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2-09-19

  摘要:以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物流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收集国内其他12个沿海港口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评价,且与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得分结果提出长三角地区港口物流合作发展策略,以促进地区港口物流发展.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港口物流;主成分分析法;长三角区域

  0引言

  港口作为贸易的枢纽和平台,促进了国家间、区域间的商贸往来,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第一大经济区,港口数量众多,辐射范围广阔,货物吞吐量大,整体竞争力强.长三角港口群发挥着长三角区域乃至其辐射的我国内陆腹地区域对外物流门户枢纽作用.由航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数据、航运评论和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可知,在2020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中,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位居前三位.

  目前关于港口的研究较多[1-2],不少学者关注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涉及竞争力评价方法与提升策略.关于竞争力评价方法,马永刚构建FCE-AHP评价模型,其既有层次分析法的系统性,又有模糊综合评价的定量分析,两种方法优点的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3];杨跃辉、王俊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4],赵刚采用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沿江港口的物流竞争力[5];李婧采用熵权TOPSIS法筛选出15个典型、认同度高的量化指标[6].关于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升策略,马玉成、尹传忠等提出要建设物流园区和智慧港口[7];耿勇、路海平提出要统筹规划物流设施[8];祝勇、蔡建飞等提出长三角港口的物流要多元化布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大力发展港口腹地工业,改善疏运体系,港口间要建立合作性竞争关系,形成港口战略联盟[9].

  已有文献虽然对港口物流竞争力有多方面的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港口物流的研究多以单一港口为研究对象,很少以区域港口为研究对象;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研究已不再适用当下港口的物流发展.本文以宁波舟山港、上海港为研究对象,论证长三角区域主要港口的物流竞争力,并选择青岛港、天津港、大连港、秦皇岛港、日照港、烟台港、营口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连云港(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广州港、汕头港(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湛江港、海口港(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12个具有代表性的港口进行对比论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一个较为合理、符合港口物流现状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长三角地区两个主要港口(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的物流竞争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可靠的对策建议.

  1区域港口分析

  1.1宁波舟山港发展现状

  宁波舟山港分为19个港区,由原独立的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而成,2015年正式实现两港一体化.宁波舟山港是我国大陆十分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应用于铁矿石、原油等物资的转运,以及液体化工储藏、运输等重要业务.作为煤炭和粮食储运基地的宁波舟山港,对华东和周边地区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宁波舟山港发展基础优良,在宁波与舟山港实现一体化后,面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发展态势给港口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并购重组建立无水港,不断拓展腹地范围,扩大与区域内其他港口的合作,取得了互利共赢的成果.各项发展规划的出台也有效地增加了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机会[10-11].

  相关知识推荐:发表物流论文应该投哪些期刊

  宁波舟山港的泊位数量巨大,在600余座泊位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近160座,5万吨以上的泊位近100座.宁波舟山港能够提供多货种作业和高效服务.这可从宁波舟山港桥吊单机235.6TEU每小时的工作记录得到证明[12].2014—2018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见图1、图2.

  1.2上海港发展现状

  上海港毗邻全球东西向国际航道主干线,长江流域人口数量大,货物运输需求巨大,且地理位置优越,集疏运网络发达便利,是主要的经济腹地.集装箱和大宗散货是上海港的主要经营业务,同时提供港口生产的相关服务.集团还成立下属物流公司专门从事港口物流业务.上海港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枢纽港口,也是最重要的口岸.从1996年中央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到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港的发展得到了政策扶持,发展前景广阔.2014—201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见图3、图4.

  2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港口物流竞争力,主要从港口作业能力、港口基础设施、腹地经济条件、港口发展潜力等方面加以系统性分析和综合性评价[13].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比照港口行业实际情况、咨询相关从业人士等途径,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对比性,同时结合本文研究对象的特征谨慎选取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8个,构建了一个较为合理、完善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图5.

  3数据来源与分析

  3.1原始数据来源

  表1中的数据均为2018年数据.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码头泊位数、码头万吨级泊位数、码头长度、码头生产用泊位数和码头长度的数据来源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数据库;所在城市GDP、外贸进出口额、第三产业占比数据来源于各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2主成分分析

  表2为各个提取主成分的全部方差解释表.由表2可见,特征值大于1的成分有3个,其中第一个公因子特征值为8.06,第二个公因子特征值为1.624,第三个公因子特征值为1.233,前3个公因子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83.97%.因此,取前3个公因子作为主成分.

  表3为主成分载荷矩阵.由表3可见:

  第一个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码头泊位数、码头万吨级泊位数、码头生产用泊位数、生产用码头长度、所在城市GDP、所在城市外贸进出口额、码头长度.第一个主成分代表原始数据中的大部分指标,主要反映港口的基础设施、作业能力、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第二个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所在城市的外贸进出口额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比.

  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港口所在城市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第三个主成分中载荷较大的是所在城市的GDP增长率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这两项指标代表第三主成分的港口物流发展潜力.

  3.4数据分析

  (1)在第一个主成分和总分中,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所有港口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说明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国内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尤其在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吞吐量、码头泊位数、所在城市GDP这些关键性指标上都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2)在第二个主成分中,上海港在所有港口中位居第二,排名较前.宁波舟山港的排名较后,这主要是因宁波的第三产业占比较低.分析可见:上海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其GDP已达32680亿元,是宁波、舟山的3倍,上海的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也高于宁波,而宁波的GDP刚突破10000亿元;上海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位置,且上海腹地广阔,集聚效应强,为城市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发展优势明显.而宁波舟山港有浙江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浙江自贸区的建立,以及公路和货运铁路的建设,宁波舟山港也显示出很强劲的发展态势.

  (3)在第三个主成分中,宁波舟山港排名第一,上海港排名较为落后.第三个主成分是港口物流潜力的体现.从发展潜力看,宁波舟山港的物流发展潜力远大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增长率、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均高于上海港.而同期上海港的货运吞吐量却出现“0增长”情况.在港口创新能力上,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并驾齐驱,虽然两个城市的GDP总额差距较大,但增长率差别不大.在发展潜力上,宁波舟山港已与上海港拉开距离.从港口建设看,宁波舟山港的自然条件较有优势,剩余建港资源丰富,而上海港建港资源已剩无几,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上海港整体的物流发展潜力.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物流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一个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到了两个港口的得分数据.通过对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物流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都属于我国最为前列的港口,两个港口虽然在地理位置、经济结构等因素上各有优势,但既相互竞争又错位互补;宁波舟山港受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较大,而上海港由于处于国家中心城市,离行业“天花板”越来越近.为此,本文对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的物流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长三角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整合区域资源.上海港要联动洋山港,宁波舟山港要将嘉兴港、台州港、温州港作为喂给港、支线港,同时两港与连云港、苏州港进行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第二,上海港要依托腹地城市的巨大人才和资本优势,建设好集装箱洋山港.宁波舟山港要依托“一带一路”和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提高港口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港口作业效率.

  第三,参考新加坡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建设经验,加快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增加万吨泊位数量,依托新一代“互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和国内外先进港口管理理念,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定期对港口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港口运营能力.

  第四,加强两港之间的合作,进行错位布局共同发展.完善集疏运体系和航运金融环境,为公路运输到达的货物提供更加完备的配套设施,通过海河联运,开通内河驳运支线,更好地服务长江沿岸城市,加强长江经济带建设.——论文作者:徐剑,孙成昊,沈泽彬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