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旨在剖析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康养发展现状,掌握其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以推动森林康养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文献检索及实地调研,结合区域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元化森林康养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康养潜力,包括区位地理条件优越、气候环境条件宜人、森林资源存储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独特、康养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其资源特色探索建立低山-竹林、高山-森林、森林-氧吧、森林-花卉、森林-河流、森林-湿地6个康养模式,森林康养产品包括特色食品、民族医药产品、体育产品、文化产品、康养科普教育等。提出未来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以生物多样性及民族文化特色为主导发展森林康养。
关键词:猫儿山;森林康养;康养资源;康养模式;康养产品
0引言
森林康养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林为根、以康为要、以养为源”的康体活动[1]。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森林康养产业成为林业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道路和迫切需求。目前,森林康养研究主要集中在体验活动及医学方面[2-4],也有部分学者开展了康养模式的探索。刘福江[5]提出辽宁省可发展森林避暑康养模式;柏方敏[6]、肖泽忱[7]等探索了湖南省森林茶叶康养模式;杨丽芳[8]在江苏、安徽等地研究了竹园森林康养模式;李梓雯[9]、黄凤生等[10]提出依托森林公园发展浙江森林康养模式;张全林[11]提出山西森林康养产业要结合乡村振兴及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李玉宝等[12]、陆献峰[13]等提出黑龙江采取“候鸟式森林疗养”模式;陈新颖等[14]提出将广西森林康养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模式。已有研究中聚焦于多元化康养模式的较少。本研究以典型森林旅游区域——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猫儿山或保护区)为例,探索建立融合资源存储、发挥区域特色的多元化森林康养模式,以期为广西森林康养业发展提供可借鉴模式。
1研究区域概况
猫儿山地处广西桂林市北部,位于桂林市兴安县、资源县、龙胜县交界处,是大桂北重要的旅游胜地,是具有国际意义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南岭山地的组成部分;总面积17008.5hm2,其中核心区面积7759.0hm2,森林覆盖率达96.5%,山脚年均气温17℃,年降水量在2100mm以上,年均相对湿度92%,年均日照时数2000h;具有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资源,2019年获批第五批森林氧吧,是休闲健身及森林旅游胜地。
2森林康养优势分析
2.1各级政策强力保证
森林康养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2019年3月,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到2022年建设300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并推进建设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15]。在国家层面上有支持森林康养发展的政策,在行业层面上也有支持森林康养开发的政策,为猫儿山的森林康养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广西区通过统筹推进“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林业“金山银山”工程、森林旅游“510工程”等建设,截止到2020年9月,全区共建立各类森林康养基地35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关于印发2019年全区重大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9〕25号)中指出,着力推广全域旅游,支持猫儿山等创建国家5A级景区。桂林市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猫儿山地区森林旅游及康养度假建设。2019年,猫儿山所在区域桂林市兴安县华江乡推进开发健康养老小镇项目,总投资额20亿元,拟引进20亿元。截止到2020年底,已引进一山半岛温泉度假酒店、上海九翌温泉康养度假小镇、天上高寨生态文化旅游康养项目。2020年,桂林市兴安县政府推进农旅、文旅、康养旅游等融合发展,整合华江现有文旅、康养项目以及规划开发和招商项目,统筹规划包装,打造总投资60亿元以上的老山界·猫儿山国家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并全面推动猫儿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
2.2区位条件优越
猫儿山是国内中亚热带保存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林区,原生态环境优美,是华南地区绝佳的避暑和生态旅游胜地。猫儿山地处广西桂林资源、兴安、龙胜三县交界处,紧邻珠三角,距离桂林72km,到广州、南宁、柳州距离分别为598、518、295km;区位优势明显,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周边有漓江及灵渠等众多著名景区。来桂林旅游客源除广西外,以广东最多,占总体比例达21.41%,且从广东到桂林旅游的人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6]。
2.3环境宜人
保护区所处的猫儿山属于南岭山脉,最高峰海拔2140.6m,居五岭之冠,有“华南之巅”的美誉[17],融“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美,峨嵋之秀”。保护区内森林茂密,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据广西漓江源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测定,保护区内负氧离子高达1.2×104个/cm3,在2019年荣膺第五届“中国森林氧吧”称号。保护区内空气清洁,对人体具有很好的保健康复作用;保护区高山森林湿地是漓江、浔江、资江发源地,经测定水质达到一级标准;土壤总体状况良好,属于清洁、无污染标准;环境噪声10~20dB。综上,保护区具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天然无污染,是集度假、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理想乐园,符合建立森林康养基地的环境要求。
2.4生物资源丰富
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48%,保存原始风貌的山地面积达1.51×104hm2且占总面积的88.78%[17],是广西区内面积最大的原始林区之一,能让游客感受到自然原始之美。保护区植被繁茂,生物资源丰富,已发现有野生脊椎动物345种、昆虫3300多种、维管束植物2484种,其中包括了南方铁杉、红豆杉等32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猫儿山杜鹃、华南石杉等11种猫儿山特有植物[17]。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布,在垂直带上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和灌草丛[18]。保护区生物资源存储丰富,发展森林康养基础资源实力雄厚。
2.5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
保护区位于“南岭民族走廊”内,是中国“三大民族走廊”之一。该地区居住着苗族、壮族、瑶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各自独特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及文化内涵,如苗医按摩养生、壮族药膳调养及其他少数民族健身娱乐活动,是开发康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壮族是一个稻作民族,壮民经常食用的多色糯米具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等功效,可很好地运用于养生体验活动。
2.6森林康养市场潜力巨大
桂林是猫儿山一级旅游目标市场,同时也是保护区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因此桂林市旅游发展状况对保护区旅游影响最直接。2016年以来,桂林旅游业呈直线式增长(图1)。2018年,旅游总人数达1.09亿人次,旅游总消费1391.75亿元,分别比2017年增长32.6%和43.2%。2019年,旅游总人数1.38亿人次,旅游总消费1874.25亿元,分别比2018年增长26.74%、34.67%[19]。若总游客人数的0.5%前往猫儿山开展森林旅游或康养活动,年游客数量将达70万人次。因此,猫儿山拥有巨大的游客市场资源,发展森林康养潜力巨大。
猫儿山自身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均达到了开展森林康养的要求,有客源市场基础,森林康养开发条件成熟。因此,在该地区开发森林康养是可行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3森林康养典型模式研究
3.1低山-竹林康养模式
主体为低山竹林分布区域(图2)。作为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的植物,极具象征意义的竹子一直为世人所喜爱,被赞誉志向坚定、品格高洁。人们陶醉于它美丽的外形,竹子聚集的地方常被称为竹海。猫儿山低海拔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竹海,为发展竹林康养产业提供了景观资源,竹子品种、垂直空间结构、绿视率等能为康养者带来不同的体验。主要康养活动为竹林观光、徒步休闲、挖竹笋、制作竹制品、科普教育等。
3.2高山-森林康养模式
主体为高山森林(图3)。植物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森林植物类型丰富、功能多样,使环境变得更加宜居。猫儿山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山地垂直分布特征,在海拔1850m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一片珍贵树种——南方铁杉,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这片铁杉都是数百年以上的古杉,树干挺拔,树型很美观,极具独特性。游客可在其中进行森林康养体验。主要康养体验活动为森林步道、自然科普教育、森林美术课、观鸟等。
3.3森林-氧吧康养模式
主体为森林氧吧。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在森林中行走,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猫儿山荣膺“中国森林氧吧”称号,享受负氧离子,摄取“空气维生素”,最好的方式是走进如猫儿山的森林密集区域。人们不仅可享用“空气维生素”,还有植物精气。森林氧吧中,植物的花、叶、芽、枝条、树干、根系等,在新陈代谢中不断分泌出各种芳香的气态物质,这种植物精气也称“植物杀菌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除负氧离子和植物精气带来的舒适外,森林氧吧还有其他特殊的贡献。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巨大的“制氧机”;森林吸收灰尘和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森林还可防止沙害、净化水质、降低噪音等。猫儿山建立了负氧离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氧吧区域的空气质量、负氧离子、温湿度等,并通过大屏幕实时显示,为游客开展康养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主要康养体验活动为徒步、休闲、科普、动植物现场教学认知等。
3.4森林-花卉康养模式
主体为森林花卉(图4)。每年4—6月猫儿山都举办“猫儿山杜鹃花节”,期间保护区内的5个属46个品种杜鹃花接踵怒放。“杜鹃的世界,花的海洋”,成为猫儿山一道独特亮丽的生态风景,可以打造以杜鹃花为代表的森林-花卉康养模式。主要康养体验活动为观花、科普、写生等。
3.5森林-河流康养模式
主体为森林里河流两岸开阔适宜开发区(图5)。猫儿山高山区域是漓江、浔江及资江的发源地,也是柳江的重要源头[20],区内主要河流多达39条。山高谷深的特殊地势造就河流落差。在保护区内,短短6km的距离,海拔从2000m降到500m,形成一系列千姿百态的瀑布群,黑岗瀑布、剑龙瀑布、龙九瀑布、三迭飞泉落差都在20m以上,峡谷间悬泉高挂,声色并茂,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愈显秀美壮丽,有“十里峡谷”的美誉。主要康养体验活动为漂流、露营、观溪、观瀑布等。
3.6森林-湿地康养模式
主体为高山森林湿地(图6)。湿地可以协调生态环境,为多种动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是灌丛、沼泽草甸等植被的基因库,也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湿地区域兼具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等一系列的功能,其旅游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已成为人们开展旅游的重要选择之一。作为潜力巨大的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游客可在一定的区域内开展休闲及旅游活动,与湿地亲密接触,开展康养活动,享受独特的优美风光。猫儿山海拔1850m的八角田高山矮林湿地为典型的江源地貌,形成了罕见的南方山地沼泽湿地景观。其间溪流纵横、水塘密布,泥沼、炭泥土松软深厚,涵蓄了数百万方水源[21],湿地资源丰富。主要康养活动为湿地摄影、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
4森林康养产品研究
4.1森林康养特色食品
森林食品指遵循自然生长规律,生长于良好森林环境中,未添加人工合成物,具备健康、无污染、原生态特点的可食用森林产品[22-23]。在猫儿山优越的森林环境中,具备特殊应用价值的特色森林食品有银杏、罗汉果、六峒茶、灵香草、中华猕猴桃,以及三七、天麻、黄连等[24-25]。强化特色森林食品保健养生功能研究,注入乡土地方特色元素,加快产业化开发与认证,是促进森林康养可持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2森林康养民族医药产品
壮医药和苗族医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并具独特的理论。壮医药和苗族医药不仅在历史上为少数民族居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已成为当地人治病防病的重要医学手段,是重要的医药卫生资源[26]。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壮医药和苗族医药在理论研究、药材资源发掘整理和应用推广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壮医药的草药内服与外洗、针灸、针刺、佩药、经筋疗法等,以及苗族医药的火罐拨气、刺活散淤、刮痧散气、弹筋活血等。因此,结合森林康养建设,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民族医药文化,发挥传统壮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医养结合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是猫儿山康养产业发展亮点所在。
4.3森林康养体育产品
森林康养以其融入休闲、旅游、运动、养生、文化等健康服务新理念的组合,逐渐成为民众健身养生产业的关注焦点,是最友好生态的旅游方式之一[27]。猫儿山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宜人、森林旅游公路及步道发达,保护区内部已建有山脚至山顶的沥青公路32km,旅游车辆可直达山顶主峰,另有护林道通或林间小路往景区景点和周边村庄。与康养旅游相结合发展生态体育潜力巨大,可以开展森林健步、登山、骑行、户外拓展等活动,对丰富猫儿山森林康养体验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4森林康养露营产品
森林露营可以释放压力、改善睡眠,属于森林旅游的一种。依托森林公园的丰富资源开展森林游憩活动,使体验者感受森林之美,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与满足。根据猫儿山各类型露营地的生态优势和景观特点,可开发氧吧型、滨河型、竹林型、花卉型露营地,并根据每个露营地的特色设计专属帐篷和其他露营产品。
4.5森林康养民族文化产品
猫儿山附近是瑶族、苗族聚居地,保护区周边村庄多是瑶族、苗族山寨,当地群众纯朴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族建筑、农家特色饮食、民族特产及服饰别具一格,富有民族特色,发展潜力巨大。因此,立足本地区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对提升区域吸引力、丰富森林康养内涵具有主要作用。
4.6森林康养自然科普教育
森林康养可结合科普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猫儿山已发现的野生动植物可为自然科普教育提供丰富多样的实地教材。桂林是广西重要教育基地,仅高等院校就有16所,占广西高校总数20%。森林康养可重点针对学生群体,开发森林康养自然科普教育课程。
5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根据国家、行业及广西森林康养政策,结合猫儿山地理区位优势、森林资源优势等,提出了适合猫儿山地区的低山-竹林、高山-森林、森林-氧吧、森林-花卉、森林-河流、森林-湿地6种森林康养模式。同时结合猫儿山资源特色,提出猫儿山可以谋划森林康养产品体系,着重发展特色食品、民族医药产品、体育产品、露营产品、民族文化产品、自然科普教育森林康养产品等。猫儿山发展森林康养应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积极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内涵。
目前,国内森林康养发展尚属起步时期,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探讨仅为理论研究,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笔者对猫儿山发展森林康养典型模式探讨,会随着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森林康养发展而变化,不仅需要依靠未来的实践工作验证其可行性,还需要不断跟踪、调研、优化和调整。——论文作者:田红灯1,2,3,甘国娟4,申文辉1,2,3,谭一波1,2,3,朱慧1,唐忠香5,叶建平5
相关期刊推荐:《林业与生态》(原:湖南林业)(月刊)创刊于1953年,由湖南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主办。办刊宗旨:关注与林业相关的生态建设重点难点问题,传播林业科学知识,推广林业实用技术,挖掘林业生态文化,促进林业生态体系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读者对象:林业工作者、林农、爱好园林绿化、生态家居、生态旅游等各界人士。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