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自动化码头构建智能航运生态的引擎,加快培育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专业人才则为智能港口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以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为基本主线,归纳演绎适应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自动感应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和特征:行为认识、行业自觉、思维创新、技能精进和实践养成。提出其培育路径:确立智慧港口“工匠精神”时代蕴含科学认同理念;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工匠精神”模式,创建“工匠精神”实践实训融合互补模式,打通“工匠精神”人才职业成长通道障碍,架构“工匠精神”评价分析导航机制。
关键词:人工智能;物流效率;工匠精神;核心素养;价值认同
工业4.0与“中国智造”战略深入推进,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兴建,催生智能港口物流快速发展。全球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自动化码头共35座。国内近年陆续建成厦门远海、山东港口青岛港和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技术水平、装卸效率领航世界。围绕智能航运,逐步形成码头装卸自动化和智能集疏运系统并驱发展、融合递进的新态势。
《中国物流人才年报》表明,2016—2020年物流综合性人才需求占总需求的46.28%,并且每年以23.05%的速度保持上升势态。智能港口集装箱工匠型人才需求旺盛,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其数量与内涵亟待提升。严新平[1]指出,智慧船舶技术应用推动形成智能航运新业态,必然对工匠型从业人员内涵提出新要求。
1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1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罗勋杰[2]、桂德怀[3]等主张,自动化技术引领智能港口物流生产运营模式原理、特征与应用型人才需求旺盛;冉云芳[4]、秦文[5]、王国雄[6]等认为,产教融合“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意愿、动因、困境及影响因素逻辑不断丰富和深入;李小鲁[7]、徐国强[8]、石伟平[9]、闫广芬[10]、匡瑛[11]等研究表明,现代学徒制模式培育工匠型人才成因、路径、成本分析和综合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国外研究围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本收益选择,主张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校企贯通培育,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品格培育:一是欧洲实用主义,双元制贯通培养,突出“工匠”实用功能[12-13];二是美洲雇佣主义倾向[14],雇佣劳务公司以短平快培训提升技能;三是亚洲创新人才培养[15],新加坡、日本、韩国等重视培养人才创新能力。
1.2研究综述与问题描述
梳理文献,本研究认同以下观点:智能港口物流业态形成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它是现代港口物流发展趋势[16],运营模式与配套人才内涵定位尚在探索之中;考虑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办学差异,对接智能港口物流人才培育方案和执行存在一定差异与困境;校企融合现代学徒制培育智能港口物流人才在成本控制、评估维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与社会并未完全贯通;智能港口物流人才培育的积极性和意愿性落实较难;融合“工匠精神”模式正起步探索。
同主题的研究不足在于:首先,“工匠精神”的时代变迁与智能港口工匠精神的迁移缺乏逻辑论证,因而内涵模糊;其次,少有文献指明智能港口企业办学培育集装箱物流工匠型人才的内涵,对如何创新构建学校主导校企共育多元培育模式“轻描淡写”;第三,从宏观角度论证工匠精神的较多,但对智能港口物流人才的工匠精神的生成和培育过程的研究较弱,没有就其内涵演进、产融结合、文化熏陶和评价引导进行充分实证研究。
相关期刊推荐:《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学报以宵术性论文为主,兼顾多职教育教学研究,办刊宗旨是刊载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介绍交通行业相关学科、行业的学术动态,为提高学院的办学质量和科研水服务。设有:道路与交通工程、桥隧工程、机电工程与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经济研究、教改研究等栏目。
如何面对智能港口产业升级,培育适应智能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工匠型人才,助力交通强国,推动智能航运业态,这已经成为时代课题。
2工匠精神时代内涵与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耦合
2.1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人类生产生活发展中,造就诸多能工巧匠,培育形成卓越的人类文明,凝聚形成具有精业强技、主流认同和彰显文明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精髓,这是“工匠精神”重要体现。其本质和目的在于遵循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培育全面发展的实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时代人才,夯实文化基础、传承历史智慧、迁移工匠内涵[17]。
“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诞生于人类文明并推动文明进步。早期墨子的平民思想、劳动思想与科技思想就是早期的“工匠精神”的理论支撑。“工匠精神”的发展克服了认知误区和实践偏离,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现阶段,工业互联网把“生产—管理—交换—服务—消费”融为一体,超越“制造”领域,并对传统以精益求精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注入新内涵,由此形成坚守忠诚的职业思想、精工演进的技艺标志、内外兼修的文化理念和创新协同的时代风尚。
国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培育,在职业教育阶段持续深化,利用技术、信息和资源等创新方式和模式,加快探索培育工匠“工精精神”人才。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培育方式,并且在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2.2“工匠精神”时代内涵耦合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
2.2.1智能港口的特征与人才需求特质
(1)智能港口的特征披露。智能港口是建立在自动化信息技术基础上,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构建的具有自动检算、方案竞优、自动控制纠偏功能的全新、全时、全效的新型港口,构建了高质量、高水平、高性能的港口综合物流体、信息体和资源体。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智能港口是物流信息技术的“智慧集成大脑”,并非是对传统港口是操作端的后移;二是智能港口物流先进设备的“逻辑组合”和作业模式创造,并非是传统码头的设备升级与流程修补;三是智能港口物流是信息资源综合体,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大脑”是带来高端服务和经济价值的“宝库”。
(2)智能港口人才需求特征表述。基于上述考虑,智能港口与传统码头在人才需求上有本质不同:第一,用工数量精简。根据世界上最先进的上海港自动化码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运营实践追踪测算,比传统码头节约60%~70%用工。第二,用工内涵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技能素养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具有高水平的码头综合信息系统应用能力,具备系统流程优化和服务品质提升探索设计能力等。这就颠覆了传统码头岗位从职人员技能相对单一分割、机械重复、缺乏思考创造认知和行为习惯的特征。
2.2.2“工匠精神”时代内涵耦合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与特征
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和特征表现在:行为认识、行业自觉、思维创新、技能精进和实践养成。引领智能航运时代港航物流产业发展风范和港航先进文化风尚。
(1)行为认知是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思想指引。传统思想重文轻武,“学而优则仕”根深蒂固,认为工匠就是干体力活的。智能港口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已经进入信息和智能时代的要求,摒弃传统认识偏差,树立新型社会分工认知,建立分工不同与协同平等思想至关重要。国家倡导工匠精神有深刻社会背景和强大科技支撑,并赋予新时代“匠心筑梦,出彩人生”深刻内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疏通职业教育发展痛点、堵点和难点[18],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研究生窗口随之开启,新时代人才评价机制等系列政策落地生根与实践效能放大。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职业技术含量高、收入有保障、劳动受尊重,发展前景好,要保持定力坚定智能港口物流“工匠精神”行为认知自信,锻造匠心,磨砺匠技,打造匠韵,塑造匠魂。
(2)行业自觉是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文化向标。交通强国和智能航运国家战略和其政策利好叠加赋能下,“工匠精神”人才在智能港口中的作为和发展证明:智能港口成为工业自动化应用的排头兵先锋队,其集装箱运输工匠人才本身就是智能港口从业人员高技能和高职业素养的载体。工匠精神文化既是港口文化,又是教育文化、人格文化、品格文化。同时,行业先导性也为从业人员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平台和发展空间。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行业光荣,时尚引领,是从业人员就业的行业文化向标。
(3)思维创新是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活力源泉。智能港口物流对物流服务的品质要求,就决定了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系统应用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从而使思维创新和实践应用探知协同推进,构成“工匠精神”培育发展的活力智库。例如,山东港口“振超团队”与“连钢创新团队”创新自动化码头运营能力,创造卓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丰硕科技成果:授权专利94项、软件著作10项、学术论文82篇、科技项目攻关128项,发布标准12项,开创发布了《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标准体系(2020版)》;构建了完备的自动化码头工匠人才培育体系,实现工匠人才培育产出;获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航海学会等科技进步特等、一等奖16项。智慧港口“青岛中国方案”享誉港航业界。
(4)技能精进是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价值标签。技能精进是“工匠精神”的本质体现,动态发展与评价标准协同推进。当前,智能港口物流模式尚在探索推进之中,智能港口物流多种技术叠加赋能逐步释放,尚未成熟完备,其适应智能港口物流的集装箱运输的工匠型人才的内涵标准和评价标准尚未成型,而基于行业特征需求的人才,其精益求精的技能,不仅是从业的必备条件,更是个人价值的标签,承载着行业认同、价值自信和社会导向。
(5)实践养成是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成长通道和基础。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形成的核心在于“实践出真知”,它是工匠精神人才培育成长的通道,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职业教育理论培育和实践实训多元课堂培育养成实践;二是从业人员的从业实践与职业素养培训培育;三是从业人员职业成长的实践自觉和终生养成实践。智能港口物流实践的动态演进是由行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并体现其发展特点。
3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培育路径
3.1确立智慧港口“工匠精神”时代内涵科学认同理念
智慧港口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及5G等先进技术,革命性建构了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高质量“全脑”流通和智慧配置模式。智慧港口“工匠精神”时代内涵包括行业自觉、价值指引、教育导向和社会认同。
智慧港口“工匠精神”认同涵盖四个层面:教育功能导向、家长认知支撑、学生竞业选择、社会价值风尚。
教育功能导向,要求遵循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理念,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优秀文化与新时代职业教育方案深度融合。加强课程思政教育设计,导入多元教育要素,对接专业与实践、技术与品格,贯彻于教育培养的全过程、全阶段和全方位。创新宣教载体与模式,实施新媒体宣贯、个性化网络学习、专家线上线下讲座、资源库查阅等范式,诠释精工强技的内涵和职业愿景路线图,纠正职业教育为次等教育、工匠岗位为下等职业、高职专业为体力劳动者的错误认知惯性思维。
家长认知支撑,要求社会和学校宣贯家庭“工匠精神”内涵,使学生家长树立正确职业观念,摒弃错误认知,深刻领会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定位。认知智能港口物流新业态基本内涵和配套人才的职业素养在技能技术、职业内涵、劳动场景、劳动方式和职业愿景等方面的时代意义和模式行为。家长认知支撑能够对学生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设计起到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学生竞业选择,主要针对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报考志愿和专业选择。实践表明,我国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升级和服务社会市场需求,职业教育数量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数量势均力敌,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学生竞业应选择主要涵盖专业学校与专业选择、职业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选择,构成完成的职业生态链。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学生)竞业选择,要确立精技固本、强技创新、竞业奉献、协作融合的“工匠精神”理念,致力“工匠精神”职业愿景终身成长实践。
社会价值风尚,要实现多渠道文化渗透和价值引领。适应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社会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诠释和生动体现。荡清意识形态领域错误认知和不良倾向,达到“工匠精神”意识形态精准认同和实践养成和谐统一。明确职业教育“工匠人才”的“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职业研究生”学术素养上升通道。倡导“工匠人才”与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在职业发展同等机遇和待遇风尚,尊崇大国工匠的文化优势和国家品格。
3.2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培养“工匠精神”模式
“工匠精神”就是要培育造就产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发扬和谐社会的文化引领优势。围绕职教教育“工匠精神”培养核心问题:由谁培养(培养主体)、以何培养(培养内容)与如何培养(培养方式),展开实证探索研究。实践选择并认同多元协同培育“工匠精神”模式为最有效的方式。
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的培育主体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其中主体责任在职业教育阶段为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就是政府引导、行业参与、企业融合,依托校企合作理论学习和岗位技能实践拓展养成的“工匠精神”人才培育模式。学校与企业双主体、产业与教育相融合、专业与行业对接、仿真实训与定岗实习对接、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对接、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对接。激发企业办学双主体单位融合培育“工匠精神”人才的天然优势。以山东港口主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其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培育适应智能港口的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
创建多元主体协同体系:智能港口物流“工匠精神”时代内涵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培育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课程内容体系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培育实践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培育文化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特色活动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评价标准协同,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体制协同。实践表明,学校培育的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供需比例达1∶6,在实际工作和职业发展打磨基础上成就了许振超、邵泽山等港口工匠,引领行业潮流。
3.3创建“工匠精神”实践实训融合互补模式
智能港口物流的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同样遵循实践实训的价值成长管理。“工匠精神”人才培育实践实训包括:教学型、生产型、生产教学型和教学生产型。工匠型人才培育的根本要求主要是指后两种。
学校创建校企协同共建共享“全自动化码头仿真实训室”和“校企协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作为智能港口物流工匠型人才的实践实训价值培育管理的重要支撑和创新模式。学生学校教育实训和企业员工培训共享仿真实训室和码头现场资源,深化技能,内化理念,渗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实践养成是一种协同模式。实践实训、工学交替培育“工匠精神”是一种非常规持久手段,但也是一种有效的现实和虚拟仿真对接、融合互补养成“工匠精神”的有效方式。对于内化行业认知、精进技能和工匠文化养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突出学校实验平台培养物流人才职业素养功能。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学校现代化智能港口实训室导入智能港口物流生产实时情景课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情景再现,学生“对号入座”,联系和掌握涉及集装箱岸桥、场桥、叉车等物流设备的实训操作与维修。
深化智能港口岗前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养成,以工学交替和现代学徒制为纽带,学生岗前到青岛港智能港口物流相应岗位上,师傅带徒全程进行培育。现代物流理论生成实践技能培育和工匠职业素养迁移固化。
3.4打通“工匠精神”人才职业成长通道障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根本上确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国家地位,打破了高职教育天花板,建构了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发展路线图。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培育路径得以拓展。目前,正在研发《智能港口运营管理》高职本科方案,一旦落实,无疑为“工匠精神”人才培育注入强大驱动力。
企业行业要主动对接产业升级国家人才观政策,破除“工匠精神”人才职业成长通道障碍,搭建“工匠精神”人才职业发展平台,疏通职业通道,给予操作岗位与管理运营岗同等的成长机遇和评价认同,营造共同的“工匠精神”文化风尚。吸收内化《大国工匠》栏目精髓,创新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人才职业发展风向的内涵和实施方法,让其“工匠精神”成为企业风尚、企业文化和新型劳动价值观、世界观。
3.5架构“工匠精神”评价分析导航机制
“工匠精神”本质是一种价值认同和精神素养,依靠主观体验与认知感受来感知其存在度明显不足。应根据其培育成长规律,以平台数据追踪记录,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学建模,实施质和量的模糊物元法计算,实施“工匠精神”科学评价。这一评价过程,融入“工匠精神”在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实践中各环节,形成完整的目标链、标准链和要素链,构成要素完备、系统合理、标准统一体系。设定评价指标和数据类型,依据运行数据,通过数据模型准确计算出“工匠精神”培育态势。根据运行数据,获得评价结果。分析运算结果,阐明其现在状态,探析其因果存在,明确“工匠精神”培育改进成效,指明方法措施,从而形成“工匠精神”导航机制。这就彻底摆脱传统主观评价形成误差和失真不足。
4结语
“工匠精神”演进耦合时代内涵,体现了“工匠精神”一般属性内化于行业的表征和具体要求,以行为认识、行业自觉、思维创新、技能精进和实践养成,构成了逻辑严谨科学系统完整的“工匠精神”生态系统。
智能航运生态构建及内涵演绎与时俱进。由此,适应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工匠型人才特质螺旋演进,决定了其培育路径的多元性、长期性和渐进性。职业教育在工匠型人才培育过程的主导作用必将丰富并放大驱动效能。
智能港口集装箱运输工匠型人才内涵、特征,遵循智能航运业态和职业教育属性基本规律和逻辑建构,其五条培育路径对于其内涵丰富、实践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并不断深化以“理念—模式—价值”为主线的“工匠精神”培育生态认知、评价导航与实践养成。——论文作者:梅叶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