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新世纪的初叶,在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WTO的严峻挑战形势下,关于中国经济中垄断与竞争的争论此起彼伏,各种反垄断、促竞争的改革方案受到种种阻挠。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些事关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演变出发,用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指导我国的产业竞争政策。而在这之前,作为本文的引言,也为了借以警醒中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从本位主义出发、“屁股决定脑袋”的反对竞争、保护无效率和低效率的行业垄断的思潮和行为,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经济学关于竞争、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一、竞争、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一)竞争的经典定义和现代解释
著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竞争的:“竞争系个人(或集团)间的角逐;凡两方或多方力图取得并非各方均能获得的某些东西时,就会有竞争。竞争至少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所以达尔文(Darwin)从经济学家马尔萨斯(Malthus)那里借用了这一概念,并像经济学家用于人的行为那样,将它应用于自然物种。”对竞争的关注是普遍的,它不仅是经济学家和生物学家研究的对象,更是企业家常常思考的问题。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关于什么是市场经济,经济学家们曾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可以说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有一点是他们共同承认的、不会有异议的,那就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并成为现代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道路,是因为市场经济可以创造最有效的竞争条件,而竞争使市场经济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所以,展现竞争,就是发挥市场经济最大的优越性;遏制竞争,就是扼杀市场经济的生命之源。
中国放弃已经走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道路而转向市场经济,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已逐步适应竞争社会的生活,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说这是中国20多年改革开放在“软件”方面的最大收获之一。
(二)竞争力的重要性和基本含义
由于竞争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各个经济活动主体的竞争力便显得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正如著名学者詹姆斯·雷利哈特所说:“竞争力已经被提升到与自然法则同等的地位,就像重力法则,是一种不容怀疑和无法抗拒的力。”每个竞争主体的竞争力有强有弱,但是任何个人、企业、产业和国家都不会没有竞争力。就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不能脱离重力的影响一样,竞争力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基本力量:它对那些需要发展的企业,那些希望保持其工作的个人,那些希望持续增加国民生活水平的政府都有直接影响。没有竞争力的个人就无法谋生,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没有市场,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就会倒闭,没有竞争力的产业就会消失,没有竞争力的国家就不能存在。所以,正确理解竞争力的内涵和作用机理对于我们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有用的。
竞争力具有相对与绝对两种含义:从绝对意义上讲,一个个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或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是多少,就如同我们衡量人的体重、企业的产值、国家的面积一样,要有一个带有某种计量单位的客观数值。而从相对意义上讲,竞争力只能衡量竞争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比较排名来相对地体现。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经济学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计量尺度来像物理学测度重力那样准确地测度竞争力的大小。所以,现有的关于竞争力的度量大多采用相对度量或者采用相关的经济指标来代替。从统计学上讲,绝对竞争力采用的是定距尺度,而相对竞争力采用的则是定序尺度。
从分析主体的范围来讲,竞争力具有四个层次: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产品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是其市场占有率,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是其赢利能力,产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是其生产增加值的能力,国家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则是国家在社会协调发展、环境得到保护的情况下保证其GDP增长的能力。
(三)国际竞争力及其基本决定关系
一个国家只要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国际贸易的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经济的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革命加速和强化了这种趋势。从一国内部发展起来的市场竞争,必然会冲破国家界限,形成国际竞争。同时,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国际竞争也必然渗透进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使各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使市场竞争成为国际经济现象。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只有9.8%。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来往越来越蓬勃。1985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23.26%;1990年,外贸依存度为29.98%;2000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达到43.91%。有道是,“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现如今,国际竞争就发生在我们的面前。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竞争背景下,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在保持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实现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企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增加值的创造者,企业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环境,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才能最终带来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国内经济、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等因素反映了国家为企业的营运提供有利国内环境的能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八大投入因素,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最终决定于这八个因素。同时,国家国际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是否能够维持四对关系的平衡:一是国家的输出扩张能力和引进吸收能力的平衡;二是国家的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过程的平衡;三是国家的全球性经济活动与国内家园式经济活动的平衡;四是公民的社会凝聚力和个人冒险精神的平衡。这八大因素和四对平衡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机制和效应的基本思维框架。
二、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演变
(一)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及其演变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注: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Management Development即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简称IMD,在瑞士洛桑。)是世界上研究和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权威机构,其年度报告《世界竞争力年鉴》,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们把握全球竞争力格局及其变化趋势的重要参考、跨国公司领导者们投资决策必不可少的咨询依据和世界学术界关于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文献。这份报告为我们深入认识和分析世界各国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数据支持。根据IMD1996—2001年的《年鉴》数据,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排名自1996—2001年的六年间,经历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波动过程。1996年排名第26位,1997年第27位,1998年上升到第24位,系参评以来的最好水平,1999年下降为第29位,2000年下降为第31位,2001年则进一步下降为第33位,达到近六年来的最低点。当然,需要说明的是,2001年IMD 的评价体系中新增加了受沙尼亚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而其中的爱沙尼亚名列中国之前,所以按照与2000年可比的口径来讲,2001年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名次应该说只比2000年下降了一个位次。
如果考虑到IMD《年鉴》所使用的评价数据的滞后关系, 那么这一评价结论就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近六年来的中国国际竞争力演变过程。在IMD的《年鉴》中,占有评价权重1/3的软指标数据一般是即时数据,而占有评价权重2/3的硬指标一般都具有滞后期。我们可以将这些指标按照滞后期的情况分为五种:(1)不滞后的。例如,国际电话成本,一般使用的就是当年数据。(2)滞后一年的。例如,各种GDP指标,2000年《年鉴》中使用的是1999年数据。(3)滞后两年的。例如,旅游收入,2000年《年鉴》中使用的是1998年数据。(4 )滞后三年及三年以上的。例如,能源使用密度,2000年《年鉴》中使用的是1995年数据。(5)若干年的平均值。例如,贸易条件指数,2000年《年鉴》中使用的是1995—1998年的平均值。在近200条硬指标中,上述的第(2)、(3)两种情况占大多数,第(4)种情况较少,第(1)、(5)两种情况很少。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中国国际竞争力总位次在近五年中的曲折性变化。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其国际竞争力从大趋势上来看是处于不断的上升之中。如果我们假定数据平均滞后一年半的话,那么1998年的中国排名第24位的最好成绩恰好反映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后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的中国国际竞争力状况。之后,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逐渐显现,这些影响体现在1999—2000年《年鉴》中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之中。到2000年的《年鉴》中,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位次比1998年下降了7位,变成了第31位。但是,我们必须指出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对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负面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国。日本的国际竞争力由1996年的第4位下降到了2000年的第17位,到2001年更是下降到了第26位;韩国由1996年的第27位下降到1999年的第38位,2000年恢复到28位,2001年继续保持第28位的名次。由于中国有坚实的经济管理基础,领导决策层的迅速反应以及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限制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在1999年最困难的时期仍然取得了7.8%的较高经济增长率。2000年是中国经济转折的拐点,已逐步走出需求不足、消费低迷、增速放慢的困难期。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的五年内,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分析
1.国内经济
国内经济要素主要反映一国或地区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包括7 个方面的内容:(1)增加值,用分别按汇率、 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地下经济以及预测等9 项指标反映生产与收入总量及发展水平的竞争力。(2)投资, 反映国内投资总额及增长的资本形成竞争力。(3)储蓄,反映储蓄总量及增长的积累竞争力。(4)最终消费,反映居民和政府最终消费与增长的最终消费需求竞争力。(5)经济部门运行效率,反映农业、工业、服务业及零售业实际增长的部门运营竞争力。(6)生活成本,反映消费价格、生活费用、 房租等方面的生活成本竞争力。(7)适应性,反映经济改革、生产的再配置、公司与政府是否迅速适应经济周期变化等方面的适应性竞争力。
2000年中国国内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排名比1999年急剧下降,名列第18位,国内经济要素成为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总名次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这一领域里主要是最终消费和适应性两个子要素的竞争力不行,2000年都排在第26位。这一领域中的强项还是反映“储蓄”和“增加值”两个子要素,各自排名第5位和第6位。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中国的国内经济实力要素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在2000年大幅下滑,但是仍然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中表现最好的要素之一,仅次于“政府管理”要素排名第16位的表现。
2.国际化
国际化要素通过一国或地区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程度反映其对外开放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实力。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1)反映贸易收支、服务收支以及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的国际贸易运营竞争力。(2 )反映商品及服务出口额及发展水平、出口产业结构、旅游收入、出口市场多元化、出口信贷与保险的出口竞争力。(3 )反映商品及服务进口额及发展水平、进口产业结构、进口倾向的进口竞争力。(4 )反映贸易条件、汇率稳定度、汇率政策的竞争力。(5 )反映证券投资资产及负债的竞争力。(6)反映资本国际流动的外国直接投资竞争力。(7)反映对外政策法规、投资规模、风险与人员流动的国家保护竞争力。(8)反映全球化与区域贸易、贸易依存度以及民族文化开放的国家开放竞争力。
2000年的中国“国际化”要素排名也是急剧下降,比1999年下降了17位,名列47个参评国第35位,国际化要素也是影响该年度中国国际竞争力总排名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领域中,IMD 对中国“国家保护”子要素的评价很差,名列47个参评国中倒数第2位的位次(46位)。由于IMD 《年鉴》中关于国家保护对于国际竞争力影响的评价都是采用德尔菲法获得软指标,数据没有时滞。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给IMD提供评价意见全球各地的3263位企业高层人士的眼中,中国当前的国家保护程度很严重,阻止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市场的程度是47个参评国中最强的,在47个参评国中最不能容忍外国投资控制国内经济,是47个国家中对于内外资企业最不能平等对待的国家之一(46位),是47个国家中对于公共部门的经济合同最不能充分地对于外国竞标者开放的国家之一(46位),政府对于涉外经济合同的干预程度最强。我们不难判断,近几年来中国的媒体和舆论中对于“国家经济安全”概念大肆渲染和推广,可能是造成海外企业界人士对于中国“国家保护”和“开放度”方面的评价急转直下的一个重要因由。
3.政府管理
政府管理要素反映一国或地区政府对国际竞争力积极影响的能力。主要由6个方面构成:(1)反映政府国内和国外负债状况、财政赤字、公共财政管理以及国家储备的政府债务竞争力。(2 )反映政府就业比重、政府一般支出与军事支出的政府支出竞争力。(3)反映税收、税种、税率、社会保障等财政政策的竞争力。(4)反映政府政策执行、法律、体制、透明度、行政干预以及腐败的政府效率竞争力。(5 )反映价格控制、政府补贴、环境保护、就业与失业管理以及反垄断的政府参与经济竞争力。(6)反映公平、社会秩序和凝聚力的社会公平与安全竞争力。
2000年,政府管理仍然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中表现最好的领域,排名第16位,与上年持平。其中的“国家债务”子要素排名第1位,是最大的强势项目之一;“财政政策”子要素的表现也不错,排名第2位;这两者是中国政府管理对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途径。中国政府管理对于国际竞争力作用的不利一面在于“政府干预”子要素方面。海外企业界人士对于中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法律保证体系、政府价格控制、失业法律保障体系、竞争法律和政策保证公平竞争的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不高,导致中国“政府管理”子要素的排名位居第44位。
4.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要素主要反映一国或地区金融市场和服务质量的竞争力。由4个方面构成:(1)反映利率、资金成本、信用等级的资本成本竞争力。(2)反映信贷、地区资本进入、国外资本市场开发、 出口信用代理和风险资本的金融效率竞争力。(3 )反映证券市场规模与规范化的证券市场运行竞争力。(4)反映中央银行政策、银行规模、利差、 金融机构法律监管与透明度、金融教育与技术人才的金融服务竞争力。
2000年,IMD 对于中国金融体系的评价比1999 年下降, 又回到了1998年第42名的位置。各个要素的排名均在第33位之后,其中最差的是“资本的易获得性”子要素,位居第46名。从具体指标来讲,中国金融体系在以下三项指标上排名世界最末位:进入本地资本市场对外国公司的限制程度,金融教育,金融人才的可获得性。金融体系已成为制约中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5.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要素反映一国或地区满足其企业经营基本需求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体系的能力与服务水平。由4个方面构成:(1)反映基础设施计划融资、各类交通运输及分配体系效率、健康基础设施、电力成本、可耕地、城市化等基本基础设施竞争力。(2)反映电信投资、 计算机使用及水平、网络、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电话、工业机器人等的技术基础设施竞争力。(3)反映能源消费、 能源自给率及能源进口的能源自足竞争力。(4)反映纸张纸板回收率、废水处理、 废气排放的环境竞争力。
2000年,中国基础设施国际竞争力与1999年持平,位居第42 名。2000年,IMD在基础设施要素下首次增加了反映写字楼租金、 劳动力雇用规则弹性、电话线占有率、国际电话费水平等方面的“商务基础设施”和反映总医疗支出占GDP比率、公共医疗支出占GDP比率、医护人员占人口比率、健康基础设施满足需求的程度等方面的“健康基础设施”两个子要素,中国分别名列第46和第43位。
6.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要素反映企业经营、企业形象和企业创新等方面的管理实力。由4方面构成:(1)反映综合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劳动生产率、部门生产率等方面的生产率竞争力。(2)反映劳动报酬、 产业单位劳动成本、服务性职业年薪、经理报酬等方面的劳动成本竞争力。(3 )反映公司规模、国内产品价质比、广告费用、公司信誉以及公司董事会等方面的公司运营绩效竞争力。(4)反映公司创新、经理人员、 国际经营、股东价值、产业关系、劳资争议、雇员培训、过程管理、企业家冒险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管理效率竞争力。
2000年中国企业管理的国际竞争力比上年下降了1位,名列第37 位。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公司表现”和“生产率”两个方面。
7.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要素反映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实力。由5个方面构成:(1)反映研究与开发总支出、企业研究与开发支出以及人均研究与开发支出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支出竞争力。(2 )反映研究与开发总人数、企业研究与开发人数、人均水平、合格工程师及技术工人的可得性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人员竞争力。(3)反映企业技术合作、校企合作、技术开发的财力及法律支持等方面的技术管理竞争力。(4)反映获诺贝尔奖、基础研究、科学教育等方面的科学环境竞争力。(5)反映国民专利获取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竞争力。
2000年,中国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比上年下降了3位, 位居第28位,系1996年以来的最低点,比1998年的最高点第13位下降了15位。问题主要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和“R&D支出”两个子要素。
8.国民素质
国民素质要素反映人力资源的可得性和质量等方面的竞争实力。由7个具体方面构成:(1)反映人口规模、结构、负担系数和预期寿命等方面的人口特征竞争力。(2)反映劳动力资源及其变化、 劳动力结构、熟练劳动力、人才外流的劳动力特征竞争力。(3 )反映就业及其部门结构、就业改善、工作时间的就业竞争力。(4)反映失业水平、 失业结构的失业竞争力。(5)反映教育体系、初等教育、高等教育、 师生比、公共教育支出、文盲率、经济知识普及等等的教育结构竞争力。(6)反映城市人口、收入分配、生活质量、财产权、 人文发展以及医疗救助等的生活质量竞争力。(7)反映劳动者积极性、 国民灵活性与适应性、机会均等、社会价值观等的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竞争力。
2000年,中国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比上年下降了两位,位居第29名。劣势主要在“生活质量”、“失业”和“教育结构”三个子要素上,分别排名第44、40和40名;优势在“人口结构特征”和“就业”两个方面,都位居第1名。
三、面向WTO的中国国际竞争力战略
(一)借鉴国际经验,是调整我国产业竞争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从国际竞争力理论来说,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强度与其国际竞争力成正比,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都是经过国内市场严酷的竞争与淘汰之后才逐步进入国际市场,获取国际竞争力优势地位的。是著名国际竞争力专家迈克尔·波特在总结10多个国家众多产业发展过程的案例之后所得出的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规律,已得到管理学和经济学界认同。我国产业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理论。在80年代初,我国家电市场几乎完全被日本产品占领,国内生产的电视机、冰箱等在日货面前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力。但正是由于家电市场的开放和国外企业的竞争,使得国产家电产业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家电产业不仅夺回了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竞争优势。相反,汽车制造业等中国制造业产业,则在市场保护与没有竞争压力的环境下止步不前,至今还是处于国际竞争的劣势之中。
国内市场竞争强度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要点在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在面对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压力之时才会真正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而这种创新正是竞争力的源泉。
可惜的是,在中国目前存在大量不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垄断现象,在大多数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强度还不够的情况下,我国竞争政策的导向竟然是倾向于限制竞争、保护垄断。这几年,无论是新闻舆论、学术界,还是政府主管部门,批评不正当竞争、警示过度竞争的多,很少有人提起高强度市场竞争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正面作用。最近关于中国电信产业改革方案的讨论中,有许多人是站在部门利益的角度,反对竞争的。我们认为,中国的政府部门、学术界应该从美国政府和司法部门肢解微软公司的行动中很好地体味一下,因为我国前两年还在流行将几个特大型国有企业捆绑在一起来“制造”世界500强企业, 并借此提高产业国际地位的企图。我们应该认真体会一下“肢解一个微软、救活一个产业”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在面临WTO所带来的巨大竞争压力下, 我国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必须在缓冲期结束之前提高其自生能力。具体来讲,依其产品的市场特性,可分成两种方式来进行调整:一是对于那些国内市场容量很大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可以采用以市场换资本的办法,吸引外国的资本,来降低资本的价格。外国资本在其母国的相对价格低廉,引入外国资本之后,不仅可以使这些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而且可以促使外国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和经营水平。二是对于那些国内市场规模有限,或产品已不再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部门,除了极少量关系到国防安全必须由政府以财政继续给予支持以维持生产外,其他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应该进行转产,由企业自己寻找、转入生产符合我国比较优势而又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在过去,资本密集型的企业集中了我国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创造条件给予转产,当中有不少企业可以利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找到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三)竞争力战略的指导思想既要立足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又要注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竞争力理论有别于传统的单纯依靠比较优势的重要创新。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在于资源禀赋说,认为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决定于其资源禀赋结构,要提高一个国家总体的资本密集度和技术水平,必须先提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水平。但是竞争优势理论则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这表明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可以弥补资源禀赋的劣势,或者调整资源禀赋的结构,获取新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简言之,建立符合WTO要求的企业制度, 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战略的重要内容。
加入WTO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能够实事求是, 按照国际竞争力内在的规律来调整我国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并善于利用外国的资本来弥补我国国内产业资本不够充裕、资本成本偏高的缺陷,加入WTO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会是机遇远大于挑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将会有一个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James Rinehart. The Ideology of Competitiveness[J].Monthly Review, 1995,(10).
[2]Yanyun Zhao, Renzeng Wang, Haiyan Song. The Studieson Competitiveness Development for EU Service Sector inEuropean Integration Process[D]. Beijing: Academic Reportto 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4040046/99),2000.
[3]约翰·依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 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李静萍.国际竞争力理论与应用[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6]王仁曾.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统计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