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电视新闻节目滥用音乐煽情乱象亟须源头治理—兼与少数“无音乐不新闻”之业界人士商榷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21-02-27

  【内容摘要】本文从分析新闻学概念、新闻本源及新闻基本原则等入手,提出将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划归“虚假新闻” 之列,旨在敦促新闻工作者切实转作风、改文风,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路径,讲好中国故事,守护媒体公信力。

电视新闻节目滥用音乐煽情乱象亟须源头治理—兼与少数“无音乐不新闻”之业界人士商榷

  【关键词】新闻学;新闻基本原则;音乐

  近年来,少数年轻新闻工作者制作电视新闻时热衷于添加音乐,竟连新闻人物的报道也概莫能外。目睹少数年轻人误入“无音乐不新闻”歧途,笔者深感不安,遂写此文溯本清源,敦促其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回归正道。

  一、少数人给电视新闻滥用音乐煽情披上 “学术外衣”,为其泛滥推波助澜

  笔者检索发现,讨论音乐在电视新闻中效用的文献几乎都发表在新闻类核心期刊上。这些文章的作者认为在电视新闻中添加音乐,主要效用有四个:一是能渲染气氛、强调情感,满足节目美学要求和受众审美需求;二是与画面互为补充,增强传播效果;三是节目创新表现手法、提升竞争力之需要;四是音乐属于构成新闻的元素。总而言之,他们都认为电视新闻可以配上音乐。

  这些论文给少数年轻新闻工作者滥用音乐提供了 “理论根据”,将他们引入歧途。笔者发现,近年来少数新闻工作者在电视新闻、新闻专题中滥用音乐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已经令人瞠目结舌。个别记者把音乐当作无所不能、无坚不摧的“灵丹妙药”。前期采访时只需蜻蜓点水,内容欠缺怎么办?时长三五分钟的人物新闻专题只采访了主人公一个人,也不采访其同事和领导,遇到诸如主题提炼不到位、故事没有起伏、新闻不吸引人之类的问题怎么办?……且看我自有高招—— 用音乐煽情,立即就能“一俊遮百丑”。如某作者在论文中传授经验,日常生活当中,经常观看大量的影视剧、动漫和电视广告,然后收集和存储音乐和配乐等素材。 “节目中若有表现哀伤的,常用《泪花》《远处的星光》;表现高兴的画面,常用《溜冰圆舞曲》《巡逻兵进行曲》……编辑节目时,会对刑案现场画面配以紧张悬疑的音乐,在稚童玩耍的画面中配以欢快高兴的音乐…… 因为有大量的音乐素材积累,所以能很快找到相贴合的配乐,省时省力又高效”。①

  有的电视新闻用音乐从头灌到尾,一曲时长不够再加一曲,更有一些音乐的“风头”盖过了播音员配音和采访同期声。试问,电视新闻或新闻专题节目岂能变脸成“音乐会”?二

  、我党一向主张的新闻学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容玷污

  新闻界前辈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他指出,“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中,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②新闻学的根本使命就是解决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我们党向来坚决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1947 年 9 月,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发专题文章,从此开展了一场被称为“反客里空”运动的维护新闻真实性运动。“客里空”是苏联作家科涅楚克笔下所写话剧《前线》中的一个阿谀逢迎、弄虚作假,能通过电话里“看到”对方流泪的记者,后来被用作一切不真实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解放区新闻界掀起的这场 “反客里空”运动,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提高了新闻队伍素质,赢得了人民对党的新闻事业的信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都强调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被誉为“新华社首席记者” 的毛泽东,曾反复要求新闻工作者要重视调查研究,用事实说话。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们反对敌人的方法,并不用辩论,只是真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提出,新闻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要向人民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④ 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者要讲真话、办实事,反对新闻报道假、大、空。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要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江泽民指出:“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曾经指出 :“要坚持讲真话、报实情,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2016 年 2 月 19 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的生命是事实的客观真实性,新闻必须做到不偏不倚。记者不仅要保证新闻报道事件整体的真实可靠性,还要保证新闻报道细节的真实性。范长江曾经说,不到战场最前沿,就采访不到真实的新闻。他曾经来到离台儿庄大战只有 1.5 公里的 31 师指挥所,亲眼目睹了部队反攻的场景。第二天早上,他们在余烬未熄的台儿庄,报道了“台儿庄大捷”的消息。同样,为了获得确切的战况,抗战时期新华社牺牲了 110 余名战地记者,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牺牲了 28 名战地记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社长阎吾也差一点牺牲。先辈用鲜血乃至生命,只为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关知识推荐:武汉传媒学院职称申报工作安排

  陆定一说 :“写新闻一定要实事求是,就是要真实,这样报纸就有威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对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作了规定:广播电视新闻应当真实、公正。⑤复旦大学新闻学教授李良荣指出,新闻只有真实,人民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如果报道失实,那么就会把读者引向错误道路,也影响报纸的威信。⑥尹德刚、周胜强调,文艺作品可以虚构,新闻报道无论如何不能掺假。⑦长期以来,新闻界都把真实视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实践中拓展出了调查性报道、追踪报道、深度报道、暗访等体裁及操作办法。

  三、亟须将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划归 “虚假新闻”之列,媒体应综合施策开展源头治理

  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査封》中,把“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与“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作为区分“好报刊”和“坏报刊”的标志之一,他认为好的报刊应该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⑧作为声画艺术,声音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根据新闻的“剧情需要”,后期制作时添加现场不存在的、带有深厚感情色彩的音乐,就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这公然违背新闻必须真实的共识。此外,根据自身喜好和编辑需要滥加音乐,记者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向,即便合乎情理,也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公正性原则。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其导向性不言而喻。笔者查看了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得一、二等奖的部分作品。一等奖电视专题《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时长 5 分 52 秒、电视消息《〈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是怎样炼成的》时长 2 分 41 秒和二等奖电视专题《如此整改的“扶贫路”》时长 11 分 35 秒、电视消息《“棉花姑娘们”的新喜悦》时长 9 分 7 秒等作品均未添加音乐。唯一有音乐的是《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结尾处,新闻文本叙述说:“村民们唱起了祝贺的歌谣。”此时,出现村民在新闻现场演唱的歌声。由此可见,我国最高新闻奖也不认可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

  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新闻工作者往往公然将新闻真实性、客观公正性原则置之脑后,随意滥用音乐给新闻现场“建构”不存在的“音效”,掩盖采访不深入、采访对象选择不当、新闻内容欠缺等问题,混水摸鱼进入新闻节目播出线。鉴于滥用音乐为电视新闻煽情已经践踏了新闻职业道德底线,危害到了新闻的生命,损害电视媒体的公信力,笔者认为,应该旗帜鲜明地把滥用音乐煽情的电视新闻归属于“虚假新闻” 之列,使这种变脸的“客里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讲好中国故事,采制好的新闻报道,没有捷径可走。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曾经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习近平同志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 作为党的喉舌,媒体在加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引导编辑记者重温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还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综合施策从源头规范新闻工作者采编行动,使广大编辑记者真正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路径,始终不忘新闻舆论工作的初心,始终保持“在现场” 的激情,向受众报告真实的消息。

  四、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滥用音乐,既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客观公正性原则,又严重损害和透支了媒体的公信力。作为党在教育系统的喉舌,教育电视媒体肩负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责,必须高举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大旗,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增强脚力深入校园课堂、增强眼力审视新闻价值、增强脑力发现独特视角、增强笔力提升叙事能力的实际行动,自觉守护媒体的公信力。——论文作者:周芳林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