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现状考察与进路展望

分类:管理论文 时间:2021-02-26

  摘  要 通过对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和焦点梳理发现,档案学者们已经就档案在身份认同中作为历史记忆中介的功能定位、作为身份认同建构性资源价值与推进认同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论证与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综合考察研究现状后也得到了相关研究尚存在概念辨析混乱化、研究视角单一化、研究内容静态化、研究层次局限化以及研究方法纯理论化等局限,进而提出概念定位情境化、功能框架多维化、分析层级系统化、研究内容动态化、研究方法实证化等未来研究进路构想。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现状考察与进路展望

  关键词 档案身份认同 个体认同 群体认同 国家认同

  0 引 言

  各学科研究均表明身份认同具有强烈的建构性质和主观认识论色彩,正因为如此,身份认同急需建构性资源,档案以其与历史、记忆场域的强烈关联成为身份认同的合法性、权威性建构资源。同时,身份认同并非一个固化不变的结果,它随着外部环境、自我以及群体认知、国家利益、价值观、情感的变化发生变迁,为此,档案基于其连续性与系统性,以及多维支撑性得以在身份认同动态的重塑过程中凸显其自身的独特功能。历史学者梅吉尔曾说过“认同不定则记忆升值”,[1]这句话运用于档案领域则可恰切地表达为“认同不定则档案升值”,以为档案学科参与身份认同研究的逻辑起点。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外国档案学研究发生了显著的后现代转向,在“权力与档案”“档案与正义”“社群档案”“参与式档案管理”等方面涌现出大量研究成果,“认同”是上述主题无法回避的实质内容,为此,“档案与身份认同”也成为近年来国际档案界关注的前沿领域。2010年底在英国邓迪大学召开了名为“记忆、身份认同与档案范式:基于跨学科路径” 的会议,[2]各国学者首度集中讨论了档案与档案工作者在记忆与身份认同的形成与变迁过程中的角色。2012 年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的议题之一即为“身份认同与档案”,会议指出,档案不仅以身份证件这一方式提供组织和个人的身份凭证,还借助其蕴藏的信息提供某个时刻或整个时期的集体记忆、群体故事及个人身份,帮助社会与其遗产建立联系,帮助人们保护自身的权利。由此,档案作为身份认同基本建构素材的观点进入了档案学人的视野。在对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尽考察的基础上,为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的深化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1 文献调研结果及初步分析

  1.1  文献调研统计

  以“archives AND identity”作为主题检索词,在 Web of Science文献库对外文文献进行检索(截止到 2020年3月),共得到文献2018篇,剔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之后,得到的相关文献共有1332篇。

  以“档案+认同”作为主题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文献库对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截止到2020年3月),共得到文献223篇,逐一筛选、剔除无关文献后,得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共有68篇。同样以“档案+认同”作为主题词,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超星图书、读秀网和当当网进行书籍检索,结果显示尚未有档案身份认同价值直接相关的书籍出版。

  利用中国知网文献库,在“基金”选项下进行 “档案+认同”主题检索,得到相关基金研究共2项,分别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践的考察”(12YJA870009)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档案资源传播中社会认同研究” (18TQD366)。同时2019年的国家社科立项信息显示又新增两项与此主题相关的项目,分别是:“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19BTQ096)、“后现代语境中的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19CTQ034)。

  1.2  文献年份分布分析

  将调研所得到的国内外文献绘制成文献年份分布图(见图1)。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国内外在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中的成果差异。首先,国外将档案视野应用于身份认同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反观国内此类研究起源于2009年,国外起源更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国外其他学科关于认同研究的影响以及较早开展档案范式的拓展研究。其次,从每年的文献数量上看,国外历年相关的研究文献成果较国内更多,且存在较大的数量差。总体而言,国内外相关研究都处于上升态势,尤其自 2012年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以身份认同与档案为会议主题之后,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关系研究成果数量有较为直观的提升。

  1.3  文献关键词分析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表征文献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所有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当前的研究主题热点。

  首先,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见图2、图3)。通过图2和图3的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出国外文献的主题广泛且联系较为紧密,对于档案与身份认同的研究类目明晰。例如,档案层面上对于个人档案、国家档案、历史档案和口述历史等的研究,在身份认同层面上存在着集体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分野研究;而国内文献主题相对松散,主要集中为三类—以记忆拓展的档案与身份认同关系、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以及乡村档案视野下的社会认同。

  其次,锁定国内外文献的突现关键词(见图4、图 5)。国外研究文献中的突现关键词有国际会议、家庭档案、流行文化、国家档案、个体档案和文化认同等。其中国际会议突现关键词只在2011年出现,推测应是对2010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召开的名为“记忆、身份认同与档案范式:基于跨学科路径”会议形成的反响。而其他突现关键词主要是对不同类型档案的划分,可以反映出国外对于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着重以不同类型的档案进行探析。而国内研究文献的突现关键词有社会认同、乡村档案和文化认同等,表明国内研究主要侧重于档案不同方面的认同探究。但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突现关键词的强度都不高,也从侧面说明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尚未出现集中爆发性的热点主题。

  2 国内外主要研究主题与学术观点考察

  2.1  国外研究考察

  通过文献梳理,国外该问题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档案是身份认同的建构性资源、档案通过历史记忆间接地建构身份认同、档案在各类身份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发挥,以及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等四个方面。

  第一,档案是身份认同的建构性资源。Schwartz与 Cook(2002)指出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由普通保管者转变为重要的社会参与者,其原因在于档案是社会记忆的脚本,并且通过仪式化的展演确定人们何以成为个体、群体、公民,因而在建构身份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Cook(2011)继而提出 19世纪以来档案工作经历了四个范式:证据、记忆、认同和社区,并指出在认同范式中,档案的角色从支撑学术精英的文化遗产转变为服务于认同和正义的社会资源,暗示档案对于身份认同存在建构作用。[4]Bastian(2013)认为档案记载广泛的社会起源,在以“事”为轴心的叙事和以“叙”为中心的反叙事之间定位溯源记录,实现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无缝编织,从而建构起身份认同。[5]Ketelaar(2012)认为用户在档案或记录中寻找并生产意义,这些意义帮助他们构建和重构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其身份认同。[6]

  第二,档案通过历史记忆或集体记忆间接建构身份认同。Caron和Kellerhals (2013)认为档案并非直接作用于身份认同,而是伴随着集体记忆这一中介形成、塑造或重塑与运用产生的,表明档案通过集体记忆间接地与身份认同发生关联。[7]Lawrence(2014)认为历史手稿是人们和机构验证特定的民族身份或民族主体叙事的重要载体,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的档案工作者将欧洲人进入非洲大陆早期的日记、信件、便笺和地图等原始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出版,讲述欧洲人在此拓荒、垦建的历史记忆,帮助在非欧洲人知其流变,维存历史记忆,从而构筑身份认同。[8]Ketelaar(2014)指出身份认同根植于记忆中,而记忆需要铭刻与空间,这便是在档案馆中保存文件以作为我们集体记忆必要基础的原因所在。[9]Anthea(2011)认为档案是集体记忆的提供者,能够重建被压抑或丢失的记忆,而集体记忆在身份区分和认同中发挥作用,继以探讨南非族群身份认同的区隔和重建中档案所起到的记录和建构作用。[10]

  相关知识推荐:档案论文发表格式要求

  第三,档案在各类身份认同建构中的作用发挥。 Kaplan(2000)探讨了档案作为身份认同建构工具,其具有的权威性能使身份的概念得以确认和证明,对重塑美籍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群体特征形象,包括民族、种族、性别、阶级和社区身份等以及内群认同具有重要意义。[11]Ketelaar(2009)讨论了14世纪到17 世纪欧洲的家族认同和家族档案,认为后代通过家谱习得个人对于家族事务的观点、态度和信念,从而使得档案成为欧洲文化遗产建构的价值观、财富、程序的介质。[12]Josip(2004)认为19世纪下半叶克罗地亚通过建立国家档案馆,将维系民族国家连续性、统一性的证据资源收集、保管起来,有力地维护了国家认同。[13]Gonzalez(2016)则从口述档案角度出发,发现民众对于口述历史的信任感强于政府文件,介绍社区逐字(Verbatim)剧院的限定性记忆声音表演,通过沉浸式场景赋予档案真实感与纪念意义,使观众投入其中彼此联结为共同体,产生社区认同。[14]

  第四,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当前,国外学者对于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提出诸多对策,主要集中在收集和利用环节。例如,Kaplan (2012)指出当前档案收集工作中,对于身份记录的忽视以及统一身份的强调而引发的身份认同缺失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应拓展档案的收集范围、延长保存期限,并通过出版发行的方式扩大认同和归属的范围。[15]Caron和Kellerhals(2013)认为档案馆在选择收集档案时,应注重收集能提供实现身份认同的文件材料。[16]Millar(2010)认为应将档案与记忆建构并举,通过档案的开发利用引导、巩固身份认同,通过发掘完整、真实的档案资料,建构并凝结群体记忆,激发群体成员的身份感和归属感。[17]Stepniak(2013)认为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现实之间依靠档案建立起桥梁,通过开办展览、举办教育活动以及设立档案网站增加用户接触档案的契机,从中激发不同范畴的群体认同,如地方认同、区域认同与国家认同等。[18]

  2.2  国内研究考察

  国内该问题研究的主题则主要集中于档案以集体记忆为中介对身份认同发挥作用、特定类型档案在相应身份认同中的价值、如何在档案工作环节中融入身份认同意识的策略等三个方面。

  第一,档案以集体记忆为中介对身份认同发挥作用。冯惠玲(2014)[19]、徐拥军(2017)[20]、加小双(2015)[21]等提出 “档案—记忆—认同”模型,指出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天然相连,而档案作为集体记忆的一种重要形态,可以通过建构、重建和强化集体记忆来实现身份认同。其中,徐拥军(2017)指出档案通过收集、保护、传承、展现、传播、控制、再现、强化等环节建构社会记忆、集体记忆,在所建构的记忆中明确身份的归属和区分。[22]冯惠玲(2015)进一步指出档案具有纵向连续、真实与横向完整、组合的特征,是当代身份认同的历史线索和现实凭据。[23]丁宁(2018)从阿莱达·阿斯曼的文化记忆中撷取档案属于文化记忆的范畴并介于功能记忆与存储记忆之间的观点出发,阐明文化记忆对身份认同的塑造作用,从中发掘档案以文化记忆为纽带的认同价值。[24]

  第二,特定类型档案在相应身份认同中的价值。一是根据不同档案类型的自身特点分析其对于身份认同的理论意义。加小双(2015)指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成员,借家族档案的凭证价值界定家族身份,又通过档案所承载的记忆属性构建家族记忆空间,在个体层面实现“过去我”和“现在我” 的联系引发认同,在家族层面聚合归属情感,维系认同。[25]陈玉杰(2018)从档案的凭证、记忆和文化属性中发现农民工档案对农民工身份认同的佐证、建构和支撑关系,进而阐明农民工档案能以身份判定、记忆构筑和文化共享的方式提高农民工的身份认同。[26]王萍(2013)解构文化依托符号、价值观和规范传递共同性形成认同,以私有档案、历史档案以及流失档案为主的体制外档案代表着更为广泛的文化,有效弥补体制内档案的文化建构,阐明体制外档案相对于体制内档案更存认同价值。[27]郭向(2018)立足集体认同视角,发掘出文学艺术档案与群体根源、价值观、文化以及时代性相关,具有潜藏的民族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时代认同价值。[28]二是从具体个案探知档案对于身份认同的现实意义。张全海(2010)以满洲族的世系谱牒、义门陈氏千年来的族谱记录、朝鲜半岛的修谱记录为案例,以家系的视角,阐明族谱、谱牒对于姓氏宗族文化认同的作用。[29]叶方园(2018)从文化认同视角窥探藏文历史档案的流失造成我国民族文化的缺失,从侧面反证出档案对于文化认同的证明、传承和凝聚作用。[30]蒋国勇与应小丽(2014)阐明乡土变迁带来社会认同的弱化与解构,继而以浙江省畈田蒋村的田野调查为案例,分析蒋村注重档案资源的保护并有效开发档案,从而保留住了村民身份认同的实践事实,彰显档案在扩充村民认知、重塑村庄记忆以及强化村民关联的作用,并从中维系村民身份认同。[31]

  第三,档案工作环节中融入身份认同意识的策略。王笛(2018)从身份认同视角出发,探讨档案文献编纂对身份认同的记忆凝聚功能、话语媒介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为档案工作的编纂环节提出转向开放参与以及重视叙事创新的建议。[32]朱莉(2017)着眼于身份认同参与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在开发理念、开发方式和开发效果等方面的新转变,分析指出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存在载体单一、覆盖面较窄等短板,提出了扩大档案利用、扩展档案收集范围以及开放技术参与等对策。[33]张坤媛(2016)分列三个档案工作环节视角—收集工作、整理工作以及开发利用工作,逐一分析现行机制下各个环节对于身份认同实现的阻碍,提出应围绕身份认同进行多元收集、融合实体和信息整理、主动多元开发。[34]魏芳(2018)从我国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档案的服务现状着手,认为当前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工作普遍存在整体性建构不足,继而导致高校弱势群体的身份认同缺失,针对此提出拓宽收集范围、分类明晰化以及增强心理动态更新的建议。[35]蒋国勇(2013)强调发展乡村档案对于缓解乡村认同危机、建构乡民日常生活意义系统的助益,提出档案工作应发挥主导作用,开放多元参与,活化乡村文化认同。[36]

  总体而言,在档案与身份认同关系研究的前沿焦点上,国内外学者都已佐证档案对于身份认同的构建意义,确定以集体记忆为中介的档案与身份认同关系。此外,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存在细微差异,一是国外学者侧重于从实际的认同案例出发对档案工作的现实情况再思考;二是国内学者倾向于在社会背景和现实情况下,从档案自身的范式特点出发,探寻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与现实意义。——论文作者:陆  阳  蔡之玲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