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论文发表浅谈当下工商行政对电子商务的管理制度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14-06-11

  论文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经济形式和产业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监管中要强化服务,积极支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培育、扶持、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要积极推动我市互联网企业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电子商务巨头的互动交流,创新思维,推动发展。

  今年开年以来,重庆工商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是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二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三是市场消费环境明显优化,四是商标品牌战略深入推进,五是监管执法水平不断提升,六是干部队伍建设措施有力。在这个基础上,全市工商系统要进一步真抓实干,下一步重点做好八项工作:全力推进微型企业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民心工程。本届内要用两年半时间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解决30万人的就业,五年发展规划中要培育发展10万户、解决50万人的就业,任务十分艰巨。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切实抓紧抓好。

  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认识。重庆将微型企业专门作为一类市场主体加以扶持,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抓微型企业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微型企业虽然每户规模不大,但是数量众多。如果重庆的每户微型企业一年有50万元的销售,6万户微型企业就会增加300亿元销售值,产生6亿元的税收,经济总量将大幅增长。第二,抓微型企业能够带动就业。按照市委作出的本届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每户解决就业5人计算,可解决就业30万人以上,切实做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三,抓微型企业能够促进社会和谐。黄奇帆市长讲,与其办丧事不如办喜事,与其给他们失业救助救济金,倒不如送资本金给他们办企业。微型企业无论是为大企业提供配套和技术服务,还是为群众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都能够最大限度的完善服务,促进和谐。第四,抓微型企业能够激发民间活力和全民的创业热情。重庆出台微型企业扶持政策,有助于改善竞争环境,也必将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性致富运动”。

  二是深入学习宣传和把握好相关政策措施。扶持微型企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创新性工作。目前,发展微型企业的配套文件《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扶持管理办法》(试行)已下发,明确了微型企业登记管理的具体操作办法和监督管理办法,加上相关部门制定的一些具体操作办法,已形成了发展微型企业的制度框架。各区县局一定要精心组织对《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宣传解释。一要自己先学一步,准确把握政策界限;二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让群众普遍知晓;三要向群众解释清楚政策规定和申办程序。

  三是切实加强对微型企业的登记和监管。市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资金用于微型企业发展扶持,要确保将资金管好、用好,就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首先,在外部监督管理上,要增加透明度。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扶持资金审查发放程序,组建评审小组,“九类人群”的身份审查和扶持资金的审核发放,都要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次,在内部监督管理上,做到尽职监管,形成合力。工商部门将依托职能和体制优势,通过登记、年检、巡查等手段加强微型企业监管,并且加强与财政、税务、人力社保和银行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依法对投资人资金用途、开业状况、关闭注销、雇工情况等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的行为。同时,还将搭建微型企业信用监管的平台,整合相关部门的信用信息,将申请人恶意骗取政策扶持的行为记入企业征信系统或个人征信系统,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规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总之,发展微型企业,是对我们创新能力的考验,这项工作做好了,我们服务发展的工作在全市乃至全国就有了亮点。各区县局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牵头做好先行先试工作,最大限度地用好各项财政、税收及培训政策,完善登记管理制度,确保微型企业“存活率”,坚持扶上马、送一程,使其发展壮大,全力把发展微型企业做成工商部门服务发展的“品牌工程”、“示范工程”。深入推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市局出台的13条关于服务“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的举措全面整合了工商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职能,含金量高,要切实把这些举措落实到位,发挥示范引路、典型带动的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要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发展各类农村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要以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纳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力度。三是要探索推动集体林权依法有序流转和林业多种经营的有效途径,制定和推广林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四是要完善“一社一标”、“一所一品”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两翼”地区“一县一地标”工作,以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五是要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完善农资市场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

  六是要深入开展农村市场专项整治,切实加强“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市场监管,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消费环境。积极参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环境形象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规范整治,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各项牵头和配合工作。重点加强对主城区、内环以及射线高速公路户外广告发布情况的监督检查,完善广告“三性”审查创新制度,提升户外广告品质,展示重庆城市文化。尤其要把店招店牌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在完成主城区示范路段和重点区域店招店牌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范整治范围,力争在年底实现主城区店招店牌形象明显改观。积极参与制定主城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和城区招牌标识管理规定,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继续严厉查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四类广告违法行为。市级媒体广告总违法率要控制在2%以内,要加大对电视购物广告和网上非法广告治理,特别要加大对网上非法“性药品”和房地产广告的监管力度,净化广告市场秩序。

  积极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市局党组已专题研究了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并草拟了实施意见,待市委组织部审定下发后执行。各区县局要认真抓好落实,完成好这项政治任务。要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从严格落实非公经济组织“双报”制度,建立非公企业党建情况核查制度,推动在重点企业、重点市场率先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各级个私协会作用,加强对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政策引导,加大对基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等六个方面,立足职能全面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通过建立相应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考核督查等保障机制,指导各类非公经济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确保非公经济组织“与党一心、守法经营、科学发展”。大力提升消费维权水平,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维权是工商部门执法为民的重要职能,也是工商部门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平台,工商部门的这项民心工程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强化消费纠纷和解制度的执行,畅通消费者与经营者自行和解渠道,探索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新机制,增强投诉处理结果的执行效力,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化解消费纠纷的长效机制。二是要进一步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完善消费维权体系,切实把12315办成老百姓想得起、信得过的坚强后盾。三是要切实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强化对重点商品的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重点服务领域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损害消费者权益案件,努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四是要积极引导消费者科学、健康、文明消费,倡导低碳生活,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化执法办案,着力查办一批全国有影响的大案要案经济检查、执法办案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是工商部门的主业,同时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经济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权威体现。要从六个方面着力深入推进执法办案,切实查办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一是要敢于向公用企业、强势企业、行业潜规则“叫板”,查处一批在全市、全国有影响的大要案,切实打出重庆工商的权威。二是要深入开展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垄断行业中的垄断经营和违法违纪行为要集中查处,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要大力惩治商业腐败,重点加大对医药购销、出版发行、建筑工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商业贿赂的查处力度。四是要严厉打击“傍名牌”行为和侵犯商业秘密行政保护力度,维护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权益,优化重庆投资环境。

  五是要加大对高危行业无证经营和食品安全案件的查处。高危行业本身就潜在很大风险,如果我们不严格监管和执法,一旦出问题,会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必须作为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要深入开展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抓好食品经营主体资格、食品添加剂、奶制品、农村食品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加强与质监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强食品抽检,联合查办一批生产、流通领域大要案件,切实维护食品市场安全。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制定好食品流通监管规程和食品流通经营须知,提升食品市场日常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化、电子化进程,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案件数据库、抽样检测数据库、食品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库,努力实现食品安全长效监管。六是要敢于创新,拓展执法办案的新领域。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和先进发达地区的合作,在执法手段和举措上实现优势互补,以构建执法监管的大格局。要敢于“亮剑”、敢于“叫板”、敢于逗硬,要通过查办一批在全市、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有震憾力的大要案件,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公平公正执法的权威性。

  抓好源头治理,探索电子商务监管执法的新途径。网络经济瞬息万变,电子商务日新月异。去年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达到了1006亿元,其中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规模已达到266亿元,网购人数突破200万人,网上购物消费达到23亿元,年增长近1倍。预计我市信息产业产值2012年将达3500亿元,2015年达到6000亿元,网上交易额将成倍增长。这表明重庆电子商务正日益成为广泛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网上违法经营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也不断增多,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电子商务监管,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拓展监管执法领域、促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各区县局都要积极探索电子商务高效能服务、全过程监管的“新路子”。一是要强化对网络经济发展的服务。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经济形式和产业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监管中要强化服务,积极支持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培育、扶持、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要积极推动我市互联网企业与“阿里巴巴”等国内电子商务巨头的互动交流,创新思维,推动发展。要积极鼓励和大力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和信息产业人员创办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类型的微型企业。要维护好互联网产业园、信息产业园和从事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好网络市场的良好秩序。二是抓好网站的源头监管。电子商务的特点决定了网站易找,网商难寻。管住源头,就是要管好这些网站,就像管市场一样,在市场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除了要查处经营者外,还要重点追究市场开办者的责任。因此,对网络交易监管,既要着力全面规范,更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正本清源,这样净化网络市场秩序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三是要积极实施网络信息化监管。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在年底前全面建成启用电子商务搜索监测中心及电子证据采集分析实验室,完善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网上巡查机制,提高全市工商系统“以网管网”的水平,实现对电子商务的高效能监管。四是要构建高效顺畅的监管机制。在完善工商系统内部管理体制的同时,要加强与通信管理、公安网监、经信委等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开展联合整治、专项整治、构建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五是要加强学习培训和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学习和宣传总局《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努力营造电子商务监管的良好氛围。积极推进监管巡查体系改革,大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监管巡查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事关工商行政管理整体效能的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职能转型后,工商所监管巡查体系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市局组织了专门的班子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工商所监管巡查内容体系》的初稿,在报国家总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已经局党组会审议通过。

  下一步,要按照“于法周严、于事简便、易于操作、易于推广”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出漏洞、不留死角、监管到位”的原则,尽早尽快推进监管巡查工作试点。目前,市局正抓紧进行巡查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要进一步加快监管配套制度的建立,研究出台《监管体系改革意见》,制定监管工作的组织管理、行为规范、基本程序、监督考核等系列配套制度。对监管巡查的基本内容、标准、方式方法和人员的职责、任务进行明确,真正实现监管巡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真正构建起登记、巡查、执法“三位一体”的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体系,以达到“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监管巡查新目标。此项工作将在年内选择部分区县局和工商所进行试点,明年在全系统推行,各区县局务必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创新,深入扎实推进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