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2-26

  摘要: 心理健康问题既受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这里列举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水平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上述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理论如何应用于心理健康研究; 并以躯体化和道家人格为例,探讨了中国文化下的心理健康研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能够为心理健康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从而起到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解释水平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躯体化; 道家人格

  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果能融合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等其他学科的资源则势必如虎添翼。在俞国良教授提出的交叉融合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理论框架下[1],我们聚焦于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如何作为理论、视角和方法的资源,指导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这里选取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最近几十年来在国际上颇具代表性的三个理论: 探讨态度—行为关系的经典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取向最有影响的理论———解释水平理论,以及最重要的动机—人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对于本土社会心理学,这里则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健康研究主题: 一是躯体化现象,它反映着社会文化影响下心理健康问题的表达方式; 二是道家人格,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智慧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如何运用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 计划行为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行为意向与实际行为的产生对个体的健康行为及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体健康问题,实际上都源于个体自身的一些危险行为,比如,酗酒、吸烟、暴饮暴食、药物滥用等,因此也成为心理健康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2],其理论框架中的主要变量包括: 一是行为态度,即个体拥有的对大量有关行为可能结果的行为信念,是个体对该项行为所持的正面或负面的感觉; 二是主观规范,即个体在决定是否采取某一行为时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反映着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 三是知觉行为控制,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并执行某一行为,以及控制该行为的难易程度的主观感知和预期; 四是行为意图,即个人想要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行动倾向。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态度和主观规范越积极,感知行为控制越强,个体考虑执行行为的意图就越强烈。

  研究者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主要变量进行许多心理健康与健康行为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区分不同情境中影响健康行为的核心变量,据此对个体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干预,帮助其恢复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者发现,许多抑郁症患者往往不会主动寻求专业帮助,计划行为理论中的态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抑郁症患者寻求帮助的意愿,为了促使这些病人积极寻求心理健康专业咨询,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态度来影响其寻求帮助的行为[3]。利用计划行为理论探究影响年轻人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社会变量,结果表明,态度和主观规范能够显著预测社交网络使用,对其使用的成瘾倾向也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制定旨在改变年轻人社交网络使用成瘾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计划行为理论在我国的心理健康研究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对产妇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5]。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者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影响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为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解释水平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解释水平理论被称作“纯粹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6],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解释水平理论为心理健康和健康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独特的视角,即从理解个体认知加工水平、心理距离与行为改变的关系入手,理解健康行为的产生和心理健康状态的保持。根据该理论,同一事件会被个体以不同的抽象程度表征,即所谓的解释水平。而影响解释水平的重要变量是心理距离,即个体以自身当前所处的状态或直接经验为参照点,对某一事件或行为在时空上的远近、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感知。当心理距离增加时,解释水平会随之变得更为抽象; 反之亦然。因此,通过影响心理距离就能改变个体的解释水平,从而影响个体的判断、决策等行为。

  从这一思路出发,解释水平理论启发了大量的心理健康研究。例如,相关研究发现,解释水平较高的个体,对事件的表征更抽象,更关注事件的长远利益,减少立即偏好的满足,更关注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因此表现出更强的自制力和自控行为[7],而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正是其心理健康状况、内在自我协调性的体现。又如,在健康行为研究中,饮食健康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有研究者要求被试做出运动承诺,例如,一周运动四次,然后统计被试实际运动的时间,结果表明,高解释水平启动下的被试更有可能坚持健康的运动行为,其运动时间显著长于低解释水平启动组[8]。解释水平理论认为,自己比他人的心理距离更近,表征更具体,因此也更难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在一项关于年轻女性进食障碍和帮助寻求的实验中,年轻女性被要求以将自己( 实验组) 或他人( 控制组) 想象成进食障碍病患的主角。结果发现,实验组更多地将进食障碍归因于普通的心理问题,也更倾向认为自己能够解决该问题,从而减少了求助意向[9]。综上,解释水平理论在认知机制和原理方面对健康决策和行为的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自我决定理论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自我决定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动机—人格理论之一[10],对于理解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心理动因有着重要的意义。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体系中最受关注的子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基本心理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既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可能性,也反映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主感、能力感和归属感等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个体都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努力,趋向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环境。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能够使个体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推动个体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反之,则会使个体将朝着消极方向发展或产生功能性障碍。例如,研究发现,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对中国海外留学生的幸福感、活力以及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1]; 日常活动中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较高的个体,幸福感水平更高[12]。研究者在围绕自主感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时发现,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也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自主型动机由个体认可且与个体核心自我完全一致的外部动机构成; 控制型动机则由受外部奖惩调节和监督[13]。自主型动机有利于个体积极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发展( 例如,积极性适应、学习改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行为坚持、努力投入等) 。心理治疗的相关研究表明,治疗动机越是自主的个体,在治疗中受到的干扰越少,紧张感较少,并且有较强的意愿坚持治疗,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更高[14]。

  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也推动着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完善。例如,研究者依据自我决定理论进行心理健康研究时发现,目标内容可以区分为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两种类型,且目标内容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由此提出目标内容理论这一子理论。外部目标( 如财富、外表、名气) 与内部目标( 如社群融入、亲密关系、个人成长) 相比,会降低个体幸福感,损害个体心理健康。这是因为当个体追求外部目标时,会导致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匮乏。内部目标的追求与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幸福感,而外在目标的获得对幸福感基本不产生作用[15]。如今,自我决定理论已经形成以基本心理需要理论为基础,包括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因果定向理论、目标内容理论以及新近发展的关系动机理论等六个子理论的庞大理论体系,为研究者进行心理健康研究、理解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

  二、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1. 躯体化: 中国文化如何形塑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研究者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除了能够主观意识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外,个体感知到的身体不适,有时实际上是其心理行为问题的体现。研究者将这种通过躯体的病症表现心理或情绪问题的现象称为躯体化。躯体化让个体以躯体症状来代替心理痛苦表达,他们往往只能感到身体不适,却并不能意识到背后的心理原因,或拒绝承认存在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16]。研究表明,许多躯体症状的发生并没有产生器质性病变,而患者却感受到明显的躯体不适或痛苦。例如,在针对神经衰弱病人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对 100 位神经衰弱病人进行重新评估和诊断时,其中 87 位病人可以被诊断为抑郁症,但在生活中却是以神经衰弱( 躯体症状) 来进行治疗[17]。患者由于躯体不适寻求医疗健康服务,往往得不到对症的治疗,这既浪费了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也会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对其社会适应功能产生损害。

  躯体化现象虽然是跨文化成立的,但中国文化却让这种现象更加凸显。首先,中国文化下的社会规范注重人际和谐,在情绪表达方面显得更为内敛。比如,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情绪表达矛盾导致心理行为问题症状增加和社会支持减少的结果仅出现在鼓励情绪表达的美国文化中,却没有出现在抑制情绪表达的中国文化中[18]。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和对心理疾病的“污名化”,让中国人认为心理疾病是“不被接受的”,从而让中国的躯体化现象更加普遍。患者正是通过躯体化的形式来表达心理行为问题显得更能为社会规范所接受,以避免可能的道德谴责与名誉损害。其次,除了文化规范以外,躯体化在中国社会的普遍性还与中国人对身心关系的朴素认知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情境下,人们总是将“身” 与“心”看作一个整体,身体不仅是生理器官组合的生物躯体,还是社会与文化建构的产物,因此,中国人在表达不适时更有可能将身体感受与心理感受相结合,不会将二者严格区分开。在中国文化情境中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时,应当重视躯体化现象的研究,全面了解个体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情绪状态、人际关系等,这对于有效识别躯体化现象背后潜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治疗和疏导,缓解躯体化症状和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道家人格: 中国传统智慧如何裨益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随着跨文化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透过文化背景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机制,对于现代社会心理健康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和指导意义。有关道家人格的研究即是一例。道家以“道”为核心,其宇宙论、哲学本体论等思想塑造着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中国人的许多典型人格特征都受道家文化影响,如“清静无为”“超然避世”等。中国人的“七大人格”中,外向性之乐观、情绪性之耐性以及处世态度之淡泊等,也体现了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19]。研究者涂阳军和郭永玉基于文化影响人格的观点,综合对道家人性论思想的分析,将道家人格界定为: 在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与道家人性论之“自然本真”的内涵一致并表现在知— 情—意—行层面的典型的人格特质[20]。以道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智慧对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者认为,道家人格源于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心理健康状态的稳定和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心理行为层面的许多典型特征,如辩证、不极端、谦退、节俭、坚忍、知足、平和、敛藏等,无一不深受道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也无一不是道家思想对中国人的“预设”和“塑造”。有研究者将道家人格运用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时发现,道家人格具有缓冲负性情绪的作用,尽管在对抗焦虑与对抗抑郁的作用上有所差异,但仍然能够帮助缓解内心痛苦,因此可以作为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的一道保护屏障[21]。另外,在一项针对老年人死亡焦虑的研究中发现,与未启动组被试相比,在启动道家人格组中,道家人格的各维度与死亡焦虑的相关由显著变为不显著,结果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22]。对此的解释是,道家思想认为“得道者”既不会漠视生命,也不会刻意关注和执着于生死,而是能够对生命有正确且坦然的认识,在死亡来临之际,个体能够平静地接受和面对,因此有助于个体理解生命的本质,维持心理健康,减少死亡焦虑。

  三、小结与展望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作为研究人格、社会文化环境与心理状态关系的主要学科,形成众多影响深远的理论,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我们通过分析三个在国际上颇具代表性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解释水平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并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心理现象———如躯体化现象与道家人格,以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健康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了典型的社会与人格心理学理论如何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带来启发。

  以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健康研究,其基本思路与传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区别在于: 它的处理方式更系统化,其关注点是人类社会心理与行为的普适性规律,而不是具体的个案。因此,融合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健康研究和干预的优势特色是系统性。在这一点上,这种思路特别契合具有系统性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23]。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就属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议题。为了突出跨学科的张力,我们所列举的理论和研究案例并没有包含那些原本就以心理健康问题为主题的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在学科发展史上,许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都是以心理健康为切入口,发展出普适性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并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研究。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既可以在理论和研究主题上丰富现有心理健康的研究,最新的研究方法也能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无意识目标内容能够被环境中的刺激自动激活,从而在个体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其成功应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人类行为动机,并将之运用于心理和行为( 如情绪、思维或学习) 的无意识激励,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和问题行为。已有研究表明,无意识情绪启动能够有效地唤起不同类型情绪,能够激活个体的积极情绪,帮助人们增强动机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方法的日趋多样化,也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研究深入更广泛的人群、探究更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论文作者:谢 天1 ,江 希1 ,俞国良2

  参考文献:

  [1]俞国良. 心理健康教育学: 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融合研究[J]. 教育研究,2018( 9) : 1002 - 5731.

  [2]Fishbein M,Ajzen I. Belief,attitude,intention,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 MA: Addison - Wesley,1975.

  [3]Schomerus G,Matschinger H,Angermeyer M C. Attitudes that determine willingness to seek psychiatric help for depression: a 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 survey apply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09 ( 11) : 1855 - 1865.

  [4]Pelling E L,White K M.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pplied to young people’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 [J].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9( 6) : 755 - 759.

  [5]李 梅.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产后抑郁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评价[J]. 西南国防医药,2016( 10) : 1214 - 1215.

  [6]Trope Y,Liberman N. Construal - 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J]. Psychological Review,2010( 2) : 440 - 463.[7]Fujita K,Carnevale J J. Transcending temptation through abstraction: the role of construal level in self - control[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 ( 21) : 248 - 252.

  [8]Sweeney A M,Freitas A L. Relating action to abstract goals increases physical activity reported a week later [J]. Psychology of Sport & Exercise,2014( 4) : 364 - 373.

  [9]Mcandrew A J,Menna R. Perceptions of disordered eating and associated help seeking in young women[J]. Eating Disorders,2018( 2) : 107 - 126.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