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下载医学论文浅谈肥胖是如何导致糖尿病发生

分类:医学职称论文 时间:2014-06-06

  论文摘要: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容易引起高FFA,而高FFA会引起肌细胞甘油三酯(TG)的含量增加,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关键。FFA长期持续升高会抑制基础状态以及胰岛素刺激的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周围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造成IGT而发展为糖尿病。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耐量减低,肥胖

  引言

  观察二甲双胍对于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控制饮食与加强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及2 h血糖、胰岛素、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结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BMI、BMI、FPG、2 hPG、TG、TC、LDLC、Fins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可以用于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改善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

  糖耐量减低(IGT)是糖尿病(DM)的前期阶段,IGT可发展成为糖尿病, 在糖耐量减低阶段进行干预可以防止或延缓进展为2型糖尿病。有效地对糖耐量减低进行干预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研究通过对36例患者予口服二甲双胍结合控制饮食与加强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与仅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的36例作对照, 探讨二甲双胍对于糖耐量减低伴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和2003年我国公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诊断

  标准, 选择2010年06月至2012年06月本院门诊及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FPG) 6.1~6.9 mmol/L、口服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查餐后2 h血糖(2 hPG) 为7.8~11.1 mmol/L及体重指数(BMI)>28,并排除合并甲亢、急慢性胰腺炎、以及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不全者, 无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近期无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情况, 诊断为糖耐量异常伴肥胖患者72例, 年龄32~65岁, 其中男37例, 女35例。

  1.2 方法 和观察指标 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 两组间年龄、性别、BMI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1500 mg/d, 分3次口服,每月检测肝肾功能、血压等生命体征, 并电话随访了解服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实验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BMI、F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 Fins(mU/L)×FPG(mmol/L)/22.5。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 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疗前两组血糖、血脂、BMI、Fins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BMI、血糖、血脂、Fins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 而对照组除FPG、2 hPG、Fins(P<005) 较治疗前有差异外, 其余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详见表1。

  2.2 转归 6个月后治疗组IGT 转为正常者12例(33.3%), 仍为IGT 者22例(61.1%), 转为DM者2例(5.6%);对照组IGT 转为正常者7 例(194%), 仍为IGT者24例(66.7%), 转为DM者5例(13.9%)。治疗组与对照组经6个月治疗后正常者、IGT 者和转为DM者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IGT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有关, 其中环境因素主要是饮食不合理、热量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 缺乏运动导致身体超重, 甚至是肥胖。IGT的危险性在于可转变为2型糖尿病, 而且IGT阶段就存在TC、TG、LDLC、HDLC等生化指标不同程度改变, 这些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影响较大。张翼飞等[1]对上海部分居民调查发现, 校正年龄因素后,IGT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有必要及早对IGT患者采取干预治疗。生活方式干预虽然是一种简便、经济的方法, 但改变生活方式并非易事, 因此药物干预成为在此基础上的有效手段。

  大量研究证明,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容易引起高FFA,而高FFA会引起肌细胞甘油三酯(TG)的含量增加,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关键。FFA长期持续升高会抑制基础状态以及胰岛素刺激的组织对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周围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造成IGT而发展为糖尿病[2]。对于糖耐量异常的肥胖人群尤其是腹型肥胖,二甲双胍通过明显降低FFA,减少肝糖输出、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机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减少摄食促使体重下降。而减重的益处不仅能使血糖得到控制, 还能改善血脂, 从而降低心血管危险性。近期研究发现二甲双胍降糖新机制, Green等[3]观察二甲双胍对ob/ob糖尿病小鼠血浆二肽基肽酶Ⅳ(DPP Ⅳ) 活性的作用, 结果表明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ob/ob糖尿病小鼠血浆DPPⅣ活性, 并能促进外源性胰升糖素样肽1(GLP1) 的降血糖和促胰岛素释放作用。

  本研究发现, 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使用二甲双胍, 能明显降低BMI、血糖(FPG、2 hPG)、血脂(TC、TG、LDLC)、Fins(P<005), 与对照组比较亦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除FPG、Fins与治疗前有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对IGT患者的效果并不明显, 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改善BMI、血糖、血脂等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张翼飞 糖耐量受损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中华糖尿病杂志, 2005,13(1): 23.

  [2] 刘红 二甲双胍治疗34例肥胖患者糖耐量异常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疗前沿,2012, 7(16):72.

  [3] Green BD, Irwin N, Duffy NA, et al Inhibition of dipeptidyl peptidaseⅣ activity by metformin enhances the antidiabetic effects of glucagonlike peptide1. Eur J Pharmacol, 2006,547(13): 192199.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