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如何正确理解去组织化理论管理制度发展模式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14-08-25

  摘要:“去组织化”,从其根本意义上来说,是解构以往传统社会结构的宏大模式,产生灵活、微型的社会单元。理想状况下,在社会系统内部,这些子系统、子单元应该具备发达的功能,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服务社会。

  一、中国语境下的去组织化

  按上述的观点来看,去组织化本质上是中国单位制弱化或单位制解体下的产物。从个体层面来看,去组织化是一种一体两面的力量,一面体现为单位或社会组织对个体的约制作用减弱,另一面则表现出“个体化”即:个人自由、自我实现、民主化、去中心化。关于个体化,乌尔里希.贝克这样描述:“个体化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后果。在文化生活中不再有什么集体良知或社会参照单位作为补偿。说得更概略一些就是,不再是社会阶级代替身份群体的位置,或者家庭作为一个稳定的参照框架代替了社会阶级义务的位置。对于生活世界中的社会性来说,个体自身成为再生产单位。”从这一表述来看,现代性的确解放了人的自由,但是人们在获得自由时不得不承担更多义务,换言之,传统社会单位的消亡,其权利和义务转嫁到了个体身上,家庭和组织不再能承担责任,个人将直面社会风险。为此,本文将结合调查结果讨论去组织化及其对个体安全感的影响作用。

  二、数据分析

  去组织化是一个综合变量,目前,不存在客观测量去组织化水平的科学方法,为了测量个人的去组织化水平,与前面一样,本研究依然采用了主观测量的方法,将去组织化这一概念化约为到个体层次上进行操作化,其具体测量指标如下:

  你认为,目前你所在单位对你约束力是?(1、没有,2、很弱 ,3、一般,4、较强 ,5、很强。)

  从调查结果来看,城市居民的单位约束力即个人的去组织化化程度,以“一般”水平为标准呈左偏态分布,其偏态分布的方向由“一般”向“没有”逐级减弱,这表明样本的指标,即单位约束力较弱,个人的去组织化程度较高。具体来说,认为没有单位约束力共有1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60%;认为单位约束力很弱的共有28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4.43%;认为约束力一般的共有39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4.47%;认为单位组织约束较强的共有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75%;认为单位组织约束很强的共有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3%。进一步分析,认为单位约束力水平在一般水平以下的共有39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4.03%,这表明个体层面上的“去组织化”在整个社会范围内,逐渐加深,单位对个人的约束作用正在逐渐减弱,就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是“弱单位化”。从本质上讲,“弱单位化”是单位制嬗变的结果,改革以前的“单位”是包含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内的总称,同时也发挥着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的功能,“单位办社会”是那一时代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单位就是微缩的政府,既监控组织成员的思想、行为与日常生活,同时又集中各种职能和资源满足组织成员的各项需要。单位成员的婚丧嫁娶、吃穿住用、学习娱乐等,都完全依赖于单位的资源分配与福利补贴。也就是说单位发挥着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的功能,单位作为国家权力的代理人覆盖整个社会。在“单位”中,单位组织直接沟通国家与个人,表现在城市基层结构上就是社会生活的单位化、社区与单位高度交叉重叠。

  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转型特别是国有大中型改革的开始,企业倒闭,工人下岗,单位的地位越来越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社区的兴起,“社区制”开始代替“单位制”发挥作用,社会功能部门和社区对单位的“分权”使得单位对个人的约束作用降低,个人通过单位获得的资源和服务也远不如从前。“弱单位化”使得个体完全裸露在社会风险之中,从实际作用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区制”只是部分替代了“单位制”发挥的功能,而那些未能替代的部分,加剧了个体安全面临的危机。

  三、结论

  去组织化的结果直接作用于个体层面就是“个体化”,个体化意味着行动者的生存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要自己筹划,然而现代社会的高节奏却使得人们顾此失彼,要计划好个人生涯的各个细节是不可完成的事。从而“个体化”带来的后果是人的生活紊乱,给人的生活造成了极大负担。由于人们缺少计划,面临的风险的机会也就逐渐加大。

  同时,“个体化”也意味着市场化,市场表示了一种供求关系。首先,市场化就是购买,如前所述,要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必须购买服务。其次,在购买的同时,市场化就是出售,比如在就业市场上,出售自己的人力资本;在婚恋市场上,“出售”自己性格、素质、涵养以及气质等。最后,市场化意味着选择,市场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等日益丰富,人们面临的选择也就越来越多,面对种类繁多的选择,人们渐渐变得无所适从。

  “个体化”也意味着“无根性”,即人们无所凭借、无所凭依的状态。“无根性”的实质是“社会的缺场”,这里所指的社会既是承担社会服务、社会保障功能的社会功能部门,也是满足自己情感需要的家庭、朋友、熟人圈子等等。这种“无根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单位组织的归属感下降,社会服务功能缺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情淡漠,人际关系疏离,以往传统社会的“人情味”、“圈子性”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社会也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

  具体就中国转型而言,去组织化就是对“社会的缺场”,其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是比较大的,在单位制弱化或单位制解体的情形下,其留下的真空并没有被填满。普遍认为发挥替代效果的社会保障制度、社区制并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只是一种保险,为生育、养老、医疗、失业等提供了利益上的保障,而具体遭遇生老病死的场景必须由个体负担。中国的社区制只是一种形式意义上的社区,比如商品房小区,楼房社区,人们彼此不熟悉,不认识,互动往来十分罕有,在很多人眼中“社区”沦为了一个发放低保的临时机构。

  中国社会的去组织化进程中,承担社会服务功能的社会单元却没有跟上其他单元比如经济单元的发展步伐,从而导致出现了整合不良的“个体化”,对个体安全造成危害。总之,在转型中发生的去组织化而带来人的“个体化”趋势正在破坏社会整合、造成社会离散,同时,造成了人们必须直面更多的风险。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