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有关报告[1] 数据统计,目前手机网民已达3.88 亿,占网民总体的72.1%,迎来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期,为科学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因此,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创新科学文化传播模式,搭建先进有效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更好地推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是十分有益的。
《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2007年7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报道科技人才成就、创新成果、品牌范例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的中央级综合月刊,是各界学习借鉴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刊自创刊以来,体现了高品质、多角度、深层次、大影响的办刊风格。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科学家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杂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参加报道“国际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党的十七大等多项国家重大活动,杂志得到飞跃发展。特别是作为全国“两会”上会媒体、亚洲企业年会支持媒体、第十一届科博会战略媒体等,本刊以其独特的视角,对国内外多位高端人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创新人物、创新成果等进行了独家专访报道,博得各界的好评与认可。
1 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
1.1 随时随地性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丰富的信息都是通过PC 端来实现传播和共享的,限制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空间性;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社交化的基础上将传统的PC 端方式做了位移, 消除了时空维度对信息传播的限制[2],实现了传播的随时性、随地性。与其他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信息发布与信息接收之间的时间之差更小,不仅可以实时获得信息,同时也可以实时向别人传递信息。
1.2 分享互动性
移动互联网不但缩短了信息发布流程和时间,而且与社交较好地形成融合,激发了移动端用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主动参与和互动,将需求和答案反馈给信息发布者;也可以通过分享功能,将自己获得的和原创性的信息在有限的范围内传递,比如说微信的朋友圈功能等。
1.3 个性化定制
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只能实现某种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影像等千遍一律的表现形态,而且用户对于信息的筛选、接收和范围也很被动。而移动互联网是真正能够与用户建立起联系,让用户自己筛选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类型和服务内容。例如手机报和电子书的订阅以及微信的公众账号,都把选择权交给了用户。
2 科学文化传播的内涵
所谓科学文化是指以自然界为指向,基于严谨的科学知识、规范的科学方法、理性的科学思想而形成的文化体系[3]。科学不仅作为一种专门知识, 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在全社会传播和互动, 是科学与人文的交流过程, 同时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与以往的科学普及相比,科学文化传播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讲究的是科学与公众的相互互动: 一方面继续延续科学普及,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 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融合文化元素于科学中,提升科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公众可以通过其对科学社会作用的合理评价, 通过积极主动地创作和传播科普内容,参与到科学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中来。
3 科学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和新渠道
移动互联网不但能将便捷有趣的科学文化内容传播给公众,而且可以让公众获得更为人性化的互动参与方式,不断涌现出新的科学文化传播模式和渠道。
3.1 手机“四信”渠道
短信是移动互联网让人们最早接受的方式之一,因其具有同发群发、送达效率高等优势可为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开辟新的途径,同时短信的低价收费也让人们通过短信回复、转发等功能主动参与到科学文化传播中去。随后出现的彩信、飞信甚至是现下最流行的微信更是拓展了短信服务的内容和范围,不但能将图片、声音等多种媒体格式的科普信息传递给公众,公众也可以将原创作品或者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朋友圈里,通过这种实时传播、逐层渗透、人人参与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公众获取知识的欲望,还可以为科学传播贡献一己之力。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开通的 “中科院之声”官方微信,利用其智力资源优势,通过这种网络交互的新传播方式解读社会关切的科学热点,达到传播科学文化服务公众的目的。
3.2 移动社交网络模式
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科学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之前的论坛(BBS)、科学博客再到如今的Facebook、Twitter、微博、说说[5],都让每个人成了科学传播的主人, 把科学文化传播变为了一种更加民主和主动的言论广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感网技术的应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来访问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主流。这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就是致力于向公众倡导科技理念、传播科技文化的果壳网[6]。依靠微博这一新载体,果壳网得以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结合自身特长,不仅解答粉丝的科学疑问,还积极对网络中的谣言进行打击, 开创了用微博进行科学文化传播的新模式。
3.3“ 三微”视觉化平台
与由文字、图片等简单组合而成的科学作品相比,公众更愿意接受有丰富情节、视觉效果佳的视觉化作品。在传统的作品基础上,制作短小精悍、贴近公众生活而富含科普教育意义的微电视、微视频和微电影,并通过移动视频分享网站、公交移动车载电视等渠道传播和分享,可谓是对传统科普作品的补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科学文化传播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但受科学传播主体者欢迎,创办制作《身边的科学》、《土豆寻毒记》、《禽流感》等公众喜欢的微视频,不少民间的科学达人也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