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防止寒冷地区隧道排水系统冬季冻结,减少隧道冻害,本文依托辽宁天秀山隧道,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现场防冻保温设计,对中隔式局部保温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防冻保温设计的建议与改进措施。结果表明,中隔式局部保温板可有效增加环向盲管温度,但负温区会从保温板两侧扩散,进而覆盖环向盲管,造成排水系统冻结堵塞,此时初期支护纵向温度呈“倒U”型分布。将保温板宽度优化至4m后,可保证环向盲管冬季不冻结。
关键词:寒区隧道;环向盲管;数值模拟;温度变化规律;局部保温法
0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铁路运营范围逐渐扩大,修建环境也更加复杂。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常年严寒,高速铁路的修建和养护出现了诸多问题。铁路隧道由于地处野外山岭地区,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气候环境恶劣,常常会发生道床结冰、衬砌挂冰、混凝土开裂等冻害现象,严重影响隧道行车安全和结构稳定[1-4]。
隧道环向盲管作为地下水重要疏排通道,如果其发生冻结,将会导致围岩内地下水无法排出,在防水不严的情况下会造成衬砌渗漏水、衬砌挂冰、道床结冰等冻害现象。因此,保证环向盲管冬季不冻结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方法有被动保温法和主动供热法[5-8]。
目前,国内应用较广的是被动保温法,即铺设保温板以减少热传导,保证衬砌壁后温度稳定。但在高速铁路隧道,由于高铁行车活塞风影响,保温板不宜铺设于衬砌外侧。因此,一般采用中隔式铺设,即铺设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同时,为降低工程造价,铁路隧道一般采用局部保温法,即在环向盲管外侧铺设一定宽度保温板,并采用双层防水板进行包裹。
本文依托辽宁天秀山隧道工程,结合现场防冻保温设计情况,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中隔式局部保温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冬季温度场时空分布规律,提出防冻保温设计的建议与改进措施,为我国寒冷地区高速铁路隧道防冻保温设计提供参考。
1 隧道工程概况
1.1 隧址区工程概况
天秀山隧道位于辽宁省建平县,地处我国高纬度寒冷地区,全长9072m,为双线单洞高速铁路隧道,是京沈高铁支线赤喀客专的控制性工程。
隧址区属于北温带亚干旱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2018年平均气温9.9℃,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2℃,全年最低温度为-20℃。
1.2 隧道防排水设计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采用抗渗等级不小于P10的防水混凝土。防水层由EVA防水板和土工布组成。防水板背后设有外包土工布的环向透水盲管,纵向间距6~8m/道,地下水发育地区密集布置。环向盲管通过隧底的横向导水管将水引入中心深埋水沟。
1.3 局部保温设计
天秀山隧道对环向盲管采用间隔施作保温层的局部保温法,具体方法为:根据环向盲管位置,在二次衬砌背后依次铺设:2m宽EVA防水板+2m宽保温板+EVA防水板+土工布+环向盲管。保温板采用5cm厚聚氨酯保温板。具体布置情况如图1、图2所示。
由于局部保温设计并非全长施作保温板,冬季负温区域将会覆盖衬砌和部分初期支护。因此,建议支护结构采用抗冻混凝土,以防止温度应力引起衬砌开裂。同时,为分析负温区域是否覆盖环向盲管,对其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
2 隧道数值模拟
为研究局部保温设计合理性,揭示地层温度场时空变化规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瞬态热分析,建立衬砌局部保温模型,采用现场实测气温作为温度荷载,分析地层温度场周期性变化规律。
2.1 有限元模型
根据天秀山隧道设计资料,建立衬砌局部保温数值模型,忽略隧道曲率影响,并简化为平面传导问题。定义距衬砌表面20m为恒温边界,模型长度为26m,即间隔设置三个局部保温板,具体数值模型与局部保温模型图如图3、图4所示。
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假定围岩、混凝土、保温材料均为各向同性的均匀连续介质[9-13],其相关材料参数不发生变化;忽略防水层对热传递的影响。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相关物理参数的推荐值[14],以及聚氨酯保温板的物理参数实测值,对模型中各材料进行赋值,具体参数见表1所列。
2.3 边界条件
在隧道洞外设置气象观测站,如图5所示,获取隧址区2018年气温数据。由于本文未考虑列车活塞风、极端天气、昼夜温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减小这些误差影响,使计算结果更贴近实际,采用洞外实测气温作为气温荷载应用于数值模拟,同时,不考虑地热等有利因素的影响。
由图6可知,隧址区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份,3月份回升至正温,7月份达到最高值,10月份降低至0℃。
将气温拟合方程作为温度荷载,施加于衬砌表面;其余边界定义为恒温边界,根据恒温带温度[15-16],将恒温边界与初始温度场设置为5℃。
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为减小初始温度场和恒温边界对数值计算的影响,模拟运营期温度场,选取第10年冬季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为方便研究隧道负温区域时空分布规律,以下仅显示-10℃至 0℃温度云图。
3.1 全长铺设保温板模拟
为分析局部保温法的合理性,首先需确定保温板厚度是否符合工况要求,因此,对保温板进行全长铺设模拟,即衬砌背部全长铺设5cm聚氨酯保温板。具体温度场时空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
相关知识推荐:发表论文最快要多久
由图7可知,5cm厚聚氨酯保温板保温效果显著,满足该工况设计要求,环向透水盲管及初期支护未出现负温。而衬砌由于未施加保温板,始终暴露在负温负温。
3.2 局部保温层模拟
根据天秀山隧道实际情况,对局部保温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温度场分布情况,如图8所示。
由图8可知,初期支护12月之后降低至负温;负温区域由保温板两侧逐渐扩散,进而影响环向盲管,保温板背后负温带呈“U”型分布;2月环向盲管达到最低温度为-2℃左右;3月温度逐渐回升。
由此可知,局部保温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热传导,降低负温对环向盲管的影响,使冬季环向盲管温度维持在 -2℃以上。但负温会从保温板两侧传导至环向盲管,依旧存在冻结风险。因此,建议对局部保温层进行优化,增加其设置宽度,以满足工况要求。
3.3 局部保温层优化
天秀山隧道原设计局部保温层宽度为2m,相邻保温板边缘间隔5m,对其宽度进行优化,依次增加0.5m,计算各宽度下最冷温度场,即2月温度云图,计算结果如图9所示。
由图9可知,保温板2.5~3.0m宽时,环向盲管温度维持在0℃左右,但依旧存在冻结风险;3.5m宽以上时环向盲管不再被负温区域覆盖,此时相邻保温板边缘间距3.5m。
由此可知,寒冷地区隧道采用中隔式局部保温法是可行的。当防冻隔热层厚度和宽度满足工况要求时,可有效防止排水系统冻结,将围岩内地下水顺利排出,减少冻害的发生。
4 测线温度
为进一步研究保温板防冻隔热效果,在衬砌内选取三条测线进行温度观测。AB测线沿衬砌径向进尺1m测线,并通过环向盲管中心;CD测线沿衬砌径向进尺1m测线,并通过未铺设保温板中心,EF测线为沿初期支护纵向10m测线,测线中心位于环向盲管中心,具体测线布置情况如图10所示。
由图11可知,温度在通过保温板时,会发生突变,其中全面铺设保温板温度突变更为明显;同时,衬砌负温期为11月至3月,环向盲管负温期为1月至3月,铺设保温板后,环向盲管温度更高,负温期更短。
局部铺设与全面铺设保温板温度曲线对比,各月初期支护温度相差较大,具体表现为:局部保温时,10月和11月初期支护的温度相对更高,12月至4月则更低。全面铺设保温板时初期支护温度始终未降至负温,而局部铺设保温板时初期支护温度在1月至3月为负温。
降温期,测线温度随时间逐渐降低,衬砌温度降低较快,而初期支护温度降低较慢。升温期,衬砌温度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初期支护温度2月后才逐渐增加。同时,衬砌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而初期支护最低温度出现在2月。这说明,温度在透过保温板传递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论文作者:王能学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