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如何建立建筑市场的信用建筑论文发表

分类:科技论文 时间:2014-04-10

  论文关键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想

  论文摘要: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提出了通过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用意识,加强法制建设,以及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初步建立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招标代理等建筑企业的信用体系的具体构想。

  信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扩大,建筑企业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建筑市场出现了许多交易主体信用缺失的行为。信用的缺失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经济秩序,也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浪费,增加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风险。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培育建筑市场信用的重要内容,是以长效监督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主要举措。

  l建立信用体系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性

  信用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

  从社会角度看,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唐代的著名宰相魏征把“诚信”看作是“国之大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诚实守信仍然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要以信用道德为基础。只有尊重和遵守信用规则,人类的创造活动才能得到维护,创造力才能得到发挥,社会才能充满活力;没有信用与法治作保障,社会秩序将会出现混乱,公民及企业的权益会受到侵害,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

  2建筑市场信用现状分析

  按照国务院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建设部全面开展了工程建设信息体系和房地产信用档案系统建设工作。一些起步较早的省市出台了企业信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建立企业信用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尤其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信用缺乏问题阻碍了制度创新,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合理低价评标无法向纵深推进,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好的经验无法在我国推行。目前我国建筑领域里都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现象。

  2.1拖欠工程款问题相当严重

  工程款的拖欠,加大了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使企业举步维艰,而且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债务”连环套,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利益,给社会造成了诸多不安宁因素。

  2.2违法转包工程的现象无法消除

  招投标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法规避招标,违法转包工程的现象依然存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业主利用工程发包的权利,有的假招标,擅自将中标工程项目非法转包、分包给其他施工队伍、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关系单位;有的为了逃避招标,故意隐瞒工程造价或肢解工程;有的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状,对施工单位压级压价,强加给施工企业许多诸如垫资施工等不合理的条件。

  2.3业主和承包商互不守信互相挚肘的局面突出

  一方面,招标人在招标时,采用“带资”、“垫资”以及收取各种保证金,防患中标人的失信行为,并通过签订“霸王条款”合同规避风险和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又采用延缓支付、加大处罚等手段胁迫承包商履约;另一方面,一些投标人为了谋取中标,采用“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竟标,侵害了招标人的合法权益,还有一些投标人不计成本低价中标,施工中高价无理索赔,达不到目的就以拖延工期相要挟,最终形成业主恶意拖欠工程款,承包商无法按期交工,并拖欠供应商材料款和农民工工资,如此往复,各方都受伤害。

  2.4由于招标人的“大包人工”行为。造成施工企业非经营性亏损

  一些招标人在招标结束后,强迫中标人将一些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分部工程如门窗、防水、水暖电卫等划拨出去,由招标人的关系单位施工,这些单位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还有一些招标人将大到钢材、水泥、商品砼,小到门窗五金、涂料、电线、开关、卫生洁具等材料从中标人的合同中扣除或强行向指定供应商购买,施工项目变成实际上的“大包人工”项目,造成施工企业非经营性亏损。上述现象不但给工程造成质量、安全隐患,而且也滋生出腐败问题,“工程上马,干部下马”,这样的怪异现象屡见不鲜。

  3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业及其管理体制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良的遗憾。在十几年来改革的推动下,建筑业从总体上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不可回避的是,建筑市场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尤其是在信用体系建立上缺乏认识。

  3.1信用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旧的体制仍然存在或产生负面影响,而新的社会规范还没有及时形成,社会的信用意识、信用道德观念淡薄。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个人、企业信用危机严重,甚至演绎出信用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失信者得利、守信者遭殃,失信者驱逐守信者)。因此,失信成本偏低是当前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的直接原因。在建筑市场不是特别规范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诚实守信,可能因为“太实在”而没有利润可图。如此是非颠倒,信用环境只能造就、滋生出大量的失信现象,如偷工减料、拖欠工程款等等。

  3.2信用奖惩措施不能有效实施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对市场各方主体的失信行为,行政监督机构缺乏相应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在判决执行上软弱无力,结案率低,执行难度大,对于失信、弄虚作假者打击力度不大,这无疑助长、放纵了违约失信行为。对于守信企业,如何给予奖励,各地方做的也还不够,还没有完全形成 “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社会氛围。

  3.3欠缺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没有建立完整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没有为个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难以给社会提供有案可查的信息和数据。由于条块分割、数据保密、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数据来源有限、数据库不完备,难以实现工程建设信息网全面、动态的更新。

  4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构想

  完善健全的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执法;政府对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行业自律等方面。目前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征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为加强建筑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4.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信用意识

  信用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对公民进行持久的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同时从对企业、个人、银行的信用进行评级人手,培育信用意识,促进公民和法人在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讲信用、守信用、履行信用契约,保持良好的信用状况的自觉性。

  4.2加强法制建设。为诚信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一套完善的信用相关的法律体系是建立、健全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信用立法工作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了规范建筑市场运行,解决信用缺失等突出问题,应依据《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等,对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建筑市场行为做出严格规范,包括工程发承包、市场准人与清出、工程款支付及其他合同管理等,并对违法行为做出严厉的处罚规定。

  4.3强化政府信用。加强行业自律

  政府信用是信用体系的关键,各级建管部门要率先垂范,取信于民。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也是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大力抓好自身信用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要强化法治意识,德治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切实转变职能,做到严格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政务公开,言而有信,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提高行政公信力,把政府坚守信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树立“信用政府”形象。在发挥政府信用管理职能的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信用法规体系,强化信用监管,整治危害社会信用的各种行为,构建信用激励机制,着力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解能力。

  4.4建立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建筑领域企业信用评价内容复杂,涉及多单位的比较,而且评价指标众多,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因而选择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较为科学。首先,要建立信用数据库、信用档案,进行评价数据收集。其次,要选取统一的评价指标,对企业和个人进行全面定量评价和静态、动态互动式管理。最后,加快培育中介组织,将信用评价管理主体由政府逐步过渡到中介机构。信用评价的结果将作为企业和个人在投标、晋级、评优等活动中的重要依据,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4.5借助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各环节相互依托的信用体系

  通过整合现有的监管信息数据库,充实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招标代理等企业的资质、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从业人员认证状况、已有业绩以及投标过程、中标结果、在建工程、竣工工程、建设项目名称、标段号、施工合同、履约评价、违规记录等信息数据,形成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有形建筑市场按照信用信息平台统一、信用评价标准统一、信用法规体系统一、信用奖惩机制统一的目标,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市场活动的信用跟踪,及时采集交易主体的行政处罚记录以及失信行为记录,促进市场交易主体自我约束、行业自律、诚实守信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形成。同时,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制度,通过信息网络向社会公开交易主体诚信状况,实现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的互通、互用和互认,形成“一地受罚,处处受制”的局面,营造“诚实有益、失信必惩”的市场环境氛围,预防和制约交易主体的违规违约行为,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4.5.1树立以信息化为手段的建筑市场信用建设思路

  建设工程项目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承发包,信息相对集中,是抓住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源头的一个强有力的举措。然而,建筑市场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尤其是各管理部门自成体系,层层把关,相互封闭,给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来了难度,还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以推动。用信息化实现工作的流程化、管理的透明化、服务的规范化,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建筑市场信用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4.5.2建立借助计算机监督管理网络系统的建筑市场流程化管理体系

  监管网络系统是以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为主线,将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化设计,并由计算机进行控制。相关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办理各类手续,切实地提高了“一站式”服务窗口的工作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管理体制。建设工程监管网络系统重点突出工程交易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了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交易的流程化管理。

  监管网络系统主要发挥了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流程化贯穿从建设工程项目进场登记到工程竣工备案管理的始终,做到“前事不办、后事不能”,实现了对建设工程项目的闭合管理,切实减少了人为因素;二是通过监管网络系统能够促进管理部门工作机制的创新,过去管理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以表格填报、人工审阅为主,利用监管网络系统各管理部门不仅可在计算机上填报数字、审阅文件,还可以了解其它相关部门的情况,做到了部门间决策、执行的相互协调;三是强化了管理部门对执行政策和依法行政程序的公开透明。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的自身信用显得更加重要,没有程序的公开透明就没有程序的公正性,如果政府管理部门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开透明,而是滥用职权,那么建筑市场的其它主体信用行为也不可能规范。

  4.5.3建立以IC卡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手段的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信用考核体系

  建立有效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必须实现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两场联动,而两场联动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IC信息卡工程”。建筑市场的Ic信息卡工程主要包括了三方面,一是建立了工程项目、建筑类企业、建筑类执业人员三大数据库,在工程项目数据库中,由于项目编号的唯一形成的对应关系,将每个项目都真实记录其法定基本建设程序中主要手续的办理过程。建筑类企业数据库和建筑类执业人员数据库分别按建设部统一标准分类,并各自记录相应的资质类别、等级、业绩、奖惩及年检情况。二是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及施工阶段的主要管理环节都通过相应的IC信息卡办理。读卡器能准确地识别IC信息卡所对应的企业或执业人员是否符合投标人的要求。在各个管理环节中,IC信息卡能够实时记录相关管理内容,正是由于IC信息卡的这种实时记录和不可更改功能,才凸现出使用、推广IC信息卡对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的真实性、可靠性。三是制定能真实反映建筑企业和建筑类执业人员(项目经理)信用状况的单位工程业绩考评办法。

  根据这个办法,可以在施工现场将建筑企业和执业人员在工程项目的交易和施工中的经营行为、质量行为、安全行为和文明施工行为同时记录到IC信息卡和数据库中,作为企业或执业人员的信用档案。超过规定界限的不良信用行为将被列入信用行为“黑名单”,在网上公布。进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在承接下一个工程项目时将受到制约,直至被清出建筑市场。

  4.5.4建立以工程建设信息网为主要媒体的建筑市场信息发布、交流、监督平台

  工程建设信息网主要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作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市场的政务平台,突出打造信用政府,提高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注重提高政府对建筑市场主体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诚信得彰、失信必惩的良好市场环境。做到建设工程项目立项信息、招标信息、中标信息等各类项目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布;及时发布最新的法律、法规信息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通知、文件、规定等信息;推行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办公。二是建立咨询、查询、答疑等交流平台,突出管理部门与建筑市场各方主体信息互动交流。网上答疑、网上办事、网上查询等网上交流通道,可以改变单纯的面对面式的服务形式,创新有形建筑市场的多渠道服务特色;三是设立荣誉榜和曝光台,对违法违规的建设行为、不良经营记录、质量安全事故等一律在网上曝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营造诚实守信的行业氛围。

  建筑市场信用建设是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从观念、体制、机制及管理手段上进行全面变革。以有形建筑市场和信息化建设为主体构筑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必将为整顿规范建筑市场,为建设领域惩治腐败,促进建筑企业良性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