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论当下对汉语预制的探讨学报文学期刊网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14-04-30

  论文摘要:任何一种语言形式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由少数人使用——多数人使用——全民使用——多数人使用——少数人使用的过程。那么,现代汉语中的预制语块是怎样形成的呢?预制语块有哪些特点?

  关键词:汉语预制语块的特点,汉语预制语块的分类

  一、引言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习惯性地去背单词、记句型。而我们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很少有意识地对这类固定或半固定模块进行系统地记忆,也就是说,我们对汉语词汇的积累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是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类似“Here you are”这种语言表达模块呢?其实不然,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类似的结构,例如“这边请”“回头见/回见”“前些时候”“没~没~”等等。但是目前不同学者对现代汉语中这类语言表达模块的内涵、分类标准等有争议,对于预制语块的说法也存在很多种,比如“预制语块”“词块”“固定或半固定表达式”“词汇短语”“多词单位”等等。马广惠在其论文中指出,对于词块的研究首先要建立充分、系统的词块描述理论体系,然后从应用的角度,在语料库中提取和生成通用或专用的二语词块表,用于二语教学和研究(马广惠,2011)。从我们目前的教材编排实际情况来看,现代汉语中的预制语块尚未形成通用或专用的词块表。因此,研究现代汉语中预制语块的理论和应用问题有利于汉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汉语预制语块。

  二、汉语预制语块的特点

  一种语言的词汇是由词和固定结构组成,张斌先生在《汉语语法学》中指出,现代汉语的固定短语主要有专有“名词、惯用语、成语”三类(张斌,2003:23~24)。自由短语是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律能够自由组合的短语,其形式变化比较自由,具有很强的能产性,例如“看书、看电影、看戏、买书、借书”等。在自由短语向固定短语演变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模糊的阶段,这些模糊的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汉语中的预制语块,它们是介于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之间的一种固定或半固定结构,例如,“越来越好”“一左一右”“没大没小”“多了去了”“有的是”“说起来”“其实不然”等。

  (一)固定或半固定结构

  与能产、灵活的自由短语相比,预制语块是一个半封闭的集合,是自由短语向固定短语演变过程中的初步固化(汪化云《说“准语记”》,引自《汉语语汇学研究(二)》2011)。预制语块的结构没有自由短语那么灵活多变,但是比固定短语的稳定性稍差。预制语块的结构大多数是半固定的,既有可变动的项,也有固定的项。

  半固定结构比如四字格短语。“没~没~”:没心没肺、没皮没脸、没羞没臊、没大没小、没深没浅;“越来越~”: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脾气)越来越犟、(天气)越来越热;“且~且~”:且走且谈、且听且问、且战且退、且行且远。而“前前后后”“常言道”“就这样”“看着办”“可不是”“也就是说”等就是全部固定的项。

  (二)语义浅显易懂

  在语义方面,通过“没~没~”这类结构,我们也很容易发现,预制语块基本上可以通过字面意思来推测其意义。例如“你不能‘没皮没脸’,老向人要东西。”“没皮没脸”比喻人不知羞耻,不顾脸面。半固定结构中有些是人们为了某种临时需要而模仿成语的结构,将其作为现成的构件来使用的(张斌,2003)。如成语有“莫逆之交”“犬马之劳”“切肤之痛”“多事之秋”等,我们可以根据成语仿造一些结构相似,但意义和内容的凝聚力不强的语块,如“感激之情”“分别之时”“意料之中”等。对这类半固定结构含义的理解是从词义的基础上实现的,没有太多的外部延伸。从语义方面来说,预制语块与自由短语接近。

  (三)时代色彩浅淡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一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伴随着特定的社会文化现象,时代赋予词汇某一特定的历史文化气息。文革时期的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词汇现在已经淡出新一代人的视野,比如“放卫星、大锅饭、公社”等。社会环境是语言变化的催化剂,在不断变动的社会环境中,语言也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关注的重心而变化,但语言的这种变化并不是一个横向的过程,而是从时间角度纵向完成的。

  预制语块介于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之间,形式基本固定,但还没有形成深层次的含义,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相对于固定短语而言也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相对于自由短语来说,预制语块又有一定的文化信息,例如“没心没肺,没羞没臊,且行且远,且听且问,感激之情,意料之中,其实不然”等就带有特定的书面语气。

  (四)能产性与创造性

  短时习用语如“躲猫猫”“洗澡澡”“睡觉觉”等有叠音现象的结构在口语中经常出现,特别在与小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大人们通常会通过这类叠音结构来缓和自己的语气。此时,这类叠音结构可作为预制语块而存在,形式为“ABB”,从字面意义就可以理解其包含的信息。2009年,云南省服刑人员李某在看守所死亡,当地公安部门称其在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头部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正是由于公安部门这一不负责任的回答引起广大网民的热议,“躲猫猫”也迅速火了起来。“躲猫猫”,原义为捉迷藏,属南方方言,现为网络语言,表达人们对某事件的不信任和不关心,含戏谑意味。此时,“躲猫猫”的新义基本具备整体性,背后有深层次的信息。

  此类短时习用语主要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发展、扩散,使用人群主要是网民,因而其深层含义还没有得到全社会完全的认可和广泛运用。这也是此类短时习用语进一步发展的局限。这类短时习用语的适用时间比较短,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短时习用语由于具有代表性而没有被人们迅速遗忘,反而渐渐向全民语汇发展,例如“躲猫猫”就基本上发展成固定短语。预制语块要进一步成熟,必然要经历一个意义泛化、结构固化的过程。

  三、汉语预制语块的分类

  从英语预制语块研究的成果来看,人们对预制语块的分类范围看法不一。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是James R.Nattinger & Jeanette S.Decarrico的四分法:1.多元词语块(Polywords),如“by the way”“you know”;2.习俗语语块(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如“how are you?”“how do you do?”;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如“a(day/week/month)ago”“yours(sincerely/truly)”;4.句子构建语块(Sentence builders),如“I think that+从句”“If I were you,I would…”。在Nattinger & Decarrico的四分法基础上,我们把现代汉语中的预制语块从结构的角度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固定性结构

  固定性结构预制语块形式固定,属于连续型语块结构。1.从语法功能的角度看,在日常口语交际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例如“顺便提一下(在转换话题时使对话自然、顺畅)”“打扰一下”“也就是说”“接下来”等结构固定的插入语,理解和书写时通常作为一个词语的形式出现。这类固定结构短语字数不等,大部分在三到五个字之间,多用于口语对话中,起到连接对话的作用。2.从语用功能来看,我们在日常交际中需要通过许多固定结构的预制语块来表达我们的个人观点或者态度,比如“对不起”“请见谅”“欢迎光临”“非常感谢”“实在/很抱歉”“回(头)见”等。固定性结构的预制语块不仅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广泛运用,还有一部分结构固定的预制语带有一定的书面气息。比如重复连用式的有“彼此彼此、好多好多”;重叠式有“的的确确、痛痛快快、断断续续、来来回回”等。  (二)限制性短语结构

  这种类型已经形成了一种凝固结构,但结构中还有可变动的项,可以根据需要有约束地添加、替换成分。例如“~~似的”模式:“淋得像落汤鸡似的”“呆得像块木头似的”等等。“~~似的”中“~~”主要指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主谓短语等。现代汉语助词短语中类似现象还有“大的”“小的”“所说的”“吃剩的”等。“~的”结构短语在“的”字前可以添加实词或者短语(黄伯荣、廖序东,2007)。再如“~~化”模式:“立体化”“高效化”“一体化”“扩大化”等等。一般在“化”字之前添加偏正短语构成名词性结构。限制性结构短语还包括四字格结构,如“没~没~”“不~不~”“敢~敢~”“且~且~”“可~可~”等。这类四字格语块中的部分结构经过进一步凝固化,可以发展为固定短语。

  (三)句子建构框架结构

  句子建构框架结构相当于一个句型,经过细微的加工,就可以组成比较符合语法的句子,正确地表达信息。例如“万一……呢(表示假设某种情况,通常指不好的情况)”:万一发生不好的情况呢?万一他要是走了呢?;“不过……罢了”:没什么意思,不过说说罢了;“难道……不成”:难道怕你不成?难道想反悔不成?句子构建型短语属于不连续短语,其中可添加的成分比较丰富,因而其数量比较多,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以“万一……呢”为例,其空缺部分可以添加词、短语、句子,但其中的小类还是有相排斥的情况。在这个结构中单独添加名词显然不能构成一个句子。“万一下雨呢?”可以构成一个句子,而“万一雨呢”则不成立。

  以上分类基于Nattinger & Decarrico的四分法(以下简称“四分法”),但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如限制性结构短语这一类型与四分法中“短语架构语块”的所指范围不同,四分法中的短语架构语块主要是指短语中有可替代成分,属于半固定结构。在英语中,例如“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在现代汉语中包括“回(头)见”“觉得不行/不对”“这/那边”等。限制性结构短语的结构形式比短语架构语块更加凝固化,因而涉及的范围更小。此处的分类主要是在四分法的基础上,借鉴Nattinger & Decarrico四分法的角度,由于汉语与英语语言差异,所包含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此外,在日常口语交际中,还有一部分语块结构经过长期的语言交流,其字面意思已经弱化,而强调其语境意义。如“吃饭了吗”“去哪里”,这类语块的字面意思已经减弱,而强调其在当时特定的语言环境下的特殊作用。对迎面而来的认识的人问“去哪里?”,一般而言,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关于地名的答案,更多的是希望借助于这样的招呼语能缓解双方见面时尴尬的气氛或者表达自己的关心,这种用法就类似于英语中“How’s the weather?”和“It’s a nice day.”的用法。对于这类预制语块的类型划分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最后,现代汉语词汇量很大,如要生成通用或专用的词块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工作。(许先文,2010)

  四、结语

  汉语预制语块是介于传统词汇和语法之间的一种固定或者半固定的程式化模块,在日常语言交际和语言自身的规律作用下发展而来,是自由短语的初步固化,还不具备深层次的含义。预制语块凭借着自身的特点在日常言语交际、教学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各界学者对预制语块的分类范围仍然说法不一,汉语预制语块的研究也还处在萌芽阶段,其研究还很不深入,需要包括语言学者和心理学者在内的学术界共同研究,发掘其特征。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汪化云老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马广惠.词块的界定、分类与识别[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

  [2]张斌.汉语语法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3]汪化云.说“准语汇”[A].温端政,吴建生,马贝加.汉语语汇学研究(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James R.Nattinger & Jeanette S.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许先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二语写作中的词块结构类型研究[J].外语界,2010,(5).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