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2-05-09

  摘 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生态畜牧业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产方式,也是畜牧旅游特色发展中的亮点。笔者对黑龙江省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基本条件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生态畜牧旅游的基本条件,但在发展理念、目标、水平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从生态畜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突出地方特色、创新发展机制、打造全新的产品体系等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 生态畜牧业; 旅游业; 互动发展; 对策; 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一直位居首位,也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根本。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农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到 2020 年,中国旅游的特色村将达到大约 15 万个,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也将超过 300 万个,乡村旅游年接待的游客量预计超过 20 亿人次,旅游的总收入也预计能够超过 1 万亿元。受益的农民预计超过 5 000 万人,平均每年能使 200 万的贫困农民脱贫致富[1]。

  为了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黑龙江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把发展畜牧旅游业和现代生态畜牧业进行融合,重视规划和引导,对全省畜牧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1 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的现状

  黑龙江省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引导生态畜牧旅游业的发展,自建立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以来,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乡村旅游典型。2018 年 2 月份,黑龙江省 28 个单位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其中哈尔滨市 3 个,齐齐哈尔市 1 个,牡丹江市 1 个,佳木斯市 3 个,大庆市 2 个,双鸭山市 2 个,鸡西市 2 个,七台河市 2 个,伊春市 3 个,鹤岗市 1 个,黑河 3 个,绥化市 3 个,大兴安岭地区 2 个。

  1. 1 生态休闲畜牧旅游区已初步构建

  生态畜牧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采用无公害的农林草原的系统工程技术,将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的平衡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和废弃物无公害处理。

  现代旅游业中感受自然、回归自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目前,黑龙江省已构建了服务一条龙的生态休闲牧场,具体包括绿色养殖[2]、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几个方面,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还推出了火山森林、鹤舞湿地、双湖秘境、乡居田园四条生态畜牧旅游线路,通过多种不同项目与线路进一步扩大畜牧旅游收入。

  1. 2 现代生态畜牧旅游区逐渐成型

  目前,现代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畜牧业与旅游业融合。黑龙江省通过吸引一些企业投资来打造“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与加工[3]、农业的科技研究、农业观光、种子种苗”五位一体,以生态农场、餐饮住宿、生态观光的牧场三个方面来做为主要内容,结合了养殖、旅游、餐饮,如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等项目在内的多款生态游的主题产品,形成了新的旅游卖点。打造出新型畜牧业的品牌,进而更好地发挥各级地方的特色优势,同时也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黑龙江省已建设了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畜牧旅游示范区,如哈尔滨福之祥生态农业林下养殖基地、齐齐哈尔飞鹤生态养殖区、伊春林蛙养殖基地、巴彦特色经济动物养殖示范基地、兰西民猪养殖基地等,这些畜牧养殖基地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畜牧产品知名度高,进一步打造出包含生态养殖、体验参观、休闲度假、康养娱乐等为一体的绿色的景观园区。近年来,伊春市获评中国最佳避暑胜地,哈尔滨市获评“十大避暑旅游城市”,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获评“中国十大最美湿地”,抚远市获评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五大连池风景区获评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 3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态畜牧旅游点迅速兴起

  黑龙江省积极构建家庭生态畜牧旅游项目,促进农民增收,立足以家庭经营为单位,实现养殖收益归农户所有,切实让农民受益,使农民分享到生态畜牧旅游业的发展成果。养殖地远离村居,为的是更好地助推新农村建设,解决卫生和防疫的安全隐患问题。积极发展单一品种的畜牧经营,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挖掘出农户自身的潜力,提高生态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还要积极地参与实现畜牧养殖的零排放[4],把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打造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能够为黑龙江省旅游业的整体复苏提供新势能。它既能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如短途旅游具备“当即决策”“立即行动”“交通便捷”等特点,同时又可以满足于关注各种陪伴关系相关的体验与服务,如农事体验、果蔬采摘、农业的畜牧养殖与观光等。畜禽养殖区和有经济实力养殖户开展了以疗养与度假为特色的农家乐、旅游度假村等休闲项目,提供绿 色 环 保 餐 饮、体 育 保 健 设 施、娱 乐 设 施、养 生设施。

  2 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开展情况和制约因素

  2. 1 观念滞后,重视不足

  畜牧业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保健旅游时,人们往往只重视其精神价值,忽视其物质功能,使游客在物质层面上得不到满足。这一基本需求的缺乏将导致当地生态畜牧旅游基础薄弱,从而不能长期发展。

  就黑龙江地区的旅游业来说,仍然秉持着传统的观点,即重视旅游区景点、旅游综合体的建设,没有把农业、畜牧业充分结合在一起,对于生态畜牧养殖旅游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地展示农业的旅游特色与内涵。

  2. 2 目标不明,规划缺位

  黑龙江省旅游业整体发展观念比较落后,尚未形成明确的畜牧旅游发展目标,仅个别县市制订了一些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计划或报告,但是对畜牧旅游的具体发展地位、目标、如何开发等方面缺乏清晰的指导,因此,旅游产品整体档次不高,部分区域定位不够精准,与地方特色和地方资源整合不紧密。2018 年,黑龙江省接待国际游客 109 万 次,较 2017 年 的 104 万人 次 增 长 了 5%; 国 际 旅 游 外 汇 收 入 为 53 706 万美元,比 2017 年的 47 958 万美元上升了 12%。这些均表明黑龙江省国际旅游态势良好。但是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产业链相对较短,没有规模效应,缺乏品牌特色,均导致了黑龙江没有 准 确 定 位,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国内和国际市场。

  2. 3 体系缺乏,功能单一

  在发展生态畜牧旅游特色中,其内涵需要大大丰富。目前,黑龙江省在发展特色方面缺乏产业思维、消费思维、跨界思维、超前思维等相关思维方式。对于集养生保健、体能、医疗、休闲、旅游、畜牧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仍较为匮乏,发展机制有待完善,社会参与和国家共建不足,缺乏地方旅游特色发展的联系[5]。

  相关知识推荐:畜牧职称需要准备什么成果

  黑龙江省大多数景区保持了一个单一的旅游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生态保护、民宿民俗、文化传承等功能尚不成熟,还不能真正地满足城乡居民走进自然、了解农业、体验农牧业的乐趣、游憩、养生的需求,开发层次较低,距离形成一条包括畜牧养殖生产、加工和休闲观光、休闲度假等综合性畜牧养殖产业链条还相差很远,这种浅层次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旅游综合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2. 4 人才匮乏,素质偏低

  由于交通不够发达、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交流相对匮乏等原因,黑龙江省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养殖业旅游发展的需求。因此,在畜牧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技术人才也都十分匮乏。

  3 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笔者结合国外及我国台湾、山东、江苏等地畜牧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 1 突出旅游的地域特色

  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当地自然、简单、原始的食品材料的原创性,结合当地传说和生态特色创造产品故事,提炼关于畜牧业的区域特色元素,以生态畜牧业为表现主题,对生态文化、畜牧业资源进行创造性组合。例如,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奶制品生产加工基地,旅游者可以直接观赏到现代化奶牛饲养过程和奶制品生产加工流水线,体验人工挤奶、全自动挤奶、奶粉制作等过程[6]。

  3. 2 以整体经营理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抓好“畜牧业旅游+生态畜牧产业”,借鉴成功经验,全力提升生态畜牧业质量,进一步推动生态畜牧业与畜牧业旅游融合发展。做好“畜牧旅游+生态文化”[7],充分挖掘自然文化资源,从图书、博物馆中 “邀请他们出去”,与畜牧旅游相结合,实现互动发展。亲近“大自然”有关的系列旅游产品将以生态价值观念作为准则、以“养身养心”作为核心理念,用生态旅游抚平 2020 年新冠疫情带来的“焦虑”,以高质量的生态畜牧旅游作为起点,让“大美龙江”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利用好环境、集镇和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村庄,打造黑龙江地区的畜牧旅游小镇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畜牧旅游村,加强畜牧旅游与农业、林业、畜牧业、草原、渔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疗等产业融合,形成黑龙江地区生态畜牧旅游发展的新引擎。

  3. 3 加强创新驱动,搞活旅游机制

  创新、改善领导的工作机制,可以建立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区管委会、旅游民政、住建、国土、规划、财政、国税、地税、市场监管、农工办、环保、文广体育、农林、卫生计生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成员要加快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并提上日程、逐一落实,统筹推进黑龙江地区生态畜牧旅游产业发展。

  3. 4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体系

  生态畜牧旅游业在台湾、山东、江苏等地的起步较早而且发展较好,可以高薪聘请这些地区优秀人才,用他们的成功经验指导建设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的发展,让他们培训景区工作人员、讲解人员和志愿者,加强对畜牧养殖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培养,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要对畜牧旅游过程中与旅游者有直接接触的人员进行文明礼仪、服务规范、沟通等方面的培训,依托黑龙江省丰富的旅游职业教育资源,重点创新能够服务旅游产业的职业教育与培养本土人才的方法,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应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合作。2019 年 1 月 21—29 日,黑龙江省畜牧总站分别在本省的望奎县、绥化市北林区与巴彦县举办新型职业农民生态畜牧养殖人才培训班,生猪、肉牛养殖( 场) 户及各级畜牧技术服务人员总计 300 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的举办加速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3. 5 大力发展国内外市场优势,打造全新的产品体系

  一是要创新全球营销模式。以乡村振兴为发展战略,以国内和国际市场为导向,将特色畜禽品种、生态养殖牧场、知名企业等结合,大力推进生态畜牧旅游业发展,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资源加大对旅游线路、景点及畜牧产品的宣传。加强营销意识,抓好节庆营销,实现眼球“落地”,抓会展营销,实行跨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中,借助“互联网+”大力推进“智慧旅游”。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创新营销方式,充分利用“双微一抖”平台,创新采用“线上+线下”“VR+实景”和微博、微信、微电影、手机 APP、游戏植入、电影植入等手段,全面加强生态畜牧旅游产业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全省树立生态畜牧经营理念,提高生态畜牧意识,激发生态畜牧旅游消费需求,营造生态畜牧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更好地抓住国内国外市场。

  二是开发生态环保产品。黑龙江省应依托充足的自然资源,丰富产品内涵,完善服务设施,立足生态环境资源,突出黑龙江省的地方特色,开发集观光、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生态畜牧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天然 “氧吧”中饱览山水美景,身心愉悦; 开发保健品,深入挖掘黑龙江省中医药文化资源,充分放大品牌效应,依托载体建设,打造“预防、诊疗、调理、保健、美容”为一体的医疗旅游一体化产品; 开发体育健身产品,以旅游度假区、城市休闲区、乡村休闲区为空间支撑,积极发展水上运动中心、山地运动公园、农场生态乐园、自驾车营地等休闲建设项目; 开发生态畜牧的膳食产品,以绿色生态的农产品为基础,以当地农家菜、有机菜为特色,吸收当地的美食精华,满足游客各个方面的生态畜牧旅游需求。

  4 结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黑龙江省要充分重视生态畜牧旅游业,使休闲旅游与黑龙江地区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相互平衡,进一步突出地方的旅游特色,提高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实现黑龙江省生态畜牧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论文作者:刘 洋1 ,张晓梅1 ,马启慧2*

  参考文献:

  [1] 刘艳玲.绿色养殖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 3) : 39-40.

  [2] 次仁罗布,次仁曲珍,旦增曲珍,等.论绿色养殖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应用[J].畜禽业,2019( 7) : 32.

  [3] 王丽丽,闫潜,李志伟,等.畜禽旅游模式初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07 下) : 23-25.

  [4] 段冰.黄河滩地观光畜牧旅游概况、内涵及现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 06 下) : 180-181.

  [5] 孙振杰,葛雪梅.环首都地区畜牧旅游发展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09 下) : 275-277.

  [6] 关士光.绿色养殖助推生态畜牧强势发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 03) : 21.

  [7] 吉洁,王云培.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 01 下) : 6-8.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