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研究

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 时间:2021-09-26

  摘 要:在公共卫生领域,水质检测可以定性分析水体内污染物类别、定量判定水体内污染物浓度。文章以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意义入手,阐述了影响水质检测准确性与稳定性的因素,并对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希望为水体质量检测、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研究

  关键词:水质检测;准确性;稳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以及居民用水量持续增加,公共用水受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增多、含量增大,同时对水质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造成了冲击。因此,根据当前水质检测情况,研究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方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1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意义

  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相关污染行业向水体中排放的毒害污染物不断增加,频发的水污染事件对居民用水安全以及整个生态环境水安全造成了危害。从本质上而言,水质检测是为了判定区域内水体的污染情况。而根据有关行业水质检测标准,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提升可为水污染的处理提供有效的辅助[1]。

  2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影响因素

  2.1水质种类及方案

  公共卫生领域,根据水质种类的差异,适用的检测手段、检测方案也具有一定区别。①根据水质来源的不同,适用于地下水检测的标准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地表水检测则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相关要求制定检测方案。②根据水质用途的不同,生活饮用水检测、城镇污水处理检测分别需要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总则》(GB/T5750.1—2006)、《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CJ/T51—2018)的相关标准检测。若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无法保证水质检测标准与水质种类的一一对应,则会对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

  2.2水源水样采集

  公共卫生领域,水源水质检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两种类别。根据水源种类、水质检测标准、水质检测方案的差异,对水源水样采集过程、存放要求也有所区别。在检测城市工业废水时,需首先确定废水排放口的位置;在检测生活用水时,需提前确定管网水、出厂水等的位置。在上述检测过程中,若无法保证水源取水口的有效统一以及采样点布置的均匀、代表性,会使后续水样检测出现误差[2]。

  2.3水样保存及处理

  在成分组成较为复杂的水质检测时,由于水样保存、检测过程中干扰物质的存在,使水样检测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受到较大的影响。重铬酸钾法检测生物需氧量时,氯的存在会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这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会造成影响;而在经紫外消毒后,污水出水中粪大肠菌群数检测时,因紫外线消毒能力不持久,极易因在长时间保存过程中出现的水中悬浮物、消毒剂量短缺等因素出现电晕现象

  2.4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因素是导致水质检测出现不确定误差的原因,也可称之为偶然因素,在产生条件、影响条件方面均具有较为突出的随意性。在水质检测时,检测方操作过程、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均对水质最终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即便检测者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且与外界环境条件保持一致,仍然会出现水质检测结果不确定误差。在水质检测中导致不确定误差产生的因素主要为仪器差错、标准物等。

  3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

  3.1制定水质检测方案

  水质检测过程中,因需检测项目较多且对应项目适用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有效控制系统误差,检测人员应制定水质检测方案。在河流水质检测方案制定时,检测技术人员应对河流深度、宽度进行测定。在确定测定值处于规范标准限度内后,综合考虑水平、垂直情况,进行检测位置的规划以及加固。一般来说,为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应将水质检测点设置在河面(0.35±0.15)m的位置。除确定水质采样种类以及其周边水文环节外,检测技术人员还需综合考虑相应种类水质检测点的地质地貌、被开采、被污染物渗透情况等,恰当选择水质检测点位置,进而判定水质污染距离,确保以正确、稳定的水质检测方案进行执行[3]。

  3.2保证水源水样采集代表性

  水样是从不同类别水体内获得的实物证据、资料。为保证水源水样采集的代表性,水质检测人员应根据水样需检测的项目以及目的,进行水源水样采集位置、采集量记录、采集时间、采集频率的逐一确定,并在现场开展部分项目的直接测定。

  ①在采样位置选择时,综合考虑水质周边环境,进行水质检测位置的恰当选择。在地表水采集时,需结合水质检测要求,进行背景断面与控制断面、对照断面与样品采集断面、出境断面与入境断面的逐一设置。在断面设置完毕后,进行采样垂线数、采样垂线上水样采集点数的逐一确定,保证水质检测过程中准确、可靠数据的顺利获得。②在采样量记录时,检测技术人员应对每一原始指标进行规范记录,保证其在恰当范围内。③在安排采样时间时,检测技术人员应根据季节变化,综合考虑枯水期、多水期,恰当设置水样采集周期。④在控制采样频率时,若水质检测周期相同,则检测技术人员需要开展不定期水质采样。在异常情况出现后,可以进行采样频率的适当增加[4]。

  相关期刊推荐:《化工管理》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本刊1986年创刊,面向石油和化工以及相关产业的各类企业、院校、科研和设计单位、行业组织及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专业及技术人员征稿。我们的编辑思想是:突出化工管理特色,化工行业政策解读,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国内外著名化工企业案例诠释,为企业家提供决策参考。

  此外,在环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员条件以及试剂种类也对水质检测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利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水质中总氮值测定时,作为重要试剂的过硫酸钾的纯度对空白值水平、水质中总氮测定准确性均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根据要求选择国家标准分析纯的过硫酸钾(总氮含量在0.005%以下)的基础上,水质检测技术人员还需综合考虑试剂质量、厂家与批次等因素,优先选择优级纯的过硫酸钾,控制A275与A220的百分比值——空白值小于20.00%。

  3.3消除水质保存及处理中的干扰因素

  在水质保存及处理环节,标准差值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可选择最大运行浓度标准10.00%作为最恰当的相对标准差值,并随机选择超过这一相对标准差异的样品进行平行检测,或者选择不同批次的样品进行双样的平行检测。若平行检测结果相对偏差没有超过规定的最大允许参数范畴,则表明水质检测阶段误差处于规定要求范围内;反之则表明水质检测阶段误差处于较大的数值,应优选安全性较高的解决方案。

  在水质处理时,试剂盒药品只有在特殊规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化学反应,根据反应产物+反应现象,可以获得水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其在处理过程无法满足水质检测要求。因此,检测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剂盒试验用药品的合理选择,避免化学反应偏差对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不利影响。在水质氨氮检测过程中,无氮环境温度处于(22.5±2.5)℃,检测技术人员应选择避光、低温环境下存储的二次加工氨水进行检测,避免环节偏差的出现。

  3.4主动防控不确定因素

  在水质检测方案执行过程中,检测技术人员应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从本质上而言,基于仪器设备的水质检测方法为对比方法,只有在标准物、参照物存在的情况下才可以同时保障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因此,检测技术人员在水质检测前应采取测量水样的方式进行标准物质测量,根据标准物质测量结果进行检测仪器校正。针对检测仪器检验出标准物质、保证值之间的差异,寻找干扰因素,进行逐一解决,保障仪器设备与水质检测项目要求相符。同时检测技术人员应注重检测仪器设备的清洁处理,避免仪器内残留污染物质而引发的检测结果准确度下降问题。

  在有标准物存在的情况下,检测技术人员可利用仪器进行标准物的科学检测,以便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综合评价的准确性。在没有标准物的情况下,检测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加标回收率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的准确测定[5]。同时主动了解与水质检测误差空白试验相关的操作、价值、步骤,对分析后获得的结果进行科学处理,避免系统误差扩大。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兼具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水质检测才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水体内部的具体情况,为水质管理、处理提供有效指导。因此,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综合考虑水质种类、水源采集等诸多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样以及合理的实验药品,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度、稳定性,充分发挥现代水质检测技术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优良作用。——论文作者:朱玙璠1,王 囝2,吴 越1,冀 涛1*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