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要确保广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以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为例,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发现贫困医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相关的帮扶路径,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相关措施,助力精准扶贫。
[关键词]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就业现状;帮扶路径
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909万人,相比2020年大规模的增长必然使就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同样出现每年呈增长趋势。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作为高校贫困生中的弱势群体,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抵抗未知风险难度大,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认知、思想、心理、就业等方面将面对更大的挑战。因此,研究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就业现状并探析帮扶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及整理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近三年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对520名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就业现状,以便制定合理、可行的相关解决措施,特编制了广西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以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部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为调查样本,共发放问卷552份,获得有效问卷520份,有效率94.14%。采用excel表格统计数据和SPSS软件统计分析对就业意愿、就业选择、就业困扰、对就业指导的想法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中男性86人,女性434人,男女性别比为0.2∶1。职业均为学生。文化程度为专科394人,占75.77%,本科126人,占24.23%。
2.2 就业意愿
首先,从毕业后的计划来看,根据调研数据显示,45.58%被调查者表示以直接就业为主,27.69%被调查者表示先工作、后深造,18.85%被调查者表示继续深造。其次,从“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来看,70.00%被调查者表示比较同意。第三,从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态度来看,56.15%被调查者表示现在就业困难大、对就业形势很是担心,41.15%被调查者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仅2.69%被调查者表示完全不担心。
2.3 就业选择
在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问题上,78.85%被调查者认为可以是与专业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要专业对口,认为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只占15.19%。在选择就业地区问题上,75.19%被调查者选择自己理想喜欢的城市,46.92%被调查者选择经济较发达或东南沿海城市,极少数被调查者认为没有特别的要求或由父母决定。在就业方面考虑家人的意见问题上,55.96%被调查者不一定会考虑家人的意见,先根据就业市场情况而定,优先考虑自己的意愿;36.54%被调查者会考虑家人意见。
2.4 就业困扰
在实现就业的前景预测问题上,62.12%被调查者对自己实现就业感到有压力,22.31%被调查者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感到自信的只占15%左右。在就业的困扰问题上,77.88%被调查者有焦虑心理,其次为自卑、挫折、急躁、依赖、从众等心理。在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问题上,40.77%被调查者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足,36.54%被调查者认为是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6.35%被调查者认为是求职方法欠缺。在毕业生择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上,41.35%被调查者认为是毕业生期望值过高,28.46%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不够完善,19.23%被调查者认为是用人单位聘用过于挑剔。
2.5 对就业指导的想法
从就业心理指导在就业过程中作用方面来看,超过90%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心理指导是重要的,超过93%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就业前培训指导对就业能起到作用。从毕业就业指导应加强哪些内容方面来看,被调查者所选回答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录用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搭桥(81.35%)、收集和发布社会人才需求信息(76.54%)、宣传和解释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75.38%)、制订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安排计划(70.00%)、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量和去向)的统计分析(63.85%)。
3 近三年的就业情况
3.1 近三年就业率
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近三年就业率不稳定,2020年贫困医学生就业率较2019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6.44%。对口就业率呈每年增长趋势,见图1。
3.2 就业单位性质和层次
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近三年就业单位种类较多。选择医疗卫生单位人数占比最高,且较为平稳。其次为私营企业,近三年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高等学校(含民办)呈增长趋势,见图2。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近三年就业层次以综合性医院(二级)为主,但人数占比呈下降趋势。综合性医院(三级)人数占比逐年上升,2019年较2018年增长1.47%,2020年较2019年增长2.05%。综合性医院(一级)、其他医疗机构、其他非医疗机构人数占比变化较小,见图3。
4 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
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近三年的就业数据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及访谈,结合学界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广西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在就业方面还存在职业定位不准确、就业期望值偏高、综合素质能力不强、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差以及就业指导精准不到位等困难因素。
相关期刊推荐:《农村经济与科技》杂志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期刊,创办于1990年,月刊。侧重对农村经济与科技热点问题的研究,探讨国内外农村经济与科技发展新动向,关注“三农”问题,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为振兴农村经济献计献策。
4.1 职业定位不准确,导致就业意愿不确定性
当前的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对自身的不够了解,就业心态不够成熟,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准确。本次调研结果表明:有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意愿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未来工作的形式。另外,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疑虑,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认知浅薄,导致他们本身就缺乏对自己专业对口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就业的质量与效果。同样的,这也是他们的就业意愿不明确的一个重要原因。
4.2 就业期望值偏高,综合素质能力不强,导致就业选择局限性
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调查结果显示,更多选择经济较发达或东南沿海城市;在选择就业单位时,从近三年的就业单位性质可以看出,选择在基层单位就业的非常少,更偏向选择单位层次高,发展前景好,个人发展机会多的单位,整体的就业期望值偏高。而目前,我国“一带一路”以来,整个国家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加上庞大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供求关系出现了巨大变化,就业机会不平等现象也就愈发凸显。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因受到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及生活环境的有限影响,在实践能力、兴趣特长及技能方面不突显,整体的综合素质能力相对不强,加之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会导致就业选择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4.3 就业心理调适能力差,导致就业困扰性
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因长期受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成长影响,处于对事物缺乏自信状态,导致心理调适能力较差。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有一定的压力,存在焦虑、自卑、急躁等心理现象,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其次,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学历层次低,就业层次不高,导致贫困医学生在就业与升学的选择之间犹豫不决,往往就顾此失彼,丧失了最好的机会。基于此,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进一步增大。研究还表明:近三年的对口就业率持续升高,但是整体的就业率在持续下降,这也是就业压力来源的一个因素。与此同时,研究也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大多数学生采用消极应对的方式对待就业。以上无一不体现了贫困医学生就业存在困扰性。
4.4 就业指导精准不到位,导致职业规划迷茫性
从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近三年的就业率中得出,2020年较2019年的就业率下降明显,提升就业率显得格外重要。在调查中,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认为精准的就业指导是必要的,且精准就业指导对他们的职业规划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的,两者占比均在90%以上,可见如何做到精准、有针对特殊群体的就业指导机制对于贫困医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精准就业指导为学生们提供了近年来的就业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给学生们提供了有效的就业引导。钟云华等人也在他们的研究中体现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需要切实切入到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中,以便提高贫困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向上社会流动的能力。
5 帮扶路径的分析
为了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充分就业,应从主观和客观方面进行共同联手,从主观方面来说,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应当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及就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客观方面来说,对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实施精准有效的心理帮扶,提升学生自我认知,同时,构建一主体二侧翼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5.1 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大学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就业观的关键时期。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引导。如今正处在国家经济大格局变化的时期,贫困医学生的就业观也应顺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高校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应加强引导贫困医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高校应基于贫困医学生在校人数,展开一定次数的就业宣讲,让贫困医学生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心和正确的职业观念;高校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让学生在课程中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高校应利用现有的平台精准推送相关就业信息,为构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搭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摆正贫困医学生就业心态。
5.2 强化专业技能,拓宽扶贫路径,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专业技能是医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过硬的专业技能往往能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专业技能至关重要。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高校应重视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医院环境搬到实训课堂,在实操训练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也需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高校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在比赛中给予精准指导,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高校要转变精准扶贫思维,精准扶贫不仅仅局限于资助的方式,还更应该拓宽扶贫路径,如与学校所在市医院合作联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各项能力,提供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5.3 实施精准有效的心理帮扶,提升学生自我认知
根据研究结果,贫困医学生就业心理对其困扰十分严重。目前,在我国精准扶贫进程中,解决贫困群众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改善学生的心理压力给他们所带来的就业困扰,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精准帮扶。高校应尤其重视贫困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时定量的给该学生人群做心理评估。必要时,还需进行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在心理帮扶的过程,可以通过“评估+引导、激励+资助”的模式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克服就业的自卑心理。另外,增强他们的信心,帮助他们正确的认知自我也是尤其重要。为了改观贫困医学生的自我认知问题,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医学生开展各项活动,以此增加他们的信心。
5.4 构建一主体二侧翼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是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所需的一个重要指导,对他们确定工作方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还不够完善,实践探索远远不够,贫困医学生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满足,求职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这从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学生的思考与方向的选择。为了让他们对未来的选择方向更明确,需要高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医学生的特殊性进行有质量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一主体,职业咨询及择业指导为侧翼构建就业服务体系,从而建立贫困医学生可持续发展机制。高校可以拓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不仅是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未来选择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来评析自己选择的可行度。另外,还需要学生了解社会层面的趋向性,引导学生提早进入社会实践中,以便充分了解社会现状,这不仅符合精准扶贫的“精准引导的标准”,还有利于学生对自己人生方向的进一步确定,从而加快贫困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作者:黄婷婷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