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类:建筑师职称论文 时间:2021-12-15

  [摘 要] 建筑业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阻碍了传统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核心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建筑模式。 装配式建筑是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关键,对建筑工业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梳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阐述其发展现状,从绿色建筑的角度,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顶层设计落后;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低;产业不成熟,产业管理不完善;建筑工程成本高,前期投入大。 基于此,提出以下创新策略:制定、完善国家相关政策;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优化产业管理模式;抓重点扩规模,降低以下装配式建筑成本。

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策略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现状;问题;策略

  一、引言

  长期以来, 传统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及难题,如环境污染严重、建设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安全隐患众多、质量监管力度不足、管理难度大等。 随着 BIM 等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传统的建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此,要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其快速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装配式建筑就是极其重要的手段[1] 。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开始关注装配式建筑,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做了先期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中国人口基数的增加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 2016 年 9 月 14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强调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服务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 。 同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2017 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力争用 10 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 2018 年 1 月,住建部强调,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协调、有序发展。 2018 年 12 月 25 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把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 2019 年的重点任务和总体要求。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速度快、 效率高、 减少劳动力资源、绿色环保等优点,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建筑成本偏高、构件搭接处质量问题,以及整体抗震性能低等。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过程中,要清晰认识其基本内涵、种类及特征,发现其优点,指出其不足,积累、学习优秀先进经验,引导绿色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可以说,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是一段时期内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如何把装配式建筑效能发挥到最大,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建设领域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

  二、研究综述

  关于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二战以后,欧美国家大量采用装配式结构体系。 在美国,装配式工业建筑有着明显的经济优势,主要体现在:原材料批量采购,节约材料成本;标准化设计,效率高、质量可靠,减少了生产费用;工期缩短,降低了时间成本[3] 。 他们的住宅产业化处于比较成熟阶段, 尤其是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主体结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如 Edward K.Ricel 对装配式混凝土多层结构构件连接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总结了锚固方法;William LBrown 对装配式结构墙体技术进行了科学总结; Melvin Zimmernian 对装配式墙体结构进行了创新研究。在英国,把预制装配式方式称为非现场施工方式,其发展过程障碍较大,成本高。在德国,装配式建筑成本也很高,主要体现为人工费用方面;建筑构件标准化、模数化程度较高,钢材使用量大,大体量的预制构件工厂预制率较低, 运输成本明显偏高。 20 世纪 80 年代,欧美国家针对装配式结构形成了许多专利,包括设计、施工及关键连接部位的力学性能等领域。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著名学者 David Arditi(2000)和 Gul Polat(2008)对装配式工业化建筑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认为只有各环节、各工种相互配合、相互交流,才可能实现装配式的经济优势[4] 。 以色列 Abraham Wars za wski、David Carmel (1984)通 过对传统建造方式、装配式建造方式直接成本比较认为,成本不受现浇、预制等施工方案的影响[5] 。 而 Payan (1996)、Mecalco 则认为, 与传统的建筑体系相比,装配式工业化结构体系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在 成 本 对 策 研 究 方 面 , 美 国 学 者 Ahmed El Sayed、Mustafa Al Saudi(2007)对装配式结构体系进行了评价比较发现,当到达一定规模,成本会明显下降。 新加坡学者 Alireza Khalili(2013)提出了标准化、规模化的思想,以降低构件成本。经济成本高,是预制装配式结构发展初期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困境。

  除此之外,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充分的抗震性,也是很多国家在建筑工业化、 装配式过程中的又一难题。 前南斯拉夫 Branko zezely 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构建了整体预应力预制装配式板柱体系——IMS 受力体系, 并成功用于工程实践, 其建造产品抗震性能好,先后承受了 1969 年、1981 年两次强烈地震的考验。 针对强地震的新西兰,著名学者 Sevket Ozden、 Ertas,Onur 等人,大胆创新,对螺栓节点、焊接节点、后浇带整体部位以及现浇节点进行了低周、 反复荷载实验,得出“螺栓节点和后波整体部位的安全性、抗震性与现波节点相同”的结论。 同时,发展了多种预制装配式结构连接方式,广泛用于民用住宅,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双十字型节点构件以及预制 T 型构件, 其表现出强大的抗震性能。 AliEmre Karahan 和 Kasim Armagan Korkmaz 等学者, 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抗震性也进行了大量研究, 认为在减轻地震方面填充墙起着重要作用,且经济实惠,并被广泛用于土耳其的建筑市场。

  在国内,很多大型企业(主要包括万科集团、长沙远大等)对装配式技术进行了创新尝试,普遍反映装配式体系成本高。 著名学者付超(2015)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发现, 装配式结构成本增加的原因主要在建造安装环节[6] ;李颖(2016)对传统结构体系与装配式结构体系成本进行了比较;同样,齐宝库、马博等人(2016)也认为装配式结构体系比传统建筑体系减少了现浇施工量,但构件生产、安装成本明显增加[7] 。尹珺(2015)以郑州市住宅为例,分析得知装配式实际建造成本明显高于现浇建筑成本, 其原因主要为缺乏规模效益。李丽红、付欣等人(2014)重点分析了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土建成本,得出“土建成本偏高是 PC 构件、现场安装成本高导致”的结论。

  还有,从装配式建筑预制率的角度,国内许多著名学者也对装配式住宅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刘春梅、张程程(2015)分析认为,预制构件的预制率、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是影响装配式建筑造价的主要原因。李丽红、陈思琪等人(2015)以沈阳市多个装配式工程为典型案例,综合分析其技术经济性,得出最佳的预制装配率应该为 50%-65%。赵福顺(2015)采用五栋结构相似的装配式住宅,进行成本分析,发现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成本主要取决于预制构件部分的用量,预制率与造价的高低成正比。

  在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抗震性能方面,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李晓明(2011)强调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先进,只要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可以广泛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 农宝世(2008)经过反复验算,认为抗震设防 7 度以下可以大范围使用装配式建筑[8] 。 孟宪宏、刘伟等人(2015)通过对装配式墙梁节点反复加载抗震实验,设计出不同的剪力墙与梁连接试件,得出装配式构件的最佳配筋及尺寸。郭正兴、朱张峰等人(2012)通过对预制装配式中间层边节点进行抗震研究,证明装配式构件与现浇试件抗震性能相当,只是钢筋用量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节点连接处。 从抗震性能方面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对推广住宅产业化具有重大意义。综上, 国内外学者已对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经济性、抗震性、安全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这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装配式结构体系理论, 同时对制定降低成本、提高抗震策略有着引导作用。 但是,当前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 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研究不够;大多强调装配式结构体系成本高,对存在的问题缺乏系统分析,和绿色建筑、绿色发展的结合也有限。 为此,本文将结合相关研究基础,从绿色建筑的角度,重点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这对推动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的发展历程

  1.初期阶段:建立建筑工业化生产体系。 19 世纪,欧洲开始出现工业化预制技术;20 世纪初,社会逐步重视,欧洲、日本、美国逐步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大批农民流向城市,城市化运动迅速发展,城市居住条件极为恶劣。 城市居住的需求促使了当时预制建筑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住宅破坏严重,而且劳动力严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 世纪 50 年代, 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大力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得到较大的发展。采用工业化的装配式手法大批量建造住宅, 成为当时的重要做法,不少标准的、完整的、系列化建筑住宅体系初步形成,并延续至今。 法国的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就是当时建筑工业化的典型代表。

  2.发展阶段:提高预制装配式产品质量。20 世纪 80 年代,住宅产业化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开始注意住宅产品多样化、功能化,美国、日本、丹麦,法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美国的结构学家巴克敏斯特·富勒极力推动构件工业化生产, 先后发明了轻质金属房屋、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多边最大限度利用能源住宅;成功设计出用轻质构件制造穹顶,主张在“城市中建满这种房子”[9] 。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的建筑工业化迅速发展,预制装配式住宅产品社会化、商品化、 专业化程度都很高, 深深影响着国民经济各领域。高层钢结构住宅达到通用化、标准化、干作业;独立的木结构、钢结构在工厂生产、现场组装,总体实现干作业,具有种类丰富、功能多样的室内外装修材料及设备设施, 建筑材料品种齐全, 使用说明书规范。 住宅质量有保证、工业化程度高,是当时美国装配式的重要特点。同时,亚洲的新加坡也积极发展装配式住宅, 其建屋发展局开发的组屋体系都采用装配式技术,可建 15-28 层的高层住宅。

  法国是世界上推行建筑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先后创立了“第一代建筑工业”“第二代建筑工业化”体系,实现了由“全装配大板,配合工具式模板现浇工艺”向“通用构件制品及设备”过渡,大力发展 “通用体系”,积极推广“构造体系”,努力实现向“通用建筑体系”的快速转变。

  3.成熟阶段:降低物耗,提倡环保,实现低碳化、个性化。在这阶段,各国大力开发大型混凝土板预制装配式体系,形成以通用部件为基础的装配体系,逐步探索实现装配低碳化、个性化、绿色化。 瑞典在新建住宅中,通用部件使用率达 8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传统住宅节约 25%以上。 在丹麦,其将建筑模数法制化,鼓励标准化构件,降低消耗。在日本,政府大力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解决其住宅人均资源和能源贫乏的问题, 积极学习欧洲先进国家的 PC 技术经验,实现“PC 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建立”“PC 技术新型工业化的开发”向“迎接新挑战,PC 深化发展”的过渡。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又将预制装配式住宅向精细化、寿命持久化方面发展,构建了“百年住宅建设系统(CHS)”[10] 。 在美国,预制混凝土协会(PCI)积极研究、推广预制建筑,相关标准、规范非常完善,尤其在结构预制构件和建筑预制外墙,实现预制构建大型化和预应力相结合, 优化主体结构配筋及构件连接,使制作、安装工程量大大减少,减少了消耗,加快了建造进度,推动了预制装配式标准化、工业化和技术经济化。目前,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国都形成了完善的预制装配式技术规程, 美国的工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标准 HUD 就是典型代表之一,在政府的政府支持下,众多专家学者努力研究,预制装配式各项技术逐步完善, 装配式建筑日益实现低碳环保、绿色发展。

  (二)国内的发展历程

  1.学习起步阶段(1953-1975 年)。 国内的装配式建筑起步来源于苏联建造经验。第一至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向苏联学习装配式建筑的构想。当时生产力低下,国家提出工业复兴计划,建筑行业推行标准化,发展预制构件,大量建造工业厂房。 小型的建筑构件、砖混结构是当时的重要特征,限于计划经济体制,未能提出“建筑产业化”的概念,当时只能称之为“建筑工业化”。 而且受技术、管理水平影响,建筑技术水平普遍低下,工业化范围非常小,仅仅追求主体结构预制装配化,产品规格单调,缺乏灵活性,而且成本较高,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非常有限,建筑工业化的综合效率不明显。 同时,外墙的防渗、 防水技术落后, 业内对预制技术缺乏积极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十分缓慢。

  2.积极探索阶段(1976-1995 年)。 20 世纪 70- 80 年代, 高层住宅楼装配式试点工作在北京展开,主体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和预制装配相结合, 其他细部构件采用预制结构,如外墙板、内隔墙等。 试点项目竣工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业化,为装配式建筑在各大城市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3.逐步发展阶段(1996-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装配式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运输不便、成本偏高影响,加上安全、防水、抗震等先天不足,这些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11] 。 直到 2015 年,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加上国外先进人才的涌入以及成功经验的交流,装配式建筑在北京、深圳、上海等特大城市开始发展起来,逐步占据一定市场比例。

  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虽然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市场占有率仍不足 5%(见图 1)。 2016 年 11 月,住建部明确提出:到 2020 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 20%以上;到 2025 年,要达到 50% 以上。有政策的支持以及技术的保证,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市场必将进入快速工业化时代。

  四、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较快,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其建筑体系较为成熟,在设计、生产、构建运输、施工安装等整个过程都有十分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质量体系。在美国,住宅建设有独特的发展路径,重点以低层木结构、轻型钢结构模式为主,强调多样化特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同时政府积极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在瑞典,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比较完善, 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标准化已逐步纳入国家工业标准。 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给装配式建筑产品工业化通用体系、专用体系建设巨大支持,在建筑模数协调的基础上,构建了“瑞典工业标准 SIS”体系,实现部件规格、尺寸、连接方式的通用化、标准化,减少资源浪费。在日本,政府积极推动,制定了系列鼓励政策,构建装配式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建筑产品工团和民间企业, 是日本装配式建筑的两类主导机构。 前者主要研究预制产品标准化技术,钢结构、木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建筑产品的研制试验, 机械化施工工法等;后者则主要包括大成建设、大和房屋等,主要负责预制装配式工程的具体建设。随着技术体系不断成熟,日本形成了“都市再生机构骨架+填充住宅建筑体系”(KSI)装配式建筑体系[12] 。

  除此以外,新加坡,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非常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 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技术体系及规范标准,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据相关资料统计, 截至 2018 年底,美国预制装配式结构占混凝土结构总量的比例为 52%; 日本的预制装配技术及管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预制装配式结构占混凝土结构总量的比例为 78%; 瑞典预制装配式结构占市场总量的比例 76%;新加坡、法国、丹麦、英国分别为 47%,49%,51%,45%, 具体见图 2。

  2.国内发展现状

  1999 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筑工业化;2013 年初, 国务院转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2014 年 4 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 “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要求;2016 年 9 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2017 年 2 月,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化建筑业“房管服”,推广装配式建筑。 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地方层面,北京、深圳、上海、浙江、江西等 30 多个省市区先后出台政策, 从金融、 税收等方面支持、促进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各种财政补贴方式,包括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扶持,利用节能专项资金扶持,减免城市建设配套服务等; 二是在土地出让环节明确建筑项目产业化面积比例;三是通过税收政策给予扶持,包括将构件生产企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 享受相关财税优惠政策,给予信贷扶持政策等;四是在住宅建设领域,大力推进新建住宅装修完备,鼓励产品交付;五是重点以政府投资项目为主,大力推进产业化项目建设。

  试点带动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关技术标准越来 越完善。为响应国务院要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 也成立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同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施工技术、生产工艺日趋成熟,相应规范、标准先后出台,比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公共建筑设计规程》《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等,这一系列技术标准形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标准体系,指导着装配式建筑持续发展[13] 。

  产业聚集效应越来越凸显; 一大批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先后建成投产, 同时大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也顺利完工。远大、万科、龙信集团、宝业集团等一大批企业积极开展装配式建筑研发与实践工作。 以湖南、辽宁、江苏为典型,新建了近 50 家 PC 构件厂,引进了国内外自动化生产线及设备,加快了构件的工业化生产。 据初步调查统计, 全国 2014- 2015 两年建成的装配式住宅大约在 8000 万平方米,2016-2017 两年全国装配式住宅建成总量超过 1 亿平方米,2018 年累计达到 2.6 亿平方米。

  (二)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各大企业的大力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技术标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顶层设计落后

  近年来,为了鼓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也进行了一些城市和产业基地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有些政策包括金融、税收等,对装配式建筑发展并非十分有利,比如:税收方面,作为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最主要元件——混凝土构件,被认定为一种商品,征收 16%的增值额,比普通建筑工程施工材料 4%的税额高出很多, 同时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生产、运输及施工安装各环节的整体协调性特征,不同于传统的现浇结构体系。 由于生产工艺流程的差异,在设计、生产、施工、监理等环节,装配式结构体系都产生了移位,从而导致各参与主体的业务范围、责任权限发生了较大变化[14] 。 现行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对设计、生产、施工安装分开独立管理,缺乏对设计、生产、运输、安装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政策体系设计,客观上阻碍绿色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程度低

  作为一种新的建筑模式,无论是设计、生产、运输环节还是施工安装、竣工验收过程,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各参与单位对装配式技术的认识、掌握非常有限,缺乏熟练的应用操作技能。虽然有部分国有大型开发公司和施工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充满信心,但目前绝大多数承包商如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单位根本不具备研究、掌握、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能力。 和国外发展国家相比,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十分缺乏,急需大力研究完善。

  3.产业不成熟,产业管理不完善

  一个完整的预制装配式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科学的设计、合理的生产、可靠的运输、熟练的施工安装以及完备的后期服务。 预制装配式结构全过程整体协调性的特征, 客观上要求参与企业具备优越的资金条件、高超的技术研发应用能力以及科学的管理水平。当前,能达到这样要求的单位数量十分有限,仅限于国有大型设计院及开发公司,产业配套缺乏,相互配合度非常低。受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影响,其特有的利益主体早已产生,并形成了固定的利益链。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包括前期的研发与设计、 中间的生产与运输以及施工安装与调试,到后期的运营维护,其参与单位有研发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公司、生产厂家、运输企业、施工安装单位等,所有的参与单位、所有的经营活动构成了一条有机的产业链, 而现行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产业发展不充分,管理不完善,产业链不成熟。

  4.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高,前期投入

  大企业在初期没有完全掌握好先进技术, 没有专业化的人员队伍,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 同时,预制构件加工厂、基地一次性投资额高,单个构件摊销费高,这些都导致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高。 而且,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结构相比, 装配式建筑在项目研发、设计、生产制作、运输管理以及施工安装等环节协同配合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其成本。据相关资料统计, 预制装配式技术比传统结构体系每平方米增加建设成本约 600-700 元[15] 。

  五、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策略

  (一)制定、完善国家相关政策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市场现状, 尤其是 PC 构件生产厂商、材料供应商等各参与主体,国家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包括设立专门部门负责装配式建筑推广、完善。 加强工程造价计价管理,规范经济指标,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同时国家应鼓励装配式建筑发展,出台专门的扶持政策,在土地供给、资金配套、人才引进、容积率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各行业、各大企业的积极性,使装配式建筑良性、可持续发展[16] 。 教育、人才管理等部门应成立专门人才建设工作指导组,出台专门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创新绿色装配式建筑人才管理模式,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二)构建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预制装配式起步晚、发展缓慢,缺乏符合自己国情的装配式技术结构体系。应积极研究、开发出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情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包括主体结构、厨卫构件、设备设施、围护结构等,逐步实现配套化、系列化、标准化体系建设。重点研究、开发、应用符合建筑工业化生产要求的装配式结构体系, 如轻钢结构体系、框架-框剪结构体系等。 完善建筑和部件之间的模数体系,实现装配式构件产品成套集成,使装配式建筑产品结构体系和部品结构体系协调统一;构建完善的装配式技术标准体系。

  (三)加强行业管理,优化产业管理模式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产业管理模式。 装配式建筑生产经营活动, 有其固有的规律,也有其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运输、施工安装、后期保养等过程,整个产业链中,各参与单位必须充分协作、积极配合。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有资源优势的国有大型企业,在行业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充分发展其核心作用。 同时,关注上下游各类型企业,加强管理,建立共赢互利机制,形成共同的研发团队,实现整体效益。 可以通过组建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行业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推广全方位、全过程工程咨询, 包括装配式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总体规划、勘察设计、构建生产、施工管理、造价咨询及项目运行维护等环节。

  相关期刊推荐:《企业经济》杂志是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的综合性经济月刊,创刊于1980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探索企业改革与发展之路,研究企业经营谋略,及时反映国内外经济动向及重大事件。设置以下栏目:观察思考、经营谋略、管理纵横、财会信息、三农对策、WTO论坛、资本运作、大家风采、公司报道、财富奥秘、区域经济、崛起鸿猷、环球频道、商务在线、环保视野、商界警示、商海钧沉、金融论苑、证券经纬等。

  (四)抓重点扩规模,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

  国家应加大对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推进力度,促进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 落实国有资金建设领域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力度。 政府应在医院、学校、保障性住房等公共建筑领域,制定相关政策,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扩大其市场规模。 实践证明,绿色装配式建筑成本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 PC 构件成本高所导致。因此,要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PC 构件成本控制是关键、是重点。 在生产环节,要制定合理生产计划,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各生产周期,充分均衡利用各种资源,减少预制环节厂房的占用。加大机械设备、预制构件模型模具的周转速度,降低折旧及分摊成本。在运输环节,合理布置预制构件的生产基地,精心选择各种构件的供应商,降低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根据各预制构件的重量、形状、尺寸等特点,灵活选择各加固工具及运输工具;在运输线路上,要充分考虑各公路、桥梁的限载、限高、限宽等因素,降低运输成本。 同时,应选择正规的物流运输公司,控制额外可能增加的成本。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避免二次搬运,减少现场二次搬运费用。 在安装环节,其成本包括安装人工费、机械费用,安装需要的连接件等材料费以及垂直运输费用。加强安装技术人才培养,严格做到持证上岗,降低安全质量事故,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合理使用安装机械以及垂直运输机械,加强机械台班管理,降低安装机械费用;控制安装材料用量,减少浪费[17] 。

  六、结论与未来发展方向

  (一)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装配式建筑行业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促进了建筑业的大发展。绿色装配式结构体系, 实现了施工现场与构件工厂的科学转换,改善了作业人员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促进了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积极转型,大大提高了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伴随着绿色装配式建筑规模化、产业化的成熟,现场劳动力投入必将大幅度减少,使建筑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集约管理。

  (二)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本文的研究、探索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内容及结果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理论与实践有一定启示,但仍存在不足,需要未来持续、深入探索。

  1.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绿色装配式建筑,作为一 种新型建筑体系, 其发展过程中肯定存在各种制约因素,政府应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其健康发展。 政府应在税收、金融、科技开发等方面予以支持;在绿化率、容积率以及建筑面积上制定优惠政策;简政放权,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周期,促进行业完善、成熟。

  2.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建筑工业化与建筑信息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IM 技术可实现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的数据共享,有利于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协调管理。 不断完善、创新 3D 打印技术,减少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缩短建设工期,大大提高装配式行业的整体效益。在统一规范的指导下,融入 BIM 和 3D 打印技术, 必将实现传统建造方式大转变。

  3.深化建筑市场配套改革。 当前,我国绿色装配式建筑处于起步阶段,从政策出台、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到工程实际,有一个发展过程。同时,绿色装配式建筑有其自身的固有特征, 其管理模式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则上优先采用总承包模式。要深化建筑市场配套改革,完善招投标制度,改进、细化评标细则及办法。

  4.打通全产业链,构建大型企业集团。 当前,装配式行业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构建生产、运输及施工安装分别由不同的企业主体完成,企业间专业沟通有限,管理协调难度大,无法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也实现不了行业、企业的“做大做强”目标。 必须从技术、管理等角度,从根本上打通装配式全产业链,扶持、壮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从而实现策划、可研、设计、生产、施工安装和综合管理一体化。 一体化、专业化、大型集团化是未来装配式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之,研究绿色装配式建筑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的繁荣。当前,装配式建设工程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从宏观、微观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出台相关政策,健全相关体制,改进相关做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课题。——论文作者:廖礼平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