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培养契合畜牧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笔者结合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 OBE 教育理念应用于“畜牧企业信息化”的课程教学,提出了独具特色的 DDIAI 课程改革模式,即按照“课程目标设定( define) →内容设计( design) →课程实施( implement) → 课程评价( assess) →改进提高( improve) ”的流程来改进课程,提升了“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教学实效,以期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OBE 理念; 畜牧企业信息化; 课程改革; 应用型本科; DDIAI 课程改革模式
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与畜牧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契合度不够。既懂畜牧养殖知识又具有信息化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十分匮乏,畜牧企业信息化人才缺口成为制约畜牧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培养出适合畜牧企业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人才,改革“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教学迫在眉睫。
1 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改革的意义
“畜牧企业信息化”是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承载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知识与基本素养,其教学效果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然而,该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与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契合度不够。
OBE 是 成 果 导 向 教 育 ( outcomes - based education) 的简称,其三大核心理念是“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反思改进”,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OBE 关注四个问题: 1) 教师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 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 4) 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课堂教学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探索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改革,建立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中心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上,而不是教师在课上“教了什么”上,时刻关注“学生能学到什么”[1],强调对学生适应未来和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锤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高校培养出契合畜牧企业需求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2 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改革
“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畜牧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能力。以 OBE 的“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持续性改进”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教学团队探索出了一套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 DDIAI 课程改革模式。所谓 DDIAI 课程改革模式,就是按照目标设定→内容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改进提高的流程来构建课程。笔者用 A1 ~ A6 表示课程的知识目标,用 B1 ~ B5 表示课程的能力目标,用 C1 和 C2 表示课程的素质目标; 用 M1~ M4 表示课程的内容模块; 用 F1~ F6 表示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用 Z1 ~ Z4 表示所采取的课堂组织方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 “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改革 DDIAI 模式见图 1。
相关知识推荐: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杂志怎么投稿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选取适合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
2. 1 课程目标设定
授课教师充分了解畜牧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畜牧企业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素质的要求设定教学目标。
经过调查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永达食业有限公司等大型畜牧企业以及河南裕嘉种业有限公司等部分中小型畜牧企业,分析畜牧企业在信心化管理方面的需求,结合 “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与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把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2]。具体内容见图 1 中“目标设定”部分。
2. 2 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近畜牧行业发展前沿,与畜牧企业接轨,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提升教学内容与学生毕业要求的契合度。本课程构建了以下“四模块”课程内容体系。
1) 种猪信息化管理模块。本模块对应教学目标 A1、A2、A3、B1 和 C1。通过学习本模块内容让学生掌握畜牧企业的种母猪进场、配种、妊娠检查、转舍、分娩、防疫、疾病、离场事件管理; 种公猪进场、采精、体况、转舍、离场事件管理; 猪群建群、转入、变动、转舍、存栏管理等基本知识。学生学完本模块内容,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力会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踏实努力的职业道德素质。
2) 猪场仓库信息化管理模块。本模块对应教学目标 A4、B1 和 C1。通过学习本模块内容让学生掌握畜牧企业仓库中原料、饲料、药品、疫苗、低值易耗品出入库操作及饲料生产管理、防疫程序设置、防疫提示与疫苗使用管理,提升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
3) 数据报表信息化管理模块。本模块对应教学目标 A5、B2、B4 和 C1。通过学习学生主要掌握动物生产报表、统计报表、会计报表查询及软件期末结算。期末结算主要是生产相关财务数据的影响与控制等知识,能为畜牧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畜牧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模块。本模块对应教学目标 A6、B3、B4、B5 和 C2。学生了解本学科及现代畜牧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前沿技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与整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2. 3 课程实施策略
“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设计结合课程内容特点和课程教学目标的需求,综合、灵活地运用情景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如“微课堂”“网络课堂”“研讨课堂”和“分享课堂”等,满足“90 后”“00”后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以保障学习效果,从而实现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3]。
2. 4 课程考核评价
借鉴 OBE 教育理念的评价模式,本课程从不同层面( 教师、团队与企业) 、不同维度( 素质、能力、知识) 对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构建“个人表现评价+团队综合表现评价+企业评价”的“三融合”全过程考核评价方式,制订个人表现评价办法、团队综合表现评价办法和企业评价办法。基于 OBE“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评价办法见表 1。
2. 5 课程实施效果及持续改进
基于成果导向的反思改进设计要依据该课程的学习成果达成情况,持续、适时、动态地调整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成果评估,形成课程教学的 DDIAI 闭环管控体系,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了评估学习产出并进行有效的持续改进,教学团队设计了“畜牧企业信息化” 能力指标达成度调查问卷和“畜牧企业信息化”课程学习效果及教学状况调查问卷,分别从学习效果、学习状况、教师授课情况等方面要求学生做出评价,指出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措施。根据统计分析数据,尤其是达成度较低的指标点,对该课程进行改进。
3 结论
将 OBE 教学理念应用于“畜牧企业信息化”的课程教学,提出了独具特色的 DDIAI 课程改革模式,通过“教—学—考评—改进”的良性循环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持续性地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教学结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使课堂实现了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开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学、做、研”一体化,提升了“畜牧企业信息化”的课程教学实效,符合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论文作者:剧小贤
参考文献:
[1] 刘长海,杨燕,陈智栋.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 22) : 116-117.
[2] 杨井坤.畜牧兽医专业基于 OBE 理念的动物微生物及免疫课程的教学设计[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10 下) : 258-259.
[3] 宣苓艳,申彦利,李军.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35 ( 2) : 127-129.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