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重要的生产要素,它们在不同融合模式中发挥作用不同,对农民在融合主体中参与的收入分配影响也不同。要深刻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理,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要素供给保障体系、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和强化风险应急管理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
关键词:产业融合;生产要素;农民收入;乡村振兴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①。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不少地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对“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更加科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践成果
(一)实践要件
1.调查点情况及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的选取。为深入了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同模式企业主体融合情况和参与融合发展的农民收益情况,本文在吉林省9个市(州)、27个县(区)中选取农业内部融合、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技术渗透、产城融合等5种发展模式企业和在企业务工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每个市(州)均选取5种模式的融合企业,具体涉及农产品加工类、乡村旅游类、休闲农业类、农村电商类、农民合作社等企业类型。每种模式选择2~3户企业,每户企业选择5名农民代表,不仅包括在企业务工农民,也包括参与土地流转和提供初级产品的农民代表。为使研究更具有实践价值,本文所选择的同一市(州)内的5种类型融合企业分别处于3个不同县区。
(2)主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面上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情况,科学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其融合发展机理和外在作用机制,了解三产融合发展在实践中的价值链、利益链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全面准确把握要素对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农民收入提供对策参考。
面上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科学研判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素贡献和农民收益现状后,通过对各调查点三产融合主体进行分析,收集了一二三产业相关企业发展和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的基本信息,并制作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企业调查问卷和农户调查问卷。其中,企业问卷54份,针对企业基本情况、融合模式、企业成本收益情况、要素对企业融合模式的作用等问题设计了11大项42小项问题;农户问卷450份,针对农户自然情况、农户收入情况、农民收入情况、农民打工收入、农民投资收益、农民产品收益等问题共设计了12大项39小项问题。各类问卷回收率100%,问题回答率99.95%以上。根据一二三产业融合企业信息和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户的调查问卷,可以对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机械设备)、科技和管理、网络平台(营销渠道)、信息六个基本要素在5种融合模式企业中的贡献作用,以及农户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活动的收益水平变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产业要素选择。三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具有同质性,例如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同质性是产业融合的基础。与此同时,三次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要素也具有差异性,如农业中对土地要素的肥力需求并不是二三产业发展中的需要,要素的差异性决定了三产融合的水平和质量。在产业融合过程中,要在要素同质性中把握差异性,才能实现高质量的产业融合。
土地是产业融合的物质基础。土地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基础上优化各生产要素的配置。通过入股、代耕、托管等土地流转形式,不仅使农民直接参与产业融合利益分配,还提升了劳动力边际生产能力和其他要素的溢出效益。但在实践过程中,土地要素功能发挥往往因流转出现障碍。例如吉林省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整片土地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土地流转收益率偏低且农民思维模式转变缓慢,农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土地要素流转过程不畅。
劳动力是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农民是主体劳动力。在新品种开发、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需要更多具备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管理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在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方面,急需一批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研究农产品与市场对接新模式的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农村不乏具有创业、营销与技术方面的“乡村能人”。例如吉林省公主岭市一农户主动带头致富,改建荒地为基地,运用现代化自媒体的销售方式,实现整村就业,三个月实现150万元的销售收入,吸引了周边村户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资本是产业融合的必要条件。农业企业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使得农业企业经营风险过高,一般经营主体很难独自承担,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和优惠贷款,壮大三产融合的经营实体。
技术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源泉。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生产要素和生产工具更适合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同时,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技术互补与功能渗透,催生出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了产业融合后新的技术形态与产品特征。
信息化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机遇。信息流、服务流为基础的产业联结方式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信息技术日益突破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与农业实现深度融合,推动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出现。农业服务要素的规模化带动了农村三产融合模式多样化,有效降低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物质生产投入成本。
3.融合模式说明。在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初级阶段,日本农工融合、美国农商融合、法国农旅融合等模式为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的经验借鉴。但基于制度环境及宏观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我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产融合模式与商业模式,其中最有实践意义的是以下五种模式。
农业内部融合模式。这种融合模式是指种植、养殖、渔、林等农业内部子产业之间以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态优先原则进行系统性融合,主要表现为种养融合、林养融合等。此模式通过将农村土地要素整合,采取“合作社+农户”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经营权效能。在合作社统一管理下,农户获得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信息、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服务,使劳动力效应实现最大化。在利益分配方面,农户不仅能够得到合作社“保息分红”,还能按照交易额得到“二次利润的返还”。
产业链延伸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或者二三产业向农业延伸,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有机融合发展。在此模式中,通过土地要素大规模流转建设种植基地,再由资本要素注入农产品加工、仓储智能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从而形成以农联工商的全产业链。通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领域多种经营活动,形成以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的串联与整合,从而实现农业产业链体系的增值。发展产业链延伸型的融合发展模式,是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功能拓展型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依托农村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产业形态,拓展农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助推农村经济发展。这种融合模式通过土地、自然资源和资本要素培育形成农旅融合、农创融合等新业态,从而延展农业价值,提升产品竞争力。
新技术渗透型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要素,将各类技术和服务嫁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实现农业信息共享以及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主要表现为“农业龙头企业+智慧农场”和“农业+电商平台”。这种模式对返乡大学生和返乡创业青年的吸引力较强,同时也可以改善农村产业融合所需的人才队伍结构。如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淘宝村”、直播带货、网红代言等正在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组织模式。
产城融合型模式。这种模式以农村新型城镇化为基础,通过农村产业与城市空间、功能、人口及文化等深度融合,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要素就业结构的优化与资本有效配置。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小城镇具备更多承载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从而使劳动力资本加快在一、二、三产业间良性流动。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溢出效应也助推资本、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进一步完善乡村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①。由此可见,产城融合就是要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农村人口流动合理布局,从而实现农业产业与城镇功能空间融合②。
实践发现,产业融合模式的选择是由一个地区发展基础、不同主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农业内部融合模式和新技术渗透型模式有利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在融合发展状态下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产业链延伸模式在吸引现代生产要素方面表现出特有优势,通过现代生产要素,加快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产城融合模式和功能拓展模式对城乡闲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城镇居民闲暇时间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产业融合关键在因地制宜,找到符合本地区要素禀赋的发展模式。
(二)要素对产业融合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1.不同模式下各要素配比。不同模式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伴随着不同的要素配比。本文按照问卷企业各要素所需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取其均值,用以分析各类要素在此类融合模式中的配比。经测算,以“种养融合”为主的农业内部融合型的三产融合中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及管理、网络平台、信息六大要素的配比为6.5∶3.5∶55∶19.5∶15∶0.5;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发展形式的产业链延伸型的三产融合中的六大要素配比为33.5∶17.5∶26∶3∶10∶10;以“农旅融合”为主的功能拓展型的三产融合模式中的六大要素配比为32∶15∶28∶0.5∶20∶4.5;以“农业+电商平台”为主的新技术渗透型的三产融合中的六大要素配比为35∶10∶20∶3.5∶30∶1.5;产城融合形式下的三产融合模式中的六大要素配比为30∶24∶28∶0.9∶15∶2.1。
从测算结果看,内部融合型模式中资本的投入相对较多,随后为科技、管理及网络平台投入,对于土地和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低,最低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在其他模式中,农业土地投入仍是最为重要的,随后为资本投入,主要用于购买农业机械化产品,进行大范围的土地耕种之用。在产业链延伸型、功能拓展型和产城融合型中,农业劳动力和网络平台的投入紧随其后,相对较低是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及管理投入。而在新技术渗透型的三产融合模式中,网络平台的投入份额相对较高,仅次于土地要素的配比,其次为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科技及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投入仍较低。
2.不同模式下要素贡献率。本文按照要素贡献率=各类要素增幅/企业收益增幅×100%,计算土地、农村劳动力、资本、科技及管理要素、网络平台、信息要素对此类融合模式下的各企业收益贡献率后,再取其平均值作为此类融合模式下的要素贡献率。
农业内部融合型。作为产业融合的基础模式,在吉林省多以农畜结合为主。一些企业通过构建“稻-鱼”“稻-蟹”“稻-鸭”共生综合种养示范田,一方面可以提升养殖业发展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稻米品质,从而大幅提升农业效益。经测算,这种模式对土地要素需求不高,土地贡献率为16%。劳动力多以临时雇佣为主,贡献率在18%左右。由于企业的购、养、销所需资金数额较为庞大,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贡献要素,贡献率高达50%左右。在订单式的经营方式下,科技及管理水平起了较大作用,贡献率达到了11%。但受地域经济水平、发展理念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线下销售仍是产品的主要销售方式,网络平台和信息化的贡献率较低,分别占3%和2%左右。
产业链延伸型。这是吉林省产业融合发展中最主要的模式。此模式下,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及管理、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贡献率分别为20%、12%、40%、13%、8%和7%。土地流转起到了关键作用,农业机械化需求较大,资本投入相对较高。为实现整合资源、发展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目的,企业常需调整种植结构、实行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此该模式对科技研发的投入较高。龙头企业通常拥有自身的销售平台,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贡献较其他模式略高,劳动力需求多以季节性为主,贡献率偏低。
功能拓展型。吉林省主要表现在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此模式下,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及管理、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贡献率分别为26%、20%、32%、8%、12%和2%。例如吉林市一家现代农业园,对土地要素进行了大面积流转,企业发展和旅游服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的机会,资本在土地流转、劳动力雇佣、再加工提升产品价值等方面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科技投入主要集中于农业机械化、管理现代化以及服务科技化,但受科技投入整体规模不高的影响,其对三产融合贡献并不显著。网络平台多以依托传统电商平台、结合社交电商等方式进行宣传和销售,但此种方式所耗成本较高,甚至占企业总成本的30%左右,拉低了网络平台对三产融合的整体贡献率。受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信息化水平对三产融合对贡献率较低。
新技术渗透型。新技术渗透型三产融合模式主要涉及“龙头企业+智慧农场”模式和“农业+电商平台”模式。吉林省以后者为主。融合主体依托天猫、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或抖音和快手等社交电商,实现销售和物流等便捷化管理。这种模式将农村特色产品销售出去,又为吸纳返乡就业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正在逐步成为农村三产融合的重要模式。此模式下,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及管理、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贡献率分别为20%、20%、15%、20%、20%和5%。
产城融合型。此模式在“公司+合作社+农民”经营方式下,实现产业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吉林省部分地区根据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优势,在发展现代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同时,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并通过发展具有关外风情、东北地域特色的人文旅游、生态旅游,达到产业融合和产城融合,在企业扩大的同时,也改善了人居环境。此模式下,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及管理、网络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贡献率分别为20%、25%、35%、5%、12%和3%。受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影响,科技贡献率并不高。由于企业缺乏自有平台的建立且平台使用成本较高,网络平台对三产融合贡献率并不高。此外,信息化建设水平仍然有限。——论文作者:江泽林
相关期刊推荐:《农业经济问题杂志》创刊于1980年,本刊为月刊、本刊主要探索农村改革,面向农村建设,服务宏观决策,促进学科发展。办刊特点:学术理论性探索超前性实践指导性刊登内容:理论上需要探索的,学术上需要研讨的,社会上极其关注的,实践上亟需回答的。读者群:经济和农村经济领导和实际工作者、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农经学会会员。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