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立足学科优势 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学科纵深发展——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1-07-30

  摘要:学科建设是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文章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通过分析其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找出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坚持融合优化与协同联动、坚持人才培养与动态调整、坚持平台建设与实力创新、坚持科学管理与评价激励等促进学科纵深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地方科研院所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立足学科优势 加强学科建设 促进学科纵深发展——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例

  关键词:优势;学科建设;纵深;发展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学科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既是体现科研单位自身学术地位和科研水平,也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1]。农业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建设规律有别于以人才培养为目的的高等院校[2]。因此,结合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地方农业生产特色,推进学科建设纵深发展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抢占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下属的农业科研与服务机构。水稻所历来高度重视自身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找准学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握优势和特色,突出建设重点,努力构建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学科体系,不断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发展[3]。

  1学科建设现状及成效

  1.1学科建设现状

  水稻所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成效日益显著。科研经费实现“十连增”,重大项目争取竞争力明显增强,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立项经费2787万元,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2项。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壮大,2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1位专家担任省级育种攻关项目首席,在第三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中,有1位首席专家,5位岗位专家。

  1.2学科建设成效

  作为西南地区科研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水稻所在农业部“十五”和“十一五”科研综合实力评估中,连续被评为“全国百强研究所”,科技创新方面处于西南乃至全国的前列。近年来,结合地方区域特色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在优质、高产和高产与优质相结合上取得显著性突破,农业农村部认定6个超级稻,1个绿色超级稻,审定5个国(部)标一级优质米、3个镉低积累粳稻品种,2个品种获四川省“稻香杯”特等奖,全省占比达25%,为川米优化提质增效、农田安全利用、提升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品种和技术支撑;培育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酿酒高粱品种2个,为全省酿酒高粱集约化、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品种和技术支撑,也打破了“十二五”前南方育成高粱品种难以在北方种植区推广应用的限制[4]。

  相关期刊推荐:《四川农业科技》ScienceandtechnologyofSichuanagriculture(月刊)创刊于1971年,是由四川省农业厅主管,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推广期刊。主要刊登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综述以及技术文章、管理经验等。设有:有农业论坛、调查研究、专题研讨、致富能人、市场观察、优新品种、种植技术、养殖技巧等栏目。

  2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2.1团队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水稻所加强重点优势学科建设取得较好效果,居国内领先水平,项目经费达全所科研经费的69%,但对于优异种质资源和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等相关性状缺乏深度研究,栽培生理与环境互作、栽培生理与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交叉学科融合方面涉猎不够,土壤微生物、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热点领域有待扩展,特种稻、专用稻育种学科建设起步较晚,人才团队实力偏弱,基础研究积淀不足,导致发展后劲和潜力不足、学科发展滞后。

  2.2科技人才和结构不合理

  科研人员数量不足。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8人,占在岗职工比例的61.4%,科技人才数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科技创新事业面临人才匮乏的局面;人才结构有待优化。高级职称、博士、硕士分别占比43.6%、10.27%和25.3%,有影响力的优秀领军人才少,能带领团队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科学家不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够。由于缺乏充足财政经费支持,福利待遇水平偏低,对于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后备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5]。

  2.3学科建设管理不够规范

  虽然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和促进了学科建设,但学科之间联动性差、学科内部协作性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研究目标与产业对接不紧密,不精准,育种研究方向、方法重合,选育的材料及品种无明显差异,存在交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资源、资金、人力浪费;对学科发展规划成绩突出的团队或科技人员倾斜力度不大,各学科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多样化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加强。

  3加强学科建设对策措施

  学科建设是提升科研单位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和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加强学科建设是推动院所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建设强院目标的重要保障,推动构建全面、完整、协调的纵深发展体系对于增强科技创新后劲,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学科链对接产业链,提升全所综合竞争实力和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

  3.1坚持融合优化与协同联动

  立足省情、院情、所情,强化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紧紧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紧扣当前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和未来学科发展需要,在巩固提升具优势学科领域的基础上,坚持融合优化,加强向上向下延伸,打造新兴交叉学科,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学科融合机制,促进课题组之间、学科之间、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纵深融合和合作攻关[6-8];加强与龙头企业、种业企业、大型农业经合组织协同联动,探索科企深度合作新模式,发挥“科技+”的动力优势,开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发展“农业+”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采用科研单位+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电子商业平台创新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协议建立可持续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实现科研单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创建优质稻米品牌,通过电商销售优质产品,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优质稻米优质优价农户、公司双赢,提升种稻效益,借力扩大科研院所在全国农业界与同行中的知名度。

  3.2坚持人才培养与动态调整

  人才作为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有效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现实途径。紧紧围绕“优先发展,引育并举”的人才策略,优化人才配置,加强高级专家培养选拔推荐,在科研立项、创新平台、荣誉奖励、重大成果培育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充分利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政策优势,着力培养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国际国内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省)重点实验室体系等平台和科研项目引领,加大重点领域杰出科研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利用好激励措施,发挥职称评定的导向作用,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年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为后续科研创新及发展积蓄人才[9]。

  3.3坚持平台建设与实力创新

  增强现有科研平台的完善与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现有科研设备和仪器设备共享制度,增强现有学科平台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共享性,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增强学科创新硬实力;充分发挥各级科研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已建设运转的国家级、市级科研平台,促进科研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无缝对接;充实提升平台建设,筛选在本领域具有一定造诣,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凝聚力,且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的中青年人员担任科研平台负责人,积极申报建设高标准的科技创新平台,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不断完善科研设施设备条件和管理水平。

  3.4坚持科学管理与评价激励

  推行学科建设责任机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学科团队首席专家制,主要负责学科建设规划、学术发展计划、研究方向的顶层设计、科研课题设置,重大项目联合申报,重大成果的凝练等,同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咨询作用,对学科规划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加强学术道德监督;推行学科建设运行机制,学科团队按照发展目标设置相关研究方向,遵循发展规划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方向主体作用,各研究方向工作避免重复交叉,同时保持定期交流和材料交接,充分发挥青年科技人员联谊会的桥梁作用,在学科内部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增强学术氛围,拓宽研究视野,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对学科发展建言献策,共谋学科发展;推行科学考核评估机制,全面实施量化考核,深入调研分析,制定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和自身建设要求的方案,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考核制度,对建设成效显著或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学科给予重大专项资助和激励表彰,使学科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推进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论文作者:陈琳,蒋鹏,郭小蛟,高必军,李尚英,张涛*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