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将御用瓷与官家用瓷等同起来,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大众化语言,其实则是犯了个概念上的错误!御用仅指帝王及后宫嫔妃所用,而官用则范围则更广。
本文选自《中国史研究》杂志系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古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读书札记和书评等。以刊登名家名作为主,适当选登新人新作。本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史学理论,着眼于中国古代历史的重大学术问题,学风严谨,鼓励创新,向为学界所重视。
民窑是相对官窑而言,官窑(俗称)是专为宫廷烧制,大量的陶瓷产品皆出自民窑。在民窑中亦有极少数作坊出类拔翠,作品制作工艺讲究,因此才于嘉靖年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制度--“官搭民烧”。
“官搭民烧”是指官家或御窑厂来不及生产批量产品,不得已才让当时烧瓷最好的窑户,以御用瓷纹样、选最精炼的瓷土、用最好的匠师,经御窑厂督陶官批拨银两烧造优质瓷器而形成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制度。“官搭民烧”的文献记载始于明代嘉靖时期,但翻阅资料和考古发掘证明:所谓“官搭民烧”,其实早在唐代便以形成,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唐代的邢窑曾以生产优质白瓷名闻瑕迩,其实当时它也仅是一座民窑,但由于它为宫中大盈库(宫廷机构)生产过瓷器,所以才有唐代官窑一说。
宋代的汝窑、定窑、钧窑及陕西耀州窑、福建建阳窑等虽说都曾生产过御用瓷,但大多为岁贡之器。如文献中记载汝窑产品“有命则供”或“宫中拣退方可出售”等,短短数语便已将窑场性质闸述的十分明确,这也是后来通过考古发掘后确认汝窑产品有官、民之分的重要原因。除汝窑外上列诸窑亦都存在类似状况。(因篇幅关系不再详述)
在古代瓷窑中,特别是在宋代,真正称为官窑的只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的南宋官窑,无论是同时代著书文献,还是后来的文献对此并无争议。直到明代洪武二年,才正式在景德镇没立御窑厂,并由朝廷任命督陶官负责厂里的行政事务,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清朝灭亡时止。
大家明白官与御的字意本是二个不同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将御用瓷与官家用瓷等同起来,并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大众化语言,其实则是犯了个概念上的错误!御用仅指帝王及后宫嫔妃所用,而官用则范围则更广。“官搭民烧”瓷虽说背后有着皇家的背景,但充其量也只能是作为国礼的礼品或赏赐有功之人的赐物。举例说明永乐时御窑厂生产的一些甜白釉瓷上书有“官用供器”,其实质显然非帝王用具,而是一种官家所用的供奉之器,因此不能简单而草率地将御用与官用二者相互混淆,以兔产生概念上的严重失误。
这件乾隆时期民窑(官古户)生产的青花山水人物碗,纹样绘制潇洒,笔意遒劲,画风追寻四王,在描绘山水景物时非常注重并强调它所表观的意境,画面以简练洒脱的笔触,将山水及人文景观相互交融,营造出写意画大山水的场景,清新淡雅的色泽,烘托起言简意骇的山水画意,在视觉上层次分明,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