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农业经济论文范文论如何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14-06-07

  论文摘要:新时期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科技和科技服务提出了多学科及多功能的综合性需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和现代装备的支撑。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竞争力,对策措施

  引言

  农业科技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总量、实力以及农业科技水平与潜力的核心概念。本文在探讨农业科技竞争力现实意义的同时,从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把握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等方面提出积极培育和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措施,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问题,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科技进步在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积极培育和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内涵

  概括来讲,农业科技竞争力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总量、实力以及农业科技水平与潜力的核心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性因素,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科技的总体水平和潜在发展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促进现代农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十一五”期末52%。伴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及农业科技竞争力培育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的现实意义

  (一)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5亿吨以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已提升到新的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农业自然资源匮乏和人们对农产品需求升级的双重夹逼下,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更加凸现。因此培育和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也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新时期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科技和科技服务提出了多学科及多功能的综合性需求。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和现代装备的支撑。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四)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是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的有力手段

  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凸显。在我国发展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需要通过多种科技支撑,提高人员素质、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帮助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区域特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水平和档次,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也需要科技支撑。

  (四)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是促进农业发展国际化的根本保证

  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我国有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一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比较,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滞后的领域和区域依然普遍存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随着农业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及农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提高农业竞争力,核心是增强农业科技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培育农业科技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一)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和定性,指出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特点。基于此,我们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同时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更多、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把握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保障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

  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时代命题。而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保障农业科技成果的长期有效供给。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明确方向,即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抓好生物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在重大农业科学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上占领制高点,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把握重点,即围绕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示范工作,努力在基础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突破,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农业生产、加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

  (三)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通过创新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管理等不同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体制,从而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竞争力。一方面通过推进部部共建、省部共建高等农业院校,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学科体系建设,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相对完整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发展农业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作用,着力增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强化服务“三农”职责,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

  (五)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强重大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农业科技进步的体制环境,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陈佳丽,张震刚,基于因子分析的广东农业科技竞争力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8)

  2.张锦华,沈亚芳,用钻石模型构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科技与经济,2005(3)

  3.陈景华,科技竞争力研究综述,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9(6)

  4.张欣;宋化民,我国东西部科技竞争力的比较研究,软科学 2001(2)

  5.庞景安.王炼.曹燕.杨奕红,许红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监测与评价研究,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9(2)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