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发表《中国翻译》论文范文论当下文学翻译的管理现状及影响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4-07-22

  摘 要:翻译实践中要准确传达信息,并保证译作质量,其中一个前提应是协调处理译者主体“创造性”地“误解”源文本与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

  《中国翻译》将继续秉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刊宗旨,关注理论前沿,贴近翻译实践,促进翻译教学,报道行业发展态势,加强编读互动交流,以满足业界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标准,翻译策略,中国翻译

  从范畴理论视角看,依据内容及其相关文体特征,翻译可大致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等。然而,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又可谓有着本质性的区分。与科技翻译相对,文学翻译更倾向于主观体验,具有艺术性、多元性、模糊性等特质。因此,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再现文学文本的音韵特点。那么,文学翻译标准是什么?不同语类的文学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应或可采取什么范式的翻译策略?对此,笔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文学翻译标准

  各类文学文体,如小说、散文、诗歌等,其翻译不仅需要再现、重构源文学文本语符的基本概念意义和文化思想,更要对源文本文化语境之上的“言外之意”进行解读。作为中国著名的近代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其翻译赫胥利的巨著《天演论》明确提出了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后世翻译业界实践者指明了一项标准的文学译本范式;后续文学翻译研究者中,钱钟书的“化境”及傅雷的“神似”,皆为文学翻译标准的探讨,提供了价值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不同文学文本之翻译策略

  翻译实践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在此过程中,译者在源语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传承方面有着巨大的主体作用。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曾指出,文学作品的把握是较为困难的,但并非完全不可能。首要的要义,在文学作品翻译实践中应是准确,而非曲解性把握。这样方可实现源作品概念意义及文化意义。

  1.诗歌意象

  美国汉学家兼翻译家Burton Watson认为,中国古诗这一独特文学体裁,以其高度凝练的文学形式体现极为丰富的文学内容。从语言学界、文学界当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来看,意象指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是典型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术语。因诗歌文体中蕴含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内涵,故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注重“意象”的表征手段运用。即使研究东方学的权威,亚瑟·韦利也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2.隐含之意

  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曾经提出:“文学生产的条件对其独立性的束缚是有限度的,即文学独立并非完全限于其生产条件。不能忘记的是文学获得的理解,需置其自身于特定文化与社会团体水平中。只有在某一宽泛的历史阶段,文学才是不变的。”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把握好对隐含意义的处理是翻译成功的关键所在。翻译实践不仅要尽量保持源文本语言风格及其独特的表层表达,从而使译文尽可能接近原文,更应注重源文语言深层结构蕴含的情感信息。

  中国古代文人多用梅、兰、竹、菊、荷等表达情感,将自然之事物人格化,从而赋予作品强烈而又丰富的引申含义,是汉语文化创作的一种传统,更是汉民族对周遭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因其个人语境决定着一部作品的整体风貌、艺术品位和思想情感的深度。可见,洞悉作者的意图对源作翻译的重要性。

  3.不确定性

  文学文本的模糊性与含蓄性,使其成就了本身的审美与诗学功能,故文学文本的理想读者对文本不确定性、含蓄性的挖掘性解读,本身也是获得审美价值、享受审美乐趣的过程。作为文学翻译实践者,若常规性采用化隐为显的策略,则易造成源文本文体价值、审美效果及应有的诗学功能缺失。因此,对源文学作品文本进行细致分析,准确把握该作品的模糊性审美构成,变得举足轻重。

  4.修辞

  修辞策略的运用不仅让文学文本凝聚了独有的艺术感染与说服力,更极大增强了表征效能,。修辞格受其语用规则、结构特征及修辞功能的束缚,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的实践过程中,鉴于这些可能的管约性因素,进行创造性翻译,不但可准确传达源文思想,达到“忠”于源文的效能,而且意境突显,在表征源文学作品的诗学价值之际,又可取得应有的美学效果。英语源文本中“双关语”运用恰到好处,谐音之妙、之幽默,皆蕴含其中。观汉语译本,则未能再现相似的语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削弱源文本的艺术魅力。

  三、结语

  概论而言,中国文学翻译界一度存在“重归化、轻异化”的倾向。然而,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本应相得益彰。唯有二者相互结合并正确运用,方可称为上乘之译作。任何文类、文体的翻译,文学、科技等,对翻译实践者提出的基本要求,均应对目的语与源语具有较高的造诣。翻译实践者主体差异,包括文化修养、审美能力与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必然影响其对源作的阐释及翻译。诚然,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标准及策略,实践者主体之间是争议的。但不争的事实在于,基本的翻译理论与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信、达、雅”永远是文学翻译实践者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许渊冲.汉语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许钧.译者、读者与阅读空间[J].外国语,1996(1):36.

  [3]张延琛.接受理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