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呈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以纪念恩格斯和列宁为契机,众多研究回归经典,从源头上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体现出研究者夯实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体系基础的学术溯源意识。夯实基础的同时,从巩固提高的思路再次出发,辨析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新成果——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发展关系,深入研究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中诸个重要命题;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新闻事业的研究,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丰富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研究、新趋势
2020年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和列宁诞辰150周年,也是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成为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重要契机。截止到2020年12月20日,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新闻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搜得各类学术论文192篇;新闻传播学主流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等众多期刊都设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栏目,或以专题、特稿的形式刊发相关主题论文,《出版发行研究》也设立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栏目。202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以纪念恩格斯、列宁为契机,重点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新闻实践活动与思想的研究,并从经典再出发,聚焦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新闻事业,整体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再出发
202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回归经典、重新出发。在列宁诞辰150周年、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学界以多种方式纪念两位革命导师,众多文章讨论他们的新闻实践活动与新闻思想。陈力丹教授主持编译《新莱茵报》,回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观首次完整实践之处,开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新空间;他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研究》正式出版,其中收录27篇考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文献的论文,多数文章将原著文字与中译文进行对比研究,厘清由翻译造成的误读。
(一)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学者们纷纷撰文,纪念这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报刊活动家的同时,就列宁的报刊活动及其新闻思想的内涵、历史贡献、当代价值等多个问题开展深入讨论。
4月22日,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列宁诞辰15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 网上笔会,邀请柳斌杰、刘建明、丁柏铨、程曼丽、雷跃捷、张昆、张涛甫、邓绍根、赵永华等学者开展线上交流,并在《文化与传播》杂志“列宁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栏目集中发表。
多篇文章围绕列宁新闻思想开展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列宁新闻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多重价值。郑保卫(2020a)、丁柏铨(2020a)都指出列宁的新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进到苏联共产党人新闻观阶段;其新闻思想涉及无产阶级党报党刊理论、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新闻真实观、新闻出版自由观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是列宁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的新闻思想对于当下把握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定位、根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张涛甫(2020)指出,列宁新闻思想的创造性在于创立了“思想建党模式”,利用报刊建党,强化报刊的宣传、鼓动、组织功能,锻造革命党组织。
部分文章考察了特定时期的列宁新闻思想。孙利军和高金萍(2020)围绕列宁创办《火星报》前后及期间撰写的经典文献与实践,分析了列宁早期的党报思想。陈力丹(2020a)细致梳理了苏维埃俄国时期,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的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深入探讨相关意义。刘建明(2020)指出列宁的新闻思想在十月革命前后发生多次转变,不断指导党报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童兵(2020a)和程曼丽(2020)都聚焦在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思想。童兵从新时期报刊的性质与功能、社会主义出版自由政策、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业务指导方针等方面梳理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列宁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列宁在自己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索中补充、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将其提升到崭新的发展水平。程曼丽认为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以及新中国的新闻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今天中国的新闻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
也有学者聚焦于列宁新闻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深井式挖掘。陈力丹(2020b)指出列宁提出的“党的出版物的党性”和“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的党内思想交流原则,是同一问题的两面,具有普遍意义;并对经典之作《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写作背景、“党性”概念的内涵及衡量标准、列宁论证党性使用的喻证“齿轮和螺丝钉”、文章名的中译文等问题进行了考证研究(陈力丹,2020c)。刘继忠(2020)考察了列宁经典语录“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的百年政治文化旅行,指出该语录的“跨语际实践”交织了路线之争、权力斗争、认知差异等多重因素。
郑保卫(2020b)详细梳理了列宁从事报刊活动的历史,指出其重要历史贡献在于:为其革命活动开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其新闻思想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报刊的办报经验、开创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基业。邓绍根(2020)考察了列宁主义早期在华传播的历史经过,及中国共产党如何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开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并发掘出“列宁”和“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史料。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第3版就以《和平与战争之交斗》为题并以“编者按”的形式报道说:“俄社会党员黎里尼氏反对战事,陆军及政界中人均不满意其举动。然俄国现为自由国,不能以强迫遏抑其政治,且其运动亦毫无果。军政代表会议现已决定组织更有责任之社会党机关,以抵制黎里尼氏及其同党。按:闻黎里尼氏系社会民主党中之马克齐麻派首领,为俄国老政治犯,近以德政府之辅助始能复回俄,德政府且许以乘作(坐)专车经过德国云。”对照列宁这一时期的活动轨迹和政治主张及文中按语解读,可知文中的“黎里尼氏”即“列宁”。五四时期的中国报刊,已经有了“列宁主义”一词。1919年11月18日,北京《晨报》刊登消息《空想的改革政府主义捷克大统领批评列宁主义》,是目前可见中文报刊中最早出现“列宁主义”的文章。
(二)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11月28日广西大学召开了“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暨新闻学院院长(书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论坛,11位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学者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学者们共同探讨恩格斯新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等学术问题,交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先进做法及经验。
郑保卫和王青(2020a,2020b)对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从报刊性质任务和功能作用、党报办报方针和工作原则、党报与人民群众关系、党报与党的领导机关关系、新闻真实性、出版自由、新闻人才素养等方面总结了恩格斯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对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形成背景、实践基础、历史贡献、当代启示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陈力丹和夏琪(2020a)依据一手资料,详细考证《新莱茵报》1848年6月(出版首月)恩格斯写的新闻或评论,确认有37篇(组)新闻在中国没有中译文。童兵和陆生(2020)从恩格斯的人生经历出发,描述了恩格斯和新闻报刊工作的不解之缘,并从新闻记者和报刊编辑的视角回顾了恩格斯关于记者编辑工作的重要论述。韩立新和张萌(2020)以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承观为研究对象,指出他们发现了传播在时间上的延续性与中断性,将这种延续性和中断性置于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揭示了传播的社会性和历史性,这一思想贯穿于其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之中,成为解释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叶妮(2020)分析了近十年中党报对恩格斯的报道,在报道主体、报道主旨、报道文风等方面的变化。
(三)挖掘经典文献,编译《新莱茵报》
1848年6月1日,《新莱茵报》在德国科隆出版,成为实践马克思主义纲领和策略的第一次尝试,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观第一次完整的新闻实践。该报具有坚定的革命立场,同时也是遵循新闻规律、报纸经营规律的典范(陈力丹,2020d);《新莱茵报》的整体运作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一手材料(陈力丹,夏琪,2020b)。与《新莱茵报》重要地位不匹配的是,至今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在该报上的文章,还是60年前根据俄译文转译成的中文版本,而且只有两人在该报发表文章的六成,其中还有约十分之一被证实不是马克思或恩格斯所写。
2018年开始,陈力丹教授汇集全国多所高校的师生力量,组织开展《新莱茵报》的翻译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译出1-26号和终刊号(301号),初编完成1-5号和301号。2020年10月,《新闻与传播研究》出版增刊“《新莱茵报》的编译与研究”,发表中文版《新莱茵报》第1、2号和终刊号。这次编译遵循 MEGA2学术化和国际化的思路,从德文直译为中文,并仿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的编译规格和样式,对相关事件、人名、地名、报刊、专用名词作详尽注释;同时编译工作重视报纸版面语言,忠实再现报纸版面原貌。《新莱茵报》的第3、4、5、6、8、14号也在各期刊上陆续发表或准备发表。
依据详尽的一手资料,陈力丹等人深入挖掘《新莱茵报》的深井,开拓了国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新空间,“堪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一项前人未竟的事业”。关于《新莱茵报》的业务与经营,吴璟薇(2020)指出马克思重视广告业务,不仅将其视为维持报纸生存的必需,还通过广告间接表达政治观点;报纸的广告和服务信息版面在印刷技术和版面设计上具备较高水平。尽管《新莱茵报》的广告业务收入颇丰,但马克思关于《新莱茵报》资金源的经营实践并非完全成功,资金问题始终困扰着报社(陈力丹,杜渐,2020)。在新闻报道上,《新莱茵报》立足科隆面向欧洲与世界,开展国际化的新闻实践(陈力丹,2020e);讲求新闻时效,在瞬息万变的欧洲革命局势中以及时的报道满足公众对新闻的需求(夏琪,2020);《新莱茵报》的报道在实践客观性原则的同时,采用隐蔽方式流露情感、关键时刻鲜明发声的表达方式,达到了“根据可靠的事实来确定见解”的效果(毛湛文,2020)。——论文作者:李兴博 邓绍根
相关期刊推荐:《新闻界》1985年创刊,新闻传播专业刊物。主要研究国际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介绍国际新闻人物,报道热点问题,并对重大新闻事件作背景分析。设有:特稿策划、理论战略、实务个案、人物时评、事体背景、集团管理、动态资讯、在市州县报战线上等栏目。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