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企业随时都想到把资产利润最大化,无论是从员工的成本、产品的成本,还是从税务角度去减少,都是要求在会计账上做文章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人为因素,有的是技术因素。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性,原因,对策,经济研究
本文选自《经济研究》是1955年创办的全国性综合经济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定为“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1999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2000年获第二届“百种全国重点社科期刊奖”和首届“国家期刊奖”两项大奖,是唯一入选的经济理论刊物。2002年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一等奖”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引言
会计失真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账本、资产账、收入与支出等上做文章,这表现了财务中有一定的规范要遵守。笔者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针对会计失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可以说“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弄虚作假的财务欺诈行为,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否则将会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会计信息的质量是评价会计工作的标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完整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但近年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部分企业并没有按照新《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利用弄虚作假的报表提供错误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对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真实地进行反映与监督。会计信息失真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或不准确,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虽然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一)原始凭证作假
原始凭证是记账的依据,原始凭证不真实会直接导致相应的财务指标失真。如一些会计主体购物时,在物品名称、数量和金额上做假,多开数量和金额;有的是找税务局代开发票,而发票的内容与实际不相符等等。
(二)账目不一
还有一部分企业设内账和外账。内账供企业决策者使用,而外账才是法定的账册。部分企业将一部分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并没有记入法定的账册中,而只在内账里面反映。造成利润减少的假象。而这一部分的收入,则转到企业自己的小金库中。
(三)财产帐目不符
部分企业对财产清查并不重视,没有定期对财产进行盘点,造成货币资金、原材料、成品、固定资产等账面结存与实际不符,最终导致会计信息不准确。
(四)收入支出不一致
部分企业在核算成本时,没有按照会计规定的配比原则来核算,导至收入与发生的成本不实,虚增或减少利润。
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企业随时都想到把资产利润最大化,无论是从员工的成本、产品的成本,还是从税务角度去减少,都是要求在会计账上做文章的。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人为因素,有的是技术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或经营者利益驱使
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让会计人员少计支出,多计收入,以此来增加利润,利用虚假的会计报表,人为的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有的投资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让会计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多列支出、少计收入,甚至转移资产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
部分会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为了企业的利益,置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于不顾。不仅对领导的违法干预言听计从,甚至利用自己的会计知识为领导出谋划策,人为的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
尽管新《会计法》对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处罚对象上来说,执法部门往往只对企业进行处罚,而对相应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而且处罚手段一般也是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只占极少的比例。
(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有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不能有效的进行反映和监督。而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受其专业水平的局限,也不可避免地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经济研究》主要发表经济学界新近的理论研究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的研究;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及反映我国经济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报告和当代国外各派经济理论的介绍和评价等等。
三、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实(不准),一种是造假。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结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一)增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
首先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对单位负责人违法干预会计工作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的要坚决按照《会计法》予以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其次,会计人员也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完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也要承担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三是要不断改善会计工作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中如发票管理不严、竞争环境不公平等都对会计工作的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有关方面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
首先,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一方面,能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其次,要加强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运行企业的会计报表必须要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的机制。第三,加大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政府职能部门监督检查的力度,对违反《会计法》导致会计信息不完整和不真实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惩。
(三)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首先,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要认真认真贯彻《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岗位与职责、权限。其次通过建立会计凭证制度、帐薄制度、报表制度等,完善财务部门的内部稽核。三是通过内部审计,对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审计,防止违规操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
(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坚决实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要求会计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五)加强队伍建设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要对企业现任的经理和财会主管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自觉抵制会计造假行为的发生,增强企业自我约束能力,把实事求是放在第一位。
四、结语
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见不鲜。“假帐真作,真帐假作”相当严重。这种现象已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大隐患,如不根治,势必会给国家、金融机构及企业自身带来严重后果。为此,本人想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对于这一课题,学术界有过一些讨论,但都让人感觉到深度不够。总之,只要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坚持原则,会计失真的现象一定会杜绝。
本文集中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等问题。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些主要方面,我相信,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有关部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竞争和发展能力,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桂芳.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2009年05期
[2]左继男,唐素香.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84年01期
[3]柴梅红.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外原因.山西财税.2009年02期
[4]郭建伟,朱丽英. 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商业研究, 2003,(07)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