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中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模式的比较借鉴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1-06-28

  摘 要: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模式,各国根据不同国情及农业现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美国建立了以大规模机械化为主的劳动节约型农业,日本则根据自身地少人多的国情建立了土地节约型农业,欧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取二者之长,建立了生产集约加机械化应用的中间模式。通过分析美日欧三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对比其发展历史和演变过程,总结三种模式各自的优势、特征以及成功经验,提出三种模式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启示和可借鉴之处。

中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践模式的比较借鉴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实践道路;美日欧模式;借鉴启示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创新模式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对建设农业现代化提出新思考、新方略、新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所作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发展和演变模式。一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模式,往往由其具体的国情所决定:耕地多少、人口数量、气候条件、地理特征、资源禀赋、工业化水平等因素都对本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发达国家以美日欧为代表,形成了三种各具优势的农业现代化模式。

  (一)美国节约劳动型模式

  1.大型农业机械应用广泛

  美国具备优越的土地资源禀赋,然而劳动力却十分短缺,这导致土地的相对价格长期下降,而劳动力相对价格不断上升,大大刺激了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应用。截止 2014 年 6 月,美国拥有各种类型的拖拉机 531 万台,各种联合收割机 150 万台,各类农用深松机械、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联合作业机械配套齐全,各类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沟灌技术日臻成熟。

  2.大规模产业化经营

  美国联邦政府将全国分为 10 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生产 1~2 种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配以发达的农业金融工具和保险产品,使得美国农场经营形成了大规模、专业化、精准化的生产模式。

  3.联邦政府的大力扶持

  美国农业能够领先全球,政府和政府的农业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联邦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包括农业资源保护类政策以及针对农业价格与收入支持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各项政策。这些政策的建立和完善为农业发展创造了稳定、健康、积极的市场环境,促进和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巩固。

  (二)日本节约土地型模式

  1.政府和农协在农业现代化模式的探索中起着主导作用

  日本政府和农协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主要发挥着宏观领导和调控作用,针对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台相应的农业政策和规划,同时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供销等各个方面,各地农协分会负责区域内不同种类农产品进行种植规划、生产资料统一采购、大型农机设备租赁、农产品包销等工作任务,切实保护着农民的经济利益,也推动着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设备

  由于耕地资源稀缺,日本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以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为农业科研技术创新的重点,以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机械为支撑,力求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和总量供给。

  3.加大对农业财政的支持和投入

  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和投资,每年对农业的投资均达到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最多的一年投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 6 倍。政府不仅仅直接对农业进行资金补贴,还通过向农民及特定农业种植项目发放低息的政策性贷款来调动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的种植积极性,以稳定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欧盟中间类型模式

  欧盟的农业发展兼具美日两国之长,既拥有丰富的劳动力,也有着充足的土地资源,因此欧盟农业现代化实行“物力投入”和“智力投入”并举,将农业生产技术和农用机械更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法国为例,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法国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为目标,以发展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为手段,凭借发达的工业基础,积极促进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工养农、农工商联合经营、高度专业化和一体化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法国将全国划分为 22 个大农业区和 470 个小农业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做到分工细致,专业化结合产业化,助推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中外农业现代化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起步晚,程度低,无论在工业化基础,国家经济实力方面,还是在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科研技术发展方面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说,中国与美日欧三国的农业现代化具有以下差异。

  (一)中美模式比较

  美国农业资源条件优越,可耕地面积 1.9 亿公顷,占美国国土总面积的 20.4%。而中国可耕地面积 1.22 亿公顷,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13.54%,人均占地更是不足 0.2 公顷。此外,美国的淡水总量是中国的 4 倍,森林覆盖率为 23%,高出中国近 10 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美国平原广阔,地广人稀,加上强劲的工业技术支持,大型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十分普遍。而中国本土除了东北平原的机械化应用广泛外,绝大多数农业主产区依旧以小农生产为主,大型农用机械很难推广扩散。

  此外,美国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历经近 80 年的发展历程,早已建立起规范的国内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健全的补贴、信贷、风险保障制度。而中国的农业市场发育程度低,各项辅助制度尚未齐备,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缓慢。

  (二)中日模式比较

  日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便加大对农业生物技术和机械设备更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作物单产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变强。中国以袁隆平“杂交水稻”为龙头项目,大力扶植和培育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单项技术领域有着长足进步和卓越建树,但在总体科研水平和技术推广上,仍落后于日本。

  另外,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对农业的资本投入,2000 年至 2013 年年均农业投入达 2.5 万亿日元,占国家每年预算总支出的 2.6%,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尚不足 1%。

  (三)中欧模式比较

  中欧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显著差异体现在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力上。欧盟国家各类农业企业及社会组织已相当发达,生产规模较大,同农民的联合程度十分紧密。在成熟的市场机制运作下,企业及社会组织将农民的生产活动纳入到整个农业生产的流程中,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高度专业和周全的生产服务,另一方面促使农民形成市场竞争意识,促使其不断优化生产技术,更新生产设备。中国农业根植于小农户家庭生产的大环境,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薄弱,组织程度低,阻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应借鉴的多维启示

  (一)农业现代化实践模式要符合本国国情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没有唯一答案,一个国家依靠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现代化,是由其具体国情和农业资源条件决定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必须从国情出发,选择适合本土的发展模式。

  (二)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美日欧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科研技术的进步。这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现代化探索的过程中都相继建立了成熟完善的科研技术推广体系,拥有着实力雄厚且国模庞大的农业科研力量,这些都成为了美日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中国应加大对农业科研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扶持力度,并针对本国国情,重点研究适用于本土的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

  (三)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政策、法律法规、风险保障也是美日欧成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保护和政策扶持是多种多样的,如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灾害保险,工业反哺农业等都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目前亟待建立起完善的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农业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四)调整优化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形式

  促进农业经营形式多样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物流产业的快速崛起,各类农村连锁经营和批发贸易,电商交易,网店经营等发展迅猛,为现代农业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的增长活力。加之城市菜园,社区菜市场,超市新鲜果蔬直送等多种都市农业经营方式的出现,使得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五)注重培养现代农业新型农民

  建设农业现代化,要始终依靠广大农民。因此,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文化水平高、生产技术精、经营头脑灵活、拥有较强市场意识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任务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农民定期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的培训,鼓励在外务工农民回想创业,深挖农村广大人力资源潜力,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论文作者:郭俊楠,李铜山

  相关期刊推荐:《市场周刊》(月刊)曾用刊名:市场周刊(研究版);市场周刊(财经论坛),1978年创刊。反映市场的改革动态,积极探讨金融实务,注意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是广大金融机构的职工、高等院校广大师生、经济理论研究人员和经济部门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设有:前沿、聚焦、观察、业界、实战、商战、案例、营销等栏目。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