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价值、困境与路径选择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1-07-21

  [摘要]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从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再到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行动,都生动体现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然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却面临着责任边界模糊、制度供给失衡、可持续发展不足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因此,有必要通过实施分类治理、增加制度供给和搭建“利益生态圈”的路径规划,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力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价值、困境与路径选择

  [关键词]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分类治理;制度供给;价值共创

  一、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经济理论认为,企业追逐经济产出的利润最大化——即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产函数,当边际收入等同于边际成本时,实现利润最大化。[1]科斯(Coase)在其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创新性提出“企业的产生,源自节约交易费用的动机”观点。[2]虽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机制,但是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存在着交易成本,这就需要通过设立企业组织使得交易内部化,达到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费用的目的。当然,企业规模是不会无限制地扩张,其合理的有效边界在于当企业组织的管理成本等于市场机制影响下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是一种致力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经济组织。

  然而,企业并不能只是单纯追逐经济利润。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职工、管理人、合作伙伴和公司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契约关系的组织。克拉克森(Clarkson)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二者联系起来,认为企业不能只为了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损失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应当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负责。[3]可以看出,企业追逐经济利润行为与社会综合效益之间存在着可能的冲突。因此,企业能否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将有助于改善利益相关者福利,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福利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与一般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具有特别内涵。一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征具有人民性:国有企业属于全体人民所有,天然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代表。二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征具有高层次性:国有企业对员工承担的责任,并非因为企业职工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工具;而是因为工人阶级是国家和国有企业的主人,深化国企改革的立场则是基于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国有企业对消费者承担的责任,不再仅限于产品服务的质量安全,而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国有企业对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再仅限于依法纳税和公益慈善行为,还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城市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支撑作用。三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特征具有示范性: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把履行社会责任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和行动,吸引更多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践行社会主义新风尚。[4]

  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

  近年来,从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再到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行动,都充分展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

  (一)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与支持实体经济复苏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有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抗击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例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在春节疫情期间提前复工复产,保障武汉抗疫第一线急需的面食生产供给任务。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通过守住“救命电”,支持抗疫第一线;通过服务“经济电”,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通过保障“民生电”,响应人民用电需求;通过传递“温暖电”,关爱员工生命健康。②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发挥“企票通”平台作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通过减免缓收园区企业租金等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支持实体经济复苏。③

  (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

  脱贫攻坚是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任务。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入驻“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参与扶贫基金、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为脱贫攻坚赢得全面胜利贡献国企力量。目前,脱贫攻坚任务已全面胜利完成,“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也已转向如何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更好地衔接。因此,国有企业将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服务点、对口支援、推进特色产业项目等方式,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增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此外,国有企业还在社会民生保障、服务城市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基础领域发挥着“压舱石”重要保障作用。

  (三)碳达峰、碳中和与环境保护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中国承诺在2030年、2060年之前需分别实现的目标任务。近年来,国有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持续推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改造升级,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开展积极行动。例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进能源供给清洁化低碳化,于2021年3月发布以“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为关键举措的《国家电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④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流绿色现代投资银行,于2021年5月发布《国泰君安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方案》。⑤包钢(集团)公司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于2021年5月发布“2023年提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提前实现碳中和”的规划目标。⑥

  三、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困境

  然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却面临着责任边界模糊、制度供给失衡、可持续发展不足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一)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责任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

  从全局上看,国有企业具有多样性的社会责任目标。从微观视野看,国有企业具有以下社会责任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取经济利润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也承担消费者责任、出资人责任、职工责任、供应商责任等。从宏观视野看,国有企业具有以下社会责任目标: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经济发展、增强宏观调控效果、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民生保障建设等。从所有制视野看,国有企业具有以下社会责任目标: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等。[5]

  然而,从单一企业个体上看,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大而全的倾向,片面认为应负担上述全局整体目标的社会责任。事实上,单一个体的国有企业并不应该完全照搬照做全局整体目标,而应该有所侧重和聚焦。因为,不同的国有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核心业务和主营业务范围,不同的国有企业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定位。2015年国务院国资委与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做出了明确的国有企业分类规范,分别是:商业类国有企业和公益类国有企业,并按分类定责考核。其中,商业类国有企业又可进一步细分“商业一类”(其主业归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领域)和“商业二类”(其主业归属于承担国家经济安全和专项重大任务等行业领域)。

  因此,单一个体的国有企业应依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厘清其相对应的社会责任边界问题。从而,更加精准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作用。

  (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供给:有待进一步加强

  制度供给包括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正式制度是指以法律、规章、政策等确定方式订立的行为规范。而非正式制度是指道德伦理、意识信念、文化风俗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二者相辅相成,是制度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正式制度供给方面的成果斐然。例如,由政府主体出台的相关社会责任制度供给,包括2020年颁布实施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国家标准《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社会责任实施指南》和2015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社会责任指南》等。由社会组织主体出台的相关社会责任制度供给,包括2019年由中国酒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联合颁布实施的团体标准《中国酒类企业社会责任指南》和2016年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颁布实施的行业规范《乳制品企业社会责任指南》等。

  当然,在提供正式制度供给的同时,还应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等非正式制度供给。靳小翠(2017)认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促进国有企业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6]其影响作用机制是在国有企业文化中增添社会责任要素,使其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引导、约束并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更加符合道德标准和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因此,有必要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等非正式制度供给,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观意愿及能力水平。

  (三)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议题:有待进一步深化

  可持续发展,是指基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的长远发展。在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下,效用程度不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减少的。联合国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包括了消除贫困、使用清洁能源、实施气候行动、负责任消费与生产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绘制可持续未来的美好蓝图。目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关落地事项和方案已在中国加快推进和深入实施。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围绕着消费者权益、劳动者利益、环境生态保护等一连串问题层出不穷。国有企业如若要追求可持续的长远发展,那么必将要充分重视对消费者、合作伙伴、出资人等各类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对其负责。而上述内容正好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则是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意义。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履行社会责任价值观与企业生产经营、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产品质量、塑造品牌形象,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最终实现国有企业自身发展与环境生态、社会演化相互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更应重视可持续发展议题和各类利益相关者权益,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全面落实,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治理路径强化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就是要更加关注国有企业自身的主业主责和实施分类治理,积极主动接轨国际通行规则和增加制度供给,构建与消费者、合作伙伴、出资人等其它利益相关方的协同治理生态共同体。

  (一)分类治理路径:增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细化责任定位

  依据《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和分类改革实践,对国有企业细分为三类:公益类、商业一类(其主业归属于充分竞争行业领域)和商业二类(其主业归属于承担国家经济安全和专项重大任务等行业领域)。结合国有企业自身的功能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需要进一步明晰其相对应的社会责任边界,从而,更加精细化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功能作用。

  针对商业一类国有企业的治理路径:由于其主业归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领域,企业发展目标是以市场盈利为导向,全面推进市场化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积极推进国际化,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因此,商业一类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在于产品服务责任、合规经营责任、节能减排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等。对于商业一类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绩效考核,应重点强化市场化的考核指标导向,例如企业经济效益、国有资本回报水平、产品服务对社会效益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针对商业二类国有企业的治理路径:由于其主业归属于承担国家经济安全和专项重大任务等行业领域,企业发展目标是发挥国有企业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重大战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增强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因此,商业二类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在于聚焦国家赋予特定功能的行业领域,提供功能导向相对应的产品服务责任、合规经营责任、节能减排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等。对于商业二类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绩效考核,除了应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国有资本回报水平、产品服务对社会效益影响、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还应重点考核保障国家经济安全运行、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布局情况和专项重大任务完成情况等指标。

  针对公益类国有企业的治理路径:由于其主业是为国家、地区或者城市供给准公共产品及相关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把社会效益置于首位,保障民生和服务社会。因此,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在于提供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准公共产品及相关服务。对于公益类的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绩效考核,应重点考核其提供的准公共产品及相关服务的供给量、质量、成本控制和保障能力等指标。

  (二)制度创新路径:增加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多元化制度供给

  增加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式制度供给。一是接轨国际规则。主动对标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国际通行规则,例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社会责任指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结合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文化习俗等实际情况,在强调企业遵守法纪、关爱企业职工、保障消费者权益、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扶贫、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对标国际通行规则相关条款,进一步完善国内现行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制度规范,优化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正式制度供给内容。二是突出政治担当和国家战略导向。政治担当是国有企业使命功能赋予的特色责任要素,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动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此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承载国家意志和宏观调节经济目标。因此,应完善体现政治担当和国家战略导向等特色要素的正式制度供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框架和实践范式。

  相关期刊推荐:《商业经济研究》创刊于1982年,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商经理论、消费市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管理、农村市场、国际经贸、区域经济、资本市场、商业文化、创新工场、产业观察、宏观视野。

  增加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非正式制度供给。一是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价值观。要引导国有企业把社会责任要素融入企业文化中,塑造社会责任文化的价值取向,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职意愿,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和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二是发扬国有企业家精神。国有企业家具有的精神特质,包括坚持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立足人民立场、更高社会价值追求。[7]因此,要发挥国有企业家精神,把国有企业家精神与履行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相互融合:即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创造财富,在对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获得价值,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共生互促与共同发展。

  (三)价值共创路径:提升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生态化协同能力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重视消费者、合作伙伴、出资人等各类利益相关者权益,构建社会责任价值共创的“利益生态圈”模式,实现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相互融合和促进。

  一是构建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体系,奠定社会责任价值共创的基础。一方面,凝聚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顶层设计,把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之中。协调推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发展维度、社会发展维度和环境发展维度的综合性价值。另一方面,形成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共识。例如,关注和满足国有企业出资人在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合规经营、提高国有资产收益等方面的期望诉求;关注和满足消费者在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等方面的期望诉求;关注和满足职工在职业发展、工作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期望诉求;关注和满足社会在公益慈善活动、志愿者服务行动等方面的期望诉求。

  二是提升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协同能力,形成社会责任价值共创的机制。一方面,优化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相关方认同的合作机制。在合作契约中应明确各方各自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义务,全面推进落实对接。建立定期沟通交流的协调机制,彻底解决各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针对在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争议和风险,还需建立有效的争议处置机制和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案。另一方面,提高国有企业与公众沟通的能力。国有企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澄清社会对国有企业的一些可能误解,塑造国有企业良好公众形象。因此,国有企业应在企业经营战略、财务数据、未来发展动向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加强自愿性信息披露,妥善处理好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相关方对信息对称的期望诉求。

  三是引领和带动更多国有企业“利益生态圈”相关方参与,扩大社会责任价值共创的影响效应。一方面,鼓励国有企业的供应商参与社会责任价值共创行动。例如,引导和带动供应商共同提供高质量产品和高水平服务,共同创造社会责任价值。当然,在国有企业与供应商形成社会责任理念共识的基础上,有必要尽可能降低参与壁垒和减少参与成本,这样更有利于供应商成功参与。另一方面,鼓励国有企业的职工参与社会责任价值共创行动。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可以专门设计适合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的社会责任价值共创行动,例如志愿者服务行动。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志愿者服务行动,不仅使得社会获得来自国有企业职工志愿者的社会责任价值创造,同时还使得国有企业职工志愿者收获来自社会的认同、成就感和荣誉感等社会责任价值回馈,实现了多方共赢和价值共享。

  五、结语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离不开社会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发挥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监督机制,消费者要拒绝接纳那些缺失社会责任意识行为的企业及其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媒体舆论的监督机制,新闻媒体要及时对缺失企业社会责任事件进行揭露和报道,而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进行肯定和弘扬。因此,要求国有企业要全面建立和持续完善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规划和落实举措,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从而,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风尚的良好公众形象。——论文作者:赖庆晟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