到,知识是提高收入的本钱,技能是选择岗位的阶梯,让有知识、高技能的同志不吃亏,让无知无技的庸才无市场。对于有创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给予重奖,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比武,以技能水平定岗位和收入,由此形成激励机制,将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到职工培训之中,形成以岗位竞争带来技能竞争,以收入竞争带来知识竞争的良好竞争机制,让职工真正感觉到知识技能就是个人的财富,从而产生求知的无穷欲望。
3.政府推动营造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舆论宣传、劳资课堂、职业经理培训等方式,将国内外企业发展的正反案例、劳动管理先进经验和理论、企业文化建设成就等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现代理念和政策舆论环境。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因企而异开展指导服务,通过定点对接、提供制度范本、推荐文化建设经验、帮助修订规章制度等方式,推动企业劳动管理能力提升。三是发挥社团作用。大力支持以工会为主体及团组织、妇联、各类协会等社团发挥组织优势,拓宽职工诉求渠道,推动企业职工诉求由个别表达向集体表达转变,劳资纠纷由累积突发向日常疏导转变,形成劳资双方地位势均平衡,减少对抗性冲突。四是建立完善预警体系。通过走访接访等各种渠道,接受职工群众意见,在各类基层调解组织加载预防职能,建立信息收集统计和共享通报制度,动态监控面上劳动关系运行状态。
4.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改善劳动监察方法
一是对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超时加班、劳动条件恶劣和强迫劳动等严重违法现象持续开展专项活动,促使面上问题好转。二是优化劳动法治环境。继续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和相互配套政策,增强查处劳动违法行为的可操作性,避免法律执行走形,在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定标准上,尽力避免因发展经济因素而致的法外干预现象。三是要加强基层的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建立网格化劳动监察系统,进一步完善镇、村、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将争议化解于基层。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是一个不断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强职工权益保障,努力实现公平公正的过程。为此,要以真正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妥善的处理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职工权益保障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