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数据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全域教育时代”的到来,要求高校打破传统线上、线下教育的对立思维,相应也需对现代大学的教育价值、存在形态与资源配置方式建立新的思考。本文从阐释知识观的理论基础入手,针对大数据时代知识观在价值引导与方法论上的具体转向进行深入剖析,并立足于课程观、教学观维度,分别围绕树立智慧课程理念、建构跨学科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过程动态化以及“以生为本”教学原则、基于合作学习的学生共同体、互动性“师生机体”建设等层面,探讨了基于知识观转向的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路及实施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知识观;大学课程
引言
大数据时代技术革新使得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赋予高等教育规模化、开放化、个性化等关键特质,并催生了对于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变革的需求。知识观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观念用于表示个体对于知识的一般看法,将随社会发展呈现出动态变化的规律,致力于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的需求。而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手段逐步向教育领域渗透,由此对于原有知识观造成一定的冲击,促使知识观产生整体性转向。基于此,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思路与实施路径,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建设与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大数据时代知识观的具体转向
(一)价值引导
大数据时代以信息爆炸作为主要特征,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共享、数字化趋势,对于权威知识、一元化知识封闭体构成了一定冲击,促使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均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与形态特征。在此模式下,以技术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感知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不再在认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倘若仍将其作为获取知识的唯一手段,必将对人的认知视野构成局限,甚至有可能诱导人进入认知误区。基于此,英国哲学家阿弗烈·诺夫·怀海德提出了“因果效应模式中的知觉”的概念,强调认知是一种“摄入”的功能、具有双向互动属性,“主体”“材料”与“主体性形式”是构成认识的基本要素,而“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则成为知识形成的必经阶段。在此基础上,需围绕以下三个层面实现知识观的转变:其一是在知识本质观维度,应坚持由因果走向相关,突破二元对立认知,形成站在多维度视角看待问题的方式;其二是在知识习得观维度,在知识习得的方式上应由单一转向复合、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建构;其三是在知识价值观维度,应坚持工具理性与文化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二)方法论研究
在方法论维度,实现知识观的正确转向、形成科学方法需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其一是观察,以事实经验、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辨认、筛选与分析,为科学方法的形成奠定事实基础;其二是概括,基于抽象思维视角针对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特殊现象进行概括,生成一般性规律、普遍性理论;其三是演绎,针对概括出的抽象概念进行更深层次演绎,经由整合、提升后形成完整的思辨体系;其四是检验,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与推理,并且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依托上述四个环节的循环与创新,能够在理论生成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经验,使理论认知与时代经验相符,真正发挥对现实问题的指导价值。
二、基于知识观转向的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思路及实施路径
(一)课程改革要求
1.确立全方位智慧课程理念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催生了“智慧课堂”、慕课平台等新兴课程形式,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的概念,为现代大学的课程观注入新的活力。传统课程观的知识侧重于指向一种理论、认知层面上的思维能力,强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经验与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在此模式下隐含“给定”的条件局限;而智慧作为“德、智、体、美”中的重要美德与培养要求,强调打破经验主义与惯例的局限,使学生在任意情况下均可以动用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突破二元对立等约束条件,以独立的个体身份面向一般性事件自主生成最佳判断、利用智力指导实践,并且对于自主选择所可能产生的后果生作出明确预判。例如将游戏化学习理念融入智慧课程建构环节,结合课程内容构建SAMR模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授课内容展现形式的创新,借助3D视觉效果、音频与人机交互技术使学生收获沉浸式学习体验,帮助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脱离既有知识框架的束缚、形成智慧型学习方式,真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进学习经验。
2.深化跨学科课程体系建构
大数据时代以“互联网+”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依托互联网在不同行业、领域中的渗透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形式,也在思维层面上改变传统由因果关系主导的逻辑思维方式,促使大众更加倾向于探索事物之间及整体内部的关联性特征。在“万物互联”观念的影响下,现代大学的课程观也呈现出一定变化,强调将教育视为一个过程、将课程活动看作“有机体”,通过寻求不同课程活动间的普遍规律与交叉环节,实现课程活动间的有机串联,以此构成教育的完整过程与课程网络结构体系。基于此,在大数据时代应着重深化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聚焦人文、社会、历史、政治等不同学科建立内在关联网络与模式,引导学生在接触到新知识时能够自动触发脑海中关于知识概念的其他信息,培养其形成敏锐的知识洞察力与创造力,同时对于教师的综合素养、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主动寻求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有效路径、优化教学内容设计,以此消解学科过度分化等教育遗留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建构良好基础。例如在理工科类课程体系中融入文学、历史类知识作为题目背景,在文史类课程体系中融入数学概念、物理原理、化学常识等知识,在现有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配合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项目的实施,更好地深化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素养的培育。
相关知识推荐:论文发表对评职称还有用吗
3.塑造动态性课程实施过程
鉴于大数据时代信息的传播与更新迭代速度较快,因此在现代大学课程观中应融合过程性、动态性思维,基于动态发展的观念推动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形成。例如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分解树”,基于知识与技能的难易程度排序进行课程体系结构的重新建构,综合运用调查、测试等方法完成学生学习层次的划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专项学习计划、提供相应学习资源,并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创设若干测试节点进行能力水平的检验与评价,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层次的动态调整与更新,确保满足不同学习主体的学习需求,依托动态性课程体系的建构推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二)教学改革思路
1.遵循“以生为本”教学原则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共享模式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极大丰富,相应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现代大学教育观应当牢固遵循“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推行“超主体”式学习潜能的教育观,聚焦学生知识习得的全过程、关注学生获取新知的有效方法,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满足个体发展需求。例如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育形式的创新,由教师在课前将所学内容资料上传至在线教学平台或微信群、QQ群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习得的过程,自主分配、调节学习时间,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待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共同围绕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测试、练习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检验、帮助其进行查缺补漏,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2.基于合作学习模式打造共同体
大数据时代知识共享理念推动了现代大学教学组织方式的变革,催生出“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强调学生在学习共同体内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统一的教学价值与目标、以合作取代竞争的位置,通过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实现社会交往、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学习共同体模式主要具备以下特征:其一是强化团队意识,将学生置于不同场合、情境下开展合作学习,既能够突破学生的认知经验与既往学习体验,同时也使其立足于更加宽广的维度下建立与社会、全球性问题的关联性;其二是培养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在交流意见、倾听他人观点的过程中打破原有思维框架束缚,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三是以问题、任务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分配任务、搜集整合资料、协同解决问题,并将理论知识、文献资料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人力资源。
3.打造长效互动式“师生机体”
大数据时代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促进高等教育业态的更新,同时也缩短了信息沟通时长、节约人际交互成本,因此教师需注重将互动式“师生机体”融入现代大学教育观中,打破以往师生间的主客体二分对立局面,综合运用移动智能设备等工具建立密切的师生交互关系,并由教师带领学生实现由教育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过渡,深化现代大学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关联性,更好地践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可将创客教育理念、导师制教学模式引入高校现有教学体制中,基于核心层、要素层与开发层建构起创客课程的模型,将导师制引入本科生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拓宽精英型人才培养路径,以此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三、结论
大数据时代是现代历史中人类多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其本质是技术变革与创新,而人类的知识观作为认知层面的重要构成要素,也需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适应新的社会实践要求。现代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以人才培养作为其核心功能,因此更应面向新时期知识观的具体转向,聚焦课程观、教学观两个维度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重构,更好地适应个体发展要求,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适用型人才,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目标。——论文作者:代晶晶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