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浅谈当下高校教育管理制度规范论文发表 

分类:教育职称论文 时间:2014-06-19

  论文摘要:专业型研究生以专才教育作为培养的目标,是大学满足社会工业化和社会职业高度分化需要的产物,它们直接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应当只是关注学生职业才能的培养,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修养的养成。

  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从严格意义上讲,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原动力是为了满足大学本身的需要,为了满足科学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需要。大学要后继有人才能将学术的星星最火发展成燎原之势,教师和科研人员要不断提高水平,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是要培养新生的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唯有如此,大学才能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不断传承和创新文化科学技术,为人类文明的传承和进步做出贡献。因此,对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其科研创造创新能力。而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来说,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长久下来已经形成固有的培养模式和体系,但普遍存在教育方法因袭已久,教育内容不能很好跟进当前社会发展,培养出的学术类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原创能力较差有影响的创新成果少,有学者总结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四个简单上: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实验证实一定的结论。创新的低水平不利于我国优良学术的薪火相传,不利于我国科学与文化的长远发展。究其深层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研究生教育较为封闭,开放性不足

  ①当前我国研究生生课程设置内容整体来说,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知识面狭窄,前沿性不够,不能够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的知识和科研成果,缺乏时效性、研究性和前沿性。学生的学习存在滞后性,创新思维受到严重遏制。②学科之间壁垒较大,研究生教育在于“专”,缺少“博”,研究生教育所能接触的环境中缺少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③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研究生的课程的授课方式大部分仍为“填鸭式”,对于已经接受了将近20年此类教育的研究生来说,早已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研究生来说,显得有点“小儿化”,一则不能引起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再者被动接受知识,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创造思维的发挥。

  (2)研究生扩招带来的冲击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大学和研究生的扩招成为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此阶段中,大部分高校为了完成教育指标不断扩招,其学校的硬件指标和师资水平等远不能达到扩招的要求,硬件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提升,但是学校的软实力,如,学校的校园文化,师资力量、研究能力以及学校所承担的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等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校生源,作为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上述不足,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基本素养的培养。基本素养是研究创造型人员的基础,只有在具备一定科学思维,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对这一领域特定的知识体系和架构有充分的了解的前提下,才能谈及创新,否则,空谈创新,必是空中楼阁。

  (3)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僵硬

  ①重个别教育,轻合作交流。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研一阶段以上课为主,剩余时间分散在实验室,搞科研,只有同一个老师的学生才会经常碰面,不同导师的学生见面机会很少,而且由于不同导师研究的项目大都不同,导致同级研究生之间交流很少,往往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即便是相似的研究方向,由于导师不同,鉴于实验室保密要求,往往不便进行学术交流。这样的现象使得,同级研究生没有一个较好的平台来分享自己成长和科研的经历,缺少思维的碰撞和相互学习,导致研究生接触的范围较少,研究生本身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得到长足的进步。②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不注重因材施教,大部分研究生导师带的项目较多,学生在实验室的工作跟随项目的不同而变动,论文写作,编写代码,做调研等等,平时牵涉的科研内容很多,而这些工作可能并不是学生自己喜欢的方面,造成学生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没有兴趣,缺乏创新的源动力。

  《中学时代》主要栏目:教育创新、教学实践、课改前沿、德育教育、刊首寄语、信息化教学、追星专列、教法新探、专家论坛、第二课堂、诗坛初蕾、人生旅途、音体美教学、社会舞台、跳入青春门、教学研究、写给老师、亲情桥、校园生活、寻求自我、五味瓶、教学交流、谈天说地、男生世界、女生世界。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缺陷及原因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需要,是一种以培养专业化做事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化做事品格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能适应其发展目标

  ①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目前高校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多处于摸索阶段,大部分高校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仅停留在培养计划书面上的差异,只有部分课程存在差异,而对于相同的科目,专业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的任课教师、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都相差不多,而对于专业研究生而言,单纯的理论学习,脱离实践,对于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帮助不大,制约其职业能力的发展。②重学术导师,而轻实践导师。由于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机会有限,而高校中,导师多为学术类型,我国专业型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根本落实,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型研究生没有实践导师,即使有,也只是提供部分建议,疏于对学生的管理。对学生进行直接教育的只有学术型导师,而学术型导师同时带学术性和专业型学生,由于大多数导师经历的是“从校园—校园”的发展模式,缺乏具体的企业或者社会实践经验,其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思路与学术型研究的培养相同,造成了专业型研究生并不能得到很好地实践教育,不利于其职业能力的提高。

  (2)学校教育缺乏职业导向作用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即为了职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全日制专业性研究生多以应届毕业生为主,没有过社会经验,对于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的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误区,需要高校进行规范的职业规划发展教育。但实际的现实是,高校的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承担的大多是国家级或者省级的纵向课题,与企业的合作有限,所以对于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要求不能很好的进行感知和预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普遍缺乏一定的敏锐度,不能对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

  (3)学校的实践教育欠缺

  学校发展的思维模式僵化,大部分高校仍处于象牙塔中,没有与产业园区建立联系,也没有扩展学校发展的思路,不能与外界建立持久的合作,产学研推行力度不足,导致实际学校的实践教育欠缺。

  三、学校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偏重不同,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要针对培养目标,秉承不同的培养模式。对此,提出几点不同的建议:

  1.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建议

  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它强调的是人性、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真正把研究生的地位提高到首要和基础的地位,综合素质的培养优于知识的灌输,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优于专业知识的提高和技能的培养[4]。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使研究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努力使研究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会思考问题,能够客观的对待问题,去探索世界和社会的人。在具体培养中,要注意:

  (1)增强研究生教育的开放性

  ①课程设置以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加强专业课程学习,根据专业领域的需要,合理制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在此基础上,不断向交叉学科、相关学科延伸,实现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追踪本学科的前沿性课题及其进展,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及时引入各学科领域的新内容和新方法,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③教学方式上以启发探讨为主,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自由讨论、对话等互动教学形式共同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进而激发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以及提高研究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校软实力

  ①加强学校导师队伍建设,在遴选导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看指导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导师的职业道德。同时由于单个导师的水平毕竟有限,可以考虑导师团队负责制,一个导师团队可以由3—4人组成,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导师和研究方向,而不同的研究方向可以使得学科之间有一定的交叉,有利于学生学习进步,也有利于教师研究问题的全面性。②引入研究生导师奖励机制,建立鼓励创新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创新型导师队伍的建设。

  (3)开拓研究生培养的思路

  ①注重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本人的资质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有些对科学研究有特殊的爱好,就鼓励他参与到相关的课题当中去;有些善于写作,就让其多发表论文并参与课题的申请工作等等。②指导研究生参与教学工作,如帮助导师批改作业、辅导质疑、实验指导、辅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积极承担成教学工作等。通过各教学环节的实际锻炼,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系统学习的能力。③通过研究生会,组织竞赛或者学术交流等活动,加强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打破以实验室为群体的格局,使研究生群体能获得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沟通,开拓眼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建议

  专业型研究生以专才教育作为培养的目标,是大学满足社会工业化和社会职业高度分化需要的产物,它们直接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应当只是关注学生职业才能的培养,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修养的养成。所以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方式,突出学术型与专业型的差异> ①加大实践教学在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授课教师应选择有过实际项目经验,与企业有过横向合作经验的导师,上课方式和地点可以不拘一格,上课地点可以选择在企业实训基地,讲授内容不必局限于课本,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②改变学术型导师可以带专业型学生的现状,专业型导师也需要进行严格的遴选,从高校内部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项目经验,和企业合作机会较多的导师,既可以从知名企业中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且道德水平高的校友来担任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导师。

  (2)加强高校的实践教育

  ①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支持研究生到校外现场实习,主动为研究生牵线搭桥,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使研究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能力。②鼓励研究生独立申请课题鼓励支持研究生独立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③在校内建立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力支持专业性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大赛,借此来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选择德艺双馨的企业的高管或者研究生导师,对专业型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并引入职业竞赛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早日进行职业规划。

  本文来自《中学时代》创刊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委员会宣传部主管,济南出版社主办的学术类期刊。本刊以面向全国中学生,内容包括“开卷有益”、“成长岁月”、“校园故事”、“世相百态”等板块,杂志内容积极向上,语言轻松幽默,贴近中学生生活,抒发中学生的真情实感,突显中学生的个性。适用于以高三为主的所有高中学生及学科教师,杂志精确的把握了高考动态,解读与评析高考试题,同时杂志将兼顾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带动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本刊特点是贴近中学生生活、抒发中学生的真情实感,以真切的纪实故事和炽热的内心情愫,使读者陶醉其中。视读者为“亲人”。不仅以中学生为读者,而且还以中学生为作者。中学生写、中学生读,亲切、自然的感觉融汇于杂志和读者之间。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