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语文教学之友》杂志从理论上深入探讨提高语文素质的教育规律,研究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摸索创新型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实践上着重介绍语文教学改革的举措、方法,传播成功的教学经验和信息。因而,刊物促进了广大青年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推动了语文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教育,师生关系,合理运用,语文教学之友
我国的教育优先发展思想是小平同志最早提出的。197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我们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从科技和教育着手。”根据小平同志的指示,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切切实实把自己的教育工作搞好,这几年来,我陆续接到几届各方面都处于后进的班级,而最终在他们小学毕业时,都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优异的成绩升入到高年级继续学习。我思索取得成功的关键,就是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贴切、合理的情感教育。
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是情感教育的设计者,运用恰当的情感,把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二者结合起来,产生教学上的情感共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可见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估量的重要性。
一、亲其师,信其道是进行情感渗透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孩子智力不错,但成绩却很差,无论老师怎么辅导,怎么费尽心机,学生的成绩就是不见好转。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语文老师而喜欢学习语文课。记得在前一阶段教学期间,班上有一名叫赵瑜的同学,成绩处于后进状态,多次教学测试都在三四十分左右。为此,我左思右想,要在他身上挖掘促使他取得进步的契机。通过观察,我发现,当同学们取得成绩或做了好人好事,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时,赵瑜同学总会嘴里一边说着:“呱叽、呱叽,”一边鼓掌。看着他发出如此幽默的语言,我问他:“赵瑜同学,你说的‘呱叽、呱叽’是什么意思呀?”他把头缩了一下,缅腆的说着:“就是鼓掌、鼓掌。”由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当同学们取得可喜的成绩时,我总会跟着赵瑜同学说:“现在我们为某位同学呱叽、呱叽。”同学们觉得好玩,一边鼓掌,一边跟着欢呼:“呱叽、呱叽。”赵瑜同学摇头晃脑地看看我,又看看大家,口里面更大胆地说着:“呱叽、呱叽。”掌声也击得更响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赵瑜同学学习有些许进步了,在学习上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喜欢主动问老师和同学们了。赵瑜同学的进步,班上的同学们也看在眼里。记得有一次听写,赵瑜同学由以前每次听写错十来个词语到只错了一两个词语,班上有好几名同学高兴地说:“瑜儿,好样的!我们为你呱叽、呱叽!”瑜儿脸上的笑容更甜了。由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只要当我有问题需要他回答时,我总会叫道:“赵瑜儿,有请你做什么什么。”我会发现赵瑜同学眼睛一闪一眨地,立马站起来,愉悦地回答着我提出的问题。当他有时答不上来时,我会微笑着对他说:“慢慢来,想好了大胆地说,说错了没事的。”经过两个多月的教与学,赵瑜同学告别历来测试都只有三四十分的历史,提升到五六十分、六七十分到现在的七八十分。
看着赵瑜同学的成绩进步了,乐于学习了,经常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了,我做教师的心里面也就高兴许多了。所以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倾听学生心声,肯定学生的意见,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乐于锻炼能力的同时,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去热爱语文学科,进而热爱生活。
二、在教学过程中多一些关心,少一点冷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尤其是后进生中父母离异的比较多,这部分孩子缺少母爱、父爱,很希望有人能够呵护他们,关心他们。他们之所以成绩差,不是智力不好,而是因为平时自己没有自控的能力,学习没有目标,整个学习过程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成绩的好坏家长们漠不关心,因此孩子们每天来上学根本没有多大的收获。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要想使他们成绩有所提升,那么唯一的办法是除了关心,还是关心,走进孩子的心里,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融入到班级的学习氛围中。比如,我班有名叫兰雪梅的女同学,父母分开多年,母亲至今没有消息,不知去向,父亲也常年在外省打工。刚接到这个班级时,她常常作业不按时完成,或抄袭他人作文,每次考试总是二、三十分,一个人常常是郁郁寡欢。我先主动找她个别谈话,她不跟我多聊,利用课余时间对她进行个别辅导,学习也不见起色。随后我又找班上成绩好的女同学多和她玩耍,交心、多帮助她的学习。我再侍机与她交流,辅导她学习上遇到的疑难点,就这样,经过十来个月的相知相教,她有什么疑难困惑便与我沟通,还主动采野花和自家出产的水果送给我,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从以前的二三十分到后来的五六十分再到现如今的八十来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成就感和学习的信心也逐渐增强,学习效果也明显有好转。师生关系中,老师应起到主导调节的作用,不要放过半点可以利用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情感态度,促进他们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三、创设情感渗透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同样在语文课的教学中,由教师所创设引发情感的氛围,是引导学生入情如境的关键之所在,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近的氛围情境,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入情入境感情的波澜,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在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可以准确地领会文章内涵。在具体的现实实践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引学生的关键,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各种积极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创设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仔细揣摩,把作者的创作情感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学目的就能很好的打到,学生也就真正地懂得了文章的内涵,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课堂秩序和学生思路紧随老师,深刻领悟文章,从中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总体而言,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在学生面前始终表现出情绪乐观,态度和蔼、表情亲切、举止潇洒、仪表端庄、言谈高雅、朝气蓬勃,用情感去感染学生,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并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为深远。
参考文献:
【1】赵永玲:《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黑河教育》,2008年第2期。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2007,(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