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科技进步使社会信息化程度急剧提高,通过线上数据化处理的业务呈指数级增长,我国档案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却相对滞后于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迄今全国过半省份已成立“数据管理中心”“大数据局”等数据管理部门,对档案部门的数字档案管理形成割裂之势,加强档案行业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20年修订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系列法律法规政策都对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档案信息化人才是完成此任务的重要基础,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与教学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从分析当前档案信息化人才的供需矛盾入手,以社会需求的视角思考档案学专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设置,有助于档案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档案事业进步和国家整体信息化建设。
一、档案信息化人才的供需矛盾
通过文献查阅、网络调查的方式获取近十年间部分公务员国考与华东六省省考、国家档案局招聘、主要招聘网站的企业招聘数据,结合图情档毕业生就业数据和对用人单位、高校、图情档专业学生的访谈,分析其中档案信息化相关岗位的招聘与学生就业情况,发现档案信息化人才的供需存在以下矛盾:
第一,总体数量上供不应求。档案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主要来自档案部门的信息化岗位和信息产业类机构,供给主要来自高校档案学专业教育,总体数量上呈现明显的供不应求趋势。档案学专业毕业生中按档案信息化方向培养的人数占比较少,面临档案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相关岗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招聘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再通过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在岗培养为档案信息化人才,增加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第二,市场局部结构化失衡。档案信息化人才的就业选择与市场需求结构存在严重的结构化失衡状况。一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等体制内买方市场极具吸引力,甚至常出现劳动密集型档案岗位录用高学历档案信息化毕业生的人才“高消费”现象,产生人才错配情况。二是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急需档案信息化人才,应聘者却寥寥无几,无法招录到对口人才。三是档案信息化人才就业空间广泛,大量进入其他信息产业类机构,给档案行业造成人才分流效应。就业市场局部供需结构化失衡加剧了档案信息化人才短缺的趋势。
第三,人才供给层次比例失调。市场需求的档案信息化低、中、高端人才呈金字塔型分布,而高校档案学专业教育的供给同质化程度较高,以中端人才为主。掌握档案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具备沟通协调、研究创新、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紧缺;以数字化加工、电子档案整理等基础工作为主的业务型岗位难以吸纳到以技术、管理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中端档案信息化人才,近五年来高低两端人才的需求缺口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二、基于课程与教学的原因分析
在东、南、中、北部各选取两所档案学招生规模较大的代表性高校,通过学校官网获取其本科硕士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结合部分高校师生对专业课程实用性与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发现档案信息化人才的供需矛盾有以下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原因:
相关期刊推荐:《档案学通讯杂志》创刊于1979年,本刊为双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档案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央级权威学术期刊。设有:理论纵横、数字档案馆、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人事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管理、医疗档案管理、专门档案管理、实践经纬、档案史志等栏目。
第一,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缺陷。一是信息技术类课程数量少,缺乏前沿性新颖性,无法覆盖档案信息化的不同技术方向,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如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知识不能及时加入课程体系中。二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搭配不合理,课程设置专业化,信息技术通识教育重视不够,导致毕业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素养欠缺。三是必修选修结构失衡,多数高校信息技术专业课设置重必修轻选修,选修课开设随意性强,甚至有因人废设的现象,造成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知识结构断层。
第二,选修课选课功能未达预期效果。一方面,信息技术类专业选修课体系区分度不大,可选空间狭小,学生很难有充分的机会选择所需技术方向的课程。另一方面,学生对档案信息化认识有限,对备选课程了解不深,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选课困难,不能进行最优的课程搭配,失去课程之间知识相互渗透互补的效果。另外学生在传统学科择业就业观念的影响下也可能忽视信息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性。
第三,实验实践课效果不如人意。信息技术类课程应用性强,实验操作弱化会影响教学效果:一是实验课的受重视程度低,实验课课时占比少,教学过程理论性强,学生参与不足,大大削弱了应用型课程的教学效果;二是实验课的开展环境差,实验课教材配套落后,实验室条件配置有限,相关实验操作未能照常开展,存在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现象;三是实验教学过程把控不严,对学生自主能动性激发不够,易出现“操作工”式机械模仿、“放羊式”自由练习等现象,失去方法探索、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不够深入,理论联系实际作用不明显:首先是实践目标随意性强,对学生个体而言实习单位与实习岗位的分配偶然性强,可能与学生的技术方向不匹配;其次是实践深度不够,实习单位基于系统运维、数据安全等考量,很难将核心、后台的工作对实习教学开放,学生只能接触到简单重复的工作,课堂教学内容难以施展;再者实践教学时间往往不长,无法深入了解实际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与具体性。
三、档案学专业课程与教学思考
(一)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
建立系统完备的档案信息化课程体系,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将有需要的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课程纳入备选范围,并及时更新前沿课程内容。按照通识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进行课程模块划分,体现信息技术知识的层次性、方向性。通识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信息素养为目标,主要课程有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管理等。专业核心课与专业实践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档案信息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解决专业领域内科学问题的能力,课程覆盖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档案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数字化技术、数据保存等。在课程建设中依托学校既有资源打造优势课程,建立比较优势,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合理进行必修课与选修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搭配,基础课尽量设为必修课以达到“宽口径、厚基础”的目的;专业课多设为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依据自身兴趣选择发展方向的机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档案信息化学习路径,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为学生选课提供专业指导,保持所学课程的知识结构相互支撑形成体系,避免盲目选课出现“课程孤岛”浪费精力。通过不同的课程搭配选择性地学习部分技术方向相关的课程,防止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在不挤占其他课程精力的前提下保证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深度。
(二)档案信息化教学方式
提升理论课教学的效果。降低课堂填鸭式讲授学时,引入其他教学环节,将课堂主体从教师向学生转变,如组织分组研讨、专题辩论、案例研究、撰写课程论文、项目驱动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立体地学习理论知识,如进行网络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游戏化教学、沉浸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第二课堂”建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档案信息化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开展课外科技研究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论文报告会、参加各类高校创新竞赛、参与教师团队的科研项目等。
增强实习实践活动的作用。建立涵盖党政机关、档案馆、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基地,联合实习基地实行双导师培养,为学生提供真实、系统、深入的实践教学,保证有效实践时长。完善实践教学的监督和考评机制,通过优化实习指导教材、学生撰写工作日志、主管定期监督指导、每周绩效考评等方式及时发现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并纠正,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理解,保证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论文作者:川1朱天梅2朱伶杰3乐庆玲4李萍5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