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地理教学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生动形象引发学生探索欲望的背景情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不会对问题有畏难情绪望而却步。比如在教“生物的进化”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创设相关情境,让他们回答。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兴趣,互动,提问,当代教育论坛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论坛》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教育理论期刊,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定的教育科学类核心期刊。2010年恢复旬刊,全新改版,每月推出“综合版”、“管理版”和“教学版”。
引言
初中地理教学的深入,日益凸显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本文试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方式以及诗词歌谣的有效利用等方面,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问题。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初中地理教学在整个中学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而针对初中学生整体的认知特点,如何把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显得格外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郭沫若曾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的确,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在此浅谈以下方法。
一、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初中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地理教学其实又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之一。根据接受主题和课程本身的特点,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是必然和可行的。
1.情境境域化
有效的课堂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要做到教学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就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实施课堂的情境境域化。
何谓“情境境域化”?比如我们在上七年级地理课关于地球的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地球仪让学生直接观察地球的外部形状特征。在讲到“经线”、“纬线”等知识的时候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地球的平面图然后让学生上台连线,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在讲到公转、自转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上台演示。“情境境域化”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把自己知识内化为生活,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创设学习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情境。
此外,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也是进行课堂情境境域化的重要方式。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图文结合的目的,教学形象直观,还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借助地图,还可使学生加强对知识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接受能力强,好奇心旺盛,有强烈的求知欲。适当转换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同时,电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投影的使用,使学生亲眼目瞩地理现象,使很多教学上的重难点分明问题迎刃而解。
二、生动活泼的提问方式
有效问题的提出是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有效学习的“诱导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地理教学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生动形象引发学生探索欲望的背景情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不会对问题有畏难情绪望而却步。比如在教“生物的进化”相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创设相关情境,让他们回答。同时在运用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的是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难度,有量度(梯级问题链),有趣味,有情景。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发认知冲突,形成思索能力
引发认知冲突是有效学习的“催化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总是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在对课堂所教内容有一定的掌握之后,要适当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在学习地球板块构造学说的时候,可以问学生版块学说的正确性和对这一理论的理解,然后再由老师向他们解释,并且用图画的形式向他们演示版块构造学说和各大洲各大洋的形成机制,这么一来,学生就能比较好的掌握这个新的知识点,顺带着也会比较轻松地记下各大洲各大洋的位置和名称,一举数得。
3.问题设计留下空白,拓展思维空间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做传统的“传到授业解惑”者,还要做到课堂学生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留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不能简单粗暴的以“是”或者“否”一字回答。对于学生拓展的认识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在课后寻找答案,慢慢思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离开书本去课堂外寻找更为广阔的“书本”世界。
三、巧用易记的古诗词、歌诀、谚语、顺口溜
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具体的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巧用古诗词、歌诀、谚语、顺口溜,进行地名教学,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比如长江一节要求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有长江的源头、长度、流经的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注入的海洋等,编成顺口溜即:“长江源头沱沱河,流自各拉丹东山。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中下,黄金水道六千三。”我国海运条件优越,沿海多优良港湾,需要记的开放海港城市有14个,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借助歌诀记忆较好:“江海连波通三州,秦皇云烟上青天。”
二是巧用古诗词、歌诀、谚语、顺口溜,学习地理环境掌握区域特征,比如新疆的天气特征就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比如讲四季天气课引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在讲解长江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引用李白的千古名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这样运用古诗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复习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古诗词。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开发学生潜能,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此言不虚。相信以上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地理教学更有效地进行,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徐东.刍议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11.59.
[2]曹铭.利用电视机和投影仪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J].学科研究,2011.9.
[3]胡继忠.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探索[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09.33.
[4]曹魏.怎样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情境?[J].地理教育,2011.1~2.
[5]姜亮夫.如何提出有效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J] .地理教育,2011.10.
[6]刘丽.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J].地理教育,2011.9.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