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1-04-12

  【摘要】为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西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各项改革措施,从改进新生专业教育、优化培养方案、夯实导师制度、增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优化毕业论文/设计考查机制、加大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切入,以期培育出能够支撑产业升级转型的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关键词】木材科学与工程;多元化人才培养;培养模式改革;本科人才教育

  1引言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其中“人才培养”列居首位[1]。但在以资源配置为目标的高校综合水平评价体系中,“人才培养”远不及“科学研究”显得重要,皆因“人才培养”成效显现的周期极长,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且具体指标难以衡量培养水平的实质差距,而“科学研究”恰恰相反,其水平与成效均可量化评价,从而使“人才培养”在当下高校各项工作中被普遍弱化。

  可见,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但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改革对象属性的复杂性、改革工作实施的系统性、改革效果评价的长期性等因素,需要对改革对象的基本属性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发展历程、时代挑战与机遇进行客观评估,进而提出符合时代需求、切实可行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改革方案来。本文以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本专业新时期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期为同行专业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尽绵薄之力。

  2我国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本现状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林业院校的传统专业,对应于林业工程一级学科之木材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部分林业院校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即开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前具有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高校有如下19所(排名不分先后),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北华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贵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专业隶属院系在各个高校有一定差异,专业名称随行业所处时代特征、产业需求和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几经变迁,早期为木材机械加工与人造板,随后分为木材加工和室内与家具设计,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定为木材科学与工程后至今未变。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服务于木材相关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也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作为传统冷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1)培养目标模糊,指向宽泛不明确;(2)培养过程单一,协同育人不成熟;(3)课程体系滞后,对接产业不机动;(4)多向考评纷杂,导向弱化不精准;(5)文化建设缺乏,人文关怀不入微。

  相关期刊推荐:《轻工科技》创刊于1984年,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广西轻工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优秀学术期刊。设有:食品与生物、化工与材料、机械与电气、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纺织与服装、包装与印刷、家具与设计、检测与分析、经济与管理、理论探讨等栏目。

  在新工科等高等教育新要求下[2],面对中国向制造业强国升级所对标的工业4.0[3]和中国制造2025[4,5]的技术要求,以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的产业区域性转移等时代背景下,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亟需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主动改革,以期能够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与内容

  改革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尊重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通过优化培养模式,激活培养过程的潜在动力,实现人才培养多元化高水平发展。

  改革目标:创建服务并支撑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乃至个性化

  为了实现这一改革目标,需对培养过程涉及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进一步优化改革,具体包括:

  3.1改进新生专业教育,引导并培育专业学习兴趣

  丰富新生专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方面,从木之性、木之美、木之艺、木之趣、木文化(木与生活、木与历史、木与经济、木与制度、木与宗教、区域性木文化等)、木与科技等方面全面系统介绍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内容要体现历史属性、时代特征、科技趋势和文化内涵;在新生专业教育形式上要不断创新,将课堂讲解、学科展示、标本查看、实验室参观、互动研讨、产业对接等方式综合运用,突出趣味性和科普性,弱化学术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完成新生专业教育,以期引导并逐步培养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兴趣。

  3.2优化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

  (1)优化培养目标设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对应全国万亿规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目前单一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使得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能力不聚焦,对未来职业的适应性较差。应将技术型、工程型、研究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均列入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内分方向培养和课程模块化设置实现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与塑造。

  (2)优化课程设置。对一年级新生在第二学期开设《木材工业专论/概论/导论》综述性课程,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概述性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历程、现状、热点、趋势、产业情况乃至代表性专家的工作等。进一步优化专业基础课、核心课和特色课的设置时间,将其整体迁移,理清课程之间的内在关系。在三年级开设《科研方法导论》类课程,涵盖文献检索、科技论文阅读与写作等,逐步培养科研意识、思维和方法。对高年级开设《木文化概论》类课程,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

  (3)完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将智能制造、工程管理、大数据云平台和产品设计的结合等行业新态在《木制品生产工艺学》《家具制造装备》等课程中更新;将木材功能化改良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产品在《木材保护与改性》等课程总更新;在经管类课程中结合本专业讲授具体案例,在厚基础的同时充分结合行业实际,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

  (4)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引进慕课、精品视频公开课等海量课程资源,利用翻转课堂等手段,利用“雨课堂”等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将文献查阅、市场调查、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入课堂,根据相关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发展的能力。

  (5)优化考核机制。注重考查学习过程,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部表现纳入考核范围,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进行全程性考核,通过全程考核逐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实训、实践、特色课程等考核方面,充分利用免试(免试调整为展示)这一方式;对于实践类课程的结课考核,通过展示汇报和互评的方式,将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同学纳入考核组,采用大众评审、打分,并综合教师评价的方式;对于专业认知类的实践课程的考核,采用汇报答辩式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完成综合实践、实训、实验、科研、或设计类项目,教师通过在指导学生参与实践训练过程中的观察,对团队整体进行评价。

  3.3夯实导师制度,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全程指导

  主要职责一是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设计者与实施者,根据所指导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校共同制订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选课与选专业,指导学生学习和科研、实验等,在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一对一辅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业;三是学生生活的领航者,关心学生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领航学生成长成才。

  3.4增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产业教育资源

  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行业董事会指导人才培养、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校企创新创业发展中心等机制。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师资保障。双方共同出台相互适应的企业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聘用企业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学校师资队伍。另外,通过实施企业冠名班级设置、技术难题合作攻关、激励考核等措施,确保企业和学校顺利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

  3.5加强国际交流与培养,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

  稳步扩大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对外合作模式,加强与国外合作机构的沟通,积极推进与国外高端专家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工作,以期引进高水平境外专家。同时主动开展与拥有本专业的国际知名高校联合办学项目、学生交换项目的申报工作,实现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3.6优化毕业论文/设计考查机制

  将毕业论文/设计设置为必修课程,安排在大四两个学期,有班导师负责每两周讨论一次进度,将开题、中期考核、实习汇报、毕业答辩纳入课程环节,增加考核次数,注重过程考核,支持多元化的毕业论文/设计模式,鼓励结合实习工厂的设计、工艺、工程、营销、调研、售后、案例分析等行业实际开展的毕业论文/设计,结合实验类研究型毕业论文,为多元化人才培养给予全力支撑。

  3.7加大专业文化建设,不断促进人文教育

  创建以木文化为核心,与木科技相关的人文氛围,发掘、整理、归纳并总结在木材研发利用过程中积累的成就、历史、精神等文化元素,提炼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内涵。以学院为单位,结合校史和院史编撰工作,开展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代表性师生经历的编写工作,树立典范和榜样,逐渐培育良好的专业人文环境,结合“优秀校友论坛”“企业家发展论坛”等活动,全面开展专业文化教育活动。

  4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西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逐步推进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在专业内实施“生物质材料工程”“家具工程”和“木结构建筑工程”三个方向,以实现精准对接产业的人才培养;创建“云南省林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班”,以确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行业领军企业合办“卓越华盛班”和“圣奥班”等,以实现订单式服务产业一线的人才培养;全面落实“基地班”导师制,实现全程育人新模式;结合“林业工程一级学科展示”“木材标本馆”等,开设“木材工业概论”必修课和“木文化概论”公选课,逐步塑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上述改革措施部分已取得显著成效,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均达95%以上,连续两年获校级就业特等奖。截至2019年1月,木材科学与工程2015级“基地班”大学英语四级通过21人,通过率72%,六级通过6人,通过率20%;获得推免就读硕士研究生资格者2人;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26人,其中12人通过国家分数线,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立项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主持)3项,授权外观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论文作者:高伟1,何远玮2,徐开蒙1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