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学科交叉视域下学习支持服务内涵与外延研究——基于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融合视角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1-03-01

  摘要:【目的/意义】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公民提供优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采用知识可视化分析方法,基于2017年~2019年图书情报领域和教育技术学领域CSSCI检索期刊发表的全部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文献,探究了信息、技术和教育交叉融合视角下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与外延。【结果/结论】基于研究结果,从学科、方法和数据层面提出了促进未来学习支持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相关策略。【创新/局限】这些策略对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避免重复研究,建立更加精准的公民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学科交叉视域下学习支持服务内涵与外延研究——基于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融合视角

  关键词:学习支持服务;学科交叉;信息科学;教育科学;知识可视化

  1引言

  学习是国家、民族、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石。培养公民终身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社会,是当前世界各国主要发展任务之一。我国在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亦开展了系列工作。发布于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提出要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发展目标【1】。经过9年的持续努力,我国学习型社会已初见规模。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构建服务于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确定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目标【2】。由此可见,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公民提供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

  如何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保障公民终身学习顺利开展,引起了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和教育科学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图书馆学和教育科学领域的教育技术学是探究此问题较为集中的两个专业。尽管两个专业总体研究目标一致,但具体研究内容、路径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研究结论难以互通,重复研究现象严重,不利于更好地指导学习支持服务实践。因此,非常有必要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结论,立足于交叉学科的视角,探究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和外延。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数据可视化技术,采用知识图谱方法,通过Citespace5.3R4软件对图书馆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专业CSSCI检索期刊发表的学习支持服务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可视化分析,并基于可视化分析结果,厘清了广义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交叉学科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发展趋势与策略,以期能够在促进学习支持服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2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2.1研究设计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数据可视化的方法进行科技文献梳理分析。作为数据可视化的工具之一,知识图谱软件可以将数据信息汇总并以最直观的图像呈现科学文献发展概况。本研究通过解读知识图谱信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图书馆学和教育技术学的科学文献进行分析,探析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内涵与外延。具体而言,本研究选取陈超美教授设计开发的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5.3R4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图书情报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包括《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研究》等33本核心期刊,获取2017~2019年全部研究文献,进行引文分析。

  2.2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方面,本研究首先对下载的文献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会议通知等无关样本。然后,依据陈超美教授相关著作和文献中的理论方法【3】,进行聚类关键词共现分析。鉴于文献发表时间范围较小,本研究将阈值设定为关键词的前10%,并选择关键路径网络算法进行聚类分析,以生成可视化分析图谱。最后,在可视化图谱中提取引文关键词频次与中介中心性等相关数据信息,结合关键词历史信息记录和聚类图谱得出研究结果(如图1、图2、表1和表2所示)。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两个学科共同的研究关键词界定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内涵,将两个学科特有的研究关键词界定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外延(具体分析结果见图3)。3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交叉视域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内涵探析3.1学习支持服务的数据基础研究获取精准、全面、客观的学习行为数据是提供优质学习支持服务的重要前提。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客观学习行为数据的获取分析提供了便捷。因此,无论是图书馆学还是教育技术学,都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方法实现精准学习支持作为研究重点,但两个领域的研究存在异同之处。

  通过对图书馆学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可知,目前此领域关于大数据的研究包括理论探析、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服务模式设计以及具体技术应用方式(如图4所示)。

  其中,理论探析类研究主要针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价值和风险,基于实体学习支持服务机构转型的视角,探究了大数据技术支持下的信息服务转型的可能性与趋势【4】,包括图书馆业务转型、馆员信息素养提升以及智库的数据体系建设等。也有部分研究聚焦于大数据技术为学习支持服务带来的风险问题,探究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5】。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研究则是在理论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服务平台架构、服务模式创新和评价模式等。

  其中大数据支持的阅读推广研究【6】是此领域的关注焦点。包括大数据支持阅读推广的理论、方法、模式以及评价研究。此外,也有研究探讨了以“数字画像技术”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在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具体包括,对用户画像的框架设计、数据基础设计和技术可行性分析等。

  梳理教育技术学领域关于大数据的研究文献可知,目前此方面的研究可以分为政策解读与理论探析、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与平台的设计开发和智慧学习支持服务三方面。其中,政策解读类研究主要以国内外关于大数据技术发展以及教育应用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7】,在此基础上,探讨大数据技术融入学习支持服务的可能性、优势、风险以及应对策略【8】。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与平台设计开发类研究较多,此方面研究是在理论探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技术类型,设计开发了包括学习行为数据分析系统、学习测评与预警系统和学习干预与可视化系统在内的不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9】,并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探讨了实践应用案例。“智能”是学习支持服务的理想状态,部分研究基于大数据、自适应等技术【10】,探究了实现智慧学习支持服务的可能性和具体路径。既包括智慧教室、智慧校园等环境资源的设计【11】,也包括智能时代的教师发展等师资培养【12】。

  3.2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图书馆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学科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平分秋色,尽管与数据基础研究相比,此方面研究的文献数量尚显不足,但其增长速度较快。

  进一步梳理文献发现,图书馆学关于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如图5所示)主要集中于利用智能技术优化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涵盖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各级各类图书馆的硬环境建设,也包括基于智能技术的信息精准检索服务研究和人工智能时代信息安全相关研究【13】。教育技术学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为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探究,集中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的相关问题。既包括对顶层设计的思考也包括对具体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的反思;②为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设计,主要探究了不同类型的智能技术应用于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具体策略与过程【14】;③为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关键技术研发,针对移动学习环境,设计开发了个性化、自适应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与资源。

  尽管两个学科都关注了如何应用智能技术优化学习支持服务,但其研究对象和思考视角存在较大差异。教育技术学主要以教师或学生个体和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学习过程为切入视角,探究如何应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优化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效率和效益。图书馆学主要以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以信息服务过程为切入视角,探究智能技术优化图书馆为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最大化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3学习支持服务对象研究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学习支持服务的方式已经逐渐转变为智能服务模式。如何提高服务对象的信息素养以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化学习支持服务,是近年来学习支持服务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之一。

  其中,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图书馆学在此方面研究(如图6所示)可以分为对受众和馆员信息素养提升两方面。此类研究是在传统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设计游戏化、混合式等不同培训模式,切实提升受众和馆员的信息素养【15】。同时,也有研究基于信息素养本质设计开发相应的评价体系,检验公民信息素养现状。此外,该学科还关注信息素养与数据素养的差异,近期关于提升图书馆员数据素养的相关研究数量逐渐上升。

  教育技术学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与图书馆学类似(如图6所示),也可以分为智能时代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相关研究和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相关研究两部分。这两类研究通常采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范式,探究研究对象信息素养现状,影响因素,从而确定提升策略,设计开发相应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全面探讨提升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

  3.4学习支持服务创新模式发展研究

  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创新是该领域历久弥新的研究主题。随着创客教育(创客空间)研究的发展与成熟,基于创客空间的学习支持服务创新模式设计与开发成为了此方面研究的新焦点。尽管目前此方面研究数量不多,但其增长趋势明显。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可以看出,图书馆学主要探究在图书馆建立理念先进、功能齐全的创客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受众的学习与创新问题;而教育技术学科则主要关注将创客理念引入教育中,设计开发基于创客理念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具体而言,图书馆学关于创客空间的研究包括三方面,分别为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模式、实践与运行体系研究以及创客空间与其它模式相结合的新型创客空间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16】。教育技术学关于创客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研究亦包括3个方面,分别为创客理念融入学习支持服务理论探析、模式设计和评价研究【17】。

  4图书馆学与教育技术学交叉视域下的学习支持服务外延

  尽管学习支持服务是图书馆学和教育技术学两个专业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但两个专业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两个专业特有的研究问题界定为广义学习支持服务的外延。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图书馆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如表3所示)和教育技术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如表4所示)两方面。

  4.1图书馆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4.1.1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科本体研究

  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科本体研究是图书馆学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根据图谱分析结果可知,学科本体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为学习支持服务机构研究。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实体机构,各级各类图书馆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为不同类型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该学科本体研究的重要部分。此方面研究不仅集中在传统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机构发展现状、转型路径等的研究,还包括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以及智慧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建设【18】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②为学习支持服务学科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是该学科进行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两个重要分支,因此关于这两个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也是该学科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4.1.2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按照服务主体的层级差异,此类研究可以分为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学科服务和社会服务四类。其中,信息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信息服务模型和体系创新设计。知识服务的研究集中于需求服务、精准推荐、模式探索、平台开发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学科服务的研究对象集中在高校图书馆,探究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又可以分为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机构服务两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以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为主,阅读指导和推广是传统图书馆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基于阅读者特征,进行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19】,已经成为当前阅读推广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社会机构服务研究则主要围绕政府机构的智库建设和知识库建设路径展开。

  4.1.3学习支持服务对象研究

  图书馆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面向对象为用户。因此,用户行为、信息行为及竞争情报等均为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对象。在此研究层面上,无论是用户行为、信息行为还是竞争情报,其本质均是数据。目前此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收集科学有效数据,通过数据管理与分析,推断用户学习特征与需求,从而为其提供精准信息服务,支持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4.1.4学习支持服务预警研究

  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使得大量用户信息得以互联互通。诸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信息都能够与用户阅读信息相整合。而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则能够更好地基于线上线下一体化信息进行用户画像,从而实现对用户学习的预警,更好地进行资源推荐,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效果【20】。此外,社交媒体信息亦形成了网络舆情,舆情研究也已经成为图书馆学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21】。其中,包括网络舆情风险研究、舆情监控与治理理论研究、舆情监控模型设计,平台开发和策略检验等。

  相关期刊推荐:《情报科学》1980年创刊,本着求实创新的理念,始终站在学科研究的前沿,全面反映学科发展的动态,着力突出刊物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抓住图书情报界的研究热点,刊发了一大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学术影响的重要论文,及时反映了情报学、信息管理、图书馆学等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此外,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范式为实证研究,其中采用较多的研究方法为社会网络分析和、文献计量分析和基于扎根理论的质化【22】研究。而文献计量分析又以引文分析和可视化分析为主【23】。比较研究也是此领域常用研究方法之一,美国和日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但两个专业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可视化分析结果,本研究将两个专业特有的研究问题界定为广义学习支持服务的外延。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图书馆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如表3所示)和教育技术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如表4所示)两方面。

  4.1图书馆学视角下的学习支持服务

  4.1.1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科本体研究

  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学科本体研究是图书馆学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根据图谱分析结果可知,学科本体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①为学习支持服务机构研究。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实体机构,各级各类图书馆该如何建设才能更好地为不同类型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该学科本体研究的重要部分。此方面研究不仅集中在传统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等机构发展现状、转型路径等的研究,还包括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以及智慧图书馆等新型图书馆建设【18】的理论与实践研究。②为学习支持服务学科研究,图书馆学、情报学是该学科进行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两个重要分支,因此关于这两个子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也是该学科本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4.1.2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学习支持服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法与路径研究是图书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按照服务主体的层级差异,此类研究可以分为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学科服务和社会服务四类。其中,信息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信息服务模型和体系创新设计。知识服务的研究集中于需求服务、精准推荐、模式探索、平台开发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学科服务的研究对象集中在高校图书馆,探究高校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又可以分为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机构服务两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以阅读推广和全民阅读为主,阅读指导和推广是传统图书馆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基于阅读者特征,进行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19】,已经成为当前阅读推广研究的重要趋势之一。社会机构服务研究则主要围绕政府机构的智库建设和知识库建设路径展开。

  4.1.3学习支持服务对象研究

  图书馆学的学习支持服务主要面向对象为用户。因此,用户行为、信息行为及竞争情报等均为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对象。在此研究层面上,无论是用户行为、信息行为还是竞争情报,其本质均是数据。目前此方面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收集科学有效数据,通过数据管理与分析,推断用户学习特征与需求,从而为其提供精准信息服务,支持其更好地进行学习。

  4.1.4学习支持服务预警研究

  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使得大量用户信息得以互联互通。诸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信息都能够与用户阅读信息相整合。而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则能够更好地基于线上线下一体化信息进行用户画像,从而实现对用户学习的预警,更好地进行资源推荐,优化学习支持服务的效果【20】。此外,社交媒体信息亦形成了网络舆情,舆情研究也已经成为图书馆学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21】。其中,包括网络舆情风险研究、舆情监控与治理理论研究、舆情监控模型设计,平台开发和策略检验等。此外,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范式为实证研究,其中采用较多的研究方法为社会网络分析和、文献计量分析和基于扎根理论的质化【22】研究。而文献计量分析又以引文分析和可视化分析为主【23】。——论文作者:陈晓慧1,张天琪1,陈慧颖2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