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新时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分类:工程师职称论文 时间:2021-03-17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时代下,课程与教学研究面临着新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强化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基于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深掘传统文化,奠定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基因;走向现代化,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和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制度创新,完善课程与教学制度体系;凝练本土智慧,构建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加强协作开放,催生课程与教学的思想理论。

新时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议题

  关键词:新时代;课程与教学;教学研究;议题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构成,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研究发展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课程与教学研究应顺应时代背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并对世界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为此,一方面,需要强化课程与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围绕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将中国传统文化植入课程与教学当中,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课程与教学的制度保障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在不断凝练本土智慧和中国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在世界教育舞台上不断发出中国的声音。

  一、落实立德树人,强化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当前,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与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设计和实施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使得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这些变化和要求对课程与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的课程与教学必须强化顶层设计,通过各种途径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课程与教学的顶层设计

  立德树人,包含着对“德”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立德”与“树人”二者间的关系解读。如果说“立德”是途径,“树人”是最终目标,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立什么样的德,就意味着要树什么样的人。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新时代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时代诉求。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价值指向来看,离不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与教学承担着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课程教材建设更是“国家树立文化自信也是树立教育自信的基础和根据”[2]。因此,课程与教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夯实学生发展的思想道德基础,着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一方面,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课程与教学设计的架构之中,在课程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与管理、课堂教学与评价等方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凸显课程与教学构建特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由浅入深、整体一贯地融入课程与教学体系之中。

  (二)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让学生积极地理解、认同、接受、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任务的终极旨归。为此,就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大力提高教师“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是做好“立德树人”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作为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指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正因如此,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你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3]这就对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教育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在新形势下,应构建与完善教师学习、培训一体化体系,将职前职后的学习教育相结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其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研究者认为,“从‘知识’结构向‘价值结构’转化,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结点”[4]。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以理论和实践相观照的教学内容为载体,重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体验,切实提高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充分发挥社会实践课堂的作用。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场所。因此,应引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的“大课堂”,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坚定信念、善辨是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二、基于核心素养,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

  自20世纪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以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国内掀起了研究核心素养的高潮。综观已有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思辨层面,而有关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研究则不足。正如有学者认为,当前大部分有关核心素养的讨论,往往局限于核心素养概念本身,而很少关注其如何落实,即便论及也不得要领[5]。可以预见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必将是深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依归。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助推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未来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融合理论与实证,加强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在教育改革领域的主要体现和具体要求。我国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探讨、指标体系建立阶段,在核心素养实践层面的研究还较少。在核心素养研究的初期可以以理论探索为主,而当前理论研究已初具规模,核心素养总框架也早已正式公布,今后核心素养研究的主要任务应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选择一批试点学校,组织一批包括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在内的研究团队,力图超越纯粹理论思辨性及教学经验总结性的研究方法,充分融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探索科学可行的课改之路[6],以跟上国际课改形势。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方面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开启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不断渗透到新的课程标准中,使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达到融通的状态[7]。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我国应加强核心素养的实证研究,通过建立试点改革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核心素养的行动研究,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行动联系起来,并通过实践经验促进核心素养理论的发展。

  (二)建构课程教学体系,全面落实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课程与教学中去,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就是要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标准,并基于此改进课程实施,推进教师培训,指导考试评价,渗透到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去[8]。目前,我国关于核心素养落地的研究尚不足。如何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使之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地生根将是我国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未来对于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将会更加注重从核心素养的解读与宣传、核心素养下教育教学目标体系、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课程体系、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体系、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方面全面入手,以此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三、深掘传统文化,奠定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基因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发生了深刻变革。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交融与碰撞越发频繁,作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重要源泉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则愈发凸显。作为中华民族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愈益显示出勃勃生机,我们应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文化精髓,并将其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以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课程与教材体系

  优秀传统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够超越时间限制,体现出中华文明其理解和把握世界的独特精神、独特立场、独特视角和独特方法。它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因为它始终能够为社会历史发展提供滋养,提供智慧,这就是我们必须“向后看”的重要原因。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教育传承文化,文化给予教育深厚的养料,因此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是教育的深厚基础。正如有学者指出:“无论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多么强劲,一个国家的教育总是要建立在本民族文化的厚土之中,中国的教育不管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有多么大的嬗变,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有了多么大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积淀总是先天地规定了它的文化底蕴。”[9]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还要深入挖掘这些丰富的教育内容,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文化基础。

  相关期刊推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创刊于2000年6月,是由天津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研究基础教育科学的学术理论刊物,季刊。设有:基础教育研究、新课程改革、比较教育、教学模式探索、探索与争鸣、心理健康、德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栏目。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全面践行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历来就有躬身践行的文化传统,躬身实践能够实现继承与创造的统一,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只有在课程与教学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文化。要在课程与教学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将二者紧密结合,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积极主动地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利用微信、QQ与微博网络等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时地推送给学生,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其教育。还可以结合校庆、各种文体活动、开学和毕业典礼等开展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实践中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学校教育中,要践行“三全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四、走向现代化,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人类已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关注,并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计划。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如《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通过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促进课程教学更好的发展。新时代课程与教学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外教学活动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内外的教与学活动将实现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借助4G、5G网络技术,可以为不同学段、不同地区的学生即时推送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受众面,促进不同地区的教育公平。二是构建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利用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高度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让富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三是创新教学模式。基于物联网、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与帮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四是重塑评价体系。通过新型的信息技术,可以全程追踪、监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精准评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多方面的过程性评价[10]。五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借助智能录播教室系统,开展师训和教研,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素养,以帮助教师适应新时代,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

  (二)以人为本,拓展课程资源和平台

  以智能技术为引领,基于智能算法、大数据和算力等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革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共享路径,促进人机交互形式、群体沟通与协作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方法的深度改革,并不断走向智能化。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类脑智能等技术的深入发展,课程教学资源内容的虚拟强度、交互深度、丰富程度将极大提高,不同学段的不同人群都能实现动态和实时的自适应推送或推荐,从而满足个性化的需求[11]。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提供各种网络数字资源,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网络思维、数字化学习方式以及信息伦理道德意识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理想目标。但不论信息与课程教学如何深度融合,二者未来的融合发展首先要以“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服务为指向,注重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

  五、推进制度创新,完善课程与教学制度体系

  “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因此,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健全教育制度体系,使教育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教育制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建构完善的课程与教学制度体系,是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可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这也是未来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具体而言,未来我国课程与教学制度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思考。

  (一)完善课程教材开发与管理制度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以国家、地方、学校为主体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既彰显了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又适应了学校发展需要,调动了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明确提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健全国家教材制度,并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2017年秋季,《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三科统编教材正式启用。从“一纲多本”到国家统一编写三科教材,标志着我国课程教材开发和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国家课程开发和管理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将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程教材,彰显了课程教材开发和管理制度的创新。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规范教材编写和提高教材质量,如何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积极性等,这些都是今后课程教材开发与管理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完善和创新来解决。可以预见的是,今后课程教材开发与管理将会更加注重中央统一开发管理和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结合,更加注重课程教材编写和教材质量的规范与提高,以更科学、更有效的制度来提高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

  (二)创新课程与教学评价制度课程与教学评价制度

  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和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众多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标志就是2014年8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在首批试点的新高考改革中,“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等政策为优化高考改革方案注入了活力,新高考评价指标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2020年6月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更是提出了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上述文件的颁布,无疑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就评价制度建设与改革的研究来看,当前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倾向于采用思辨方式探讨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等的本质、功能定位以及理论上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较少采用实证的、以调查为主的方式去研究具体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随着新兴技术的兴起,课程教学评价与新技术的融合也尚显不足。未来的课程与教学评价研究应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合,纳入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强化过程,运用新兴科技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实现个体评价的增值。

  六、凝练本土智慧,构建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属于一种文化形态,因为话语是思想的表达,其发生发展必然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这就意味着,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理应由中国话语来表达。然而,纵观我国一百多年来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发展,无论是采用的话语模式还是研究的范式,无不带有很深的西方烙印,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特征的课程与教学研究还未浮出水面。为此,应立足我国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学科自觉,凝练本土智慧,加强课程与教学的原创性研究。

  (一)注重问题意识,强化学科自觉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和构建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指出:“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任何寻求都有从它所求的东西方面而来的事先引导。”[12]只有从问题出发,才能找到课程与教学创新研究的切入点。我国的课程与教学研究之所以创新性不足,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研究者问题意识的不足。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不断反思,所研究的是真问题还是假问题,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是老问题还是新问题,是什么领域的问题,它能被解决的可能性如何,解决的可能路径是什么,等等。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聚焦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并妥当解决问题,以民族自身的语言一致地、准确地表达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有赖于研究者的学科自觉意识和理性精神。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自觉,指的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自觉坚守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并自觉地推进其“学科化”,积极建构和彰显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新时代风格与气派。

  (二)凝练本土智慧,注重课程与教学原创性研究

  课程与教学的原创性研究所追求的是立足于我国本土,相对于国外课程与教学思想和理论,以追求中国特色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里的民族独立性为目的的原创性课程与教学思想及理论。它意味着“中国本土的”、“中国特色的”或“民族特色的”,以及相对于其他相关学科(如教育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且立足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以追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独立性为目的的理论原创。这种原创性至少应体现出“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求;此外,“还涉及到学术领域里的民族自信心问题”[13]。但从现有的研究状态而言,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原创性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沿袭国外的理论体系进行言说。从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到讨论的问题、表达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无不照搬国外的体系,甚至使用国外语境下得出的理论来阐释和解决我国的课程与教学问题。二是沿袭相关学科的理论架构进行言说,缺少独立的、富有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独有的研究范式。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话语体系,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做到:(1)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认知方式体现在问题分析、工作制作和理论建构过程之中;(2)广泛汲取本土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3)尽量采用或创新能反映当地人教育行为与经验的名词、概念、思想和理论;(4)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重视研究对象的主观经验与陈述[14]。——论文作者:张家军

获取发表周期短、审稿速度快、容易录用的期刊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