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地下空间的出入口作为市民日常通行与购物的必经之路可能不被人们察觉,但就是这样的微型城市环境才更值得城市建设者们注意其价值与意义。如果说排水系统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工程,那么对于哈尔滨这样的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环境设计便是一个齿轮工程,能够带给城市居民与游客舒适的人行环境。
关键词:哈尔滨;地下空间出入口;功能性优化;形象优化
在哈尔滨建设早起,由于“中东铁路”与沙皇俄国的介入,使得其城市形成了以散点式连接、散射状组织布局为主,城市内填充为辅的平面式交通布局;而后由于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使得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哈尔滨开始集中力量修建永久、半永久的人员掩蔽工事与机动疏散干道及集团工事。正是因此契机,哈尔滨产生了大量的地下空间,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这些地下空间的一部分形成了具有哈尔滨特色的地下商业街,乃至在二十一世纪修建的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也因此而借力。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哈尔滨居民,虽然经历了这些地下商业街在间接性修整的过程,但仍觉得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在本次论文中,以其出入口为主要探究点,研究其在使用功能中、外观形象设计中以及在城市生态调节中应该如何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哈尔滨地下空间出入口概况
出入口在使用功能上的作用类似于“门”,经笔者调研与整理,哈尔滨的地下空间出入口兼具有三种属性:人行流线转换、形象识别与引导、极端天气应急。虽然哈尔滨地下空间出入口数量众多,仅南岗区果戈里大街到大直街区域内包含的金街地下商业街、国贸地下商业街、人和地下商业街就有数十个出入口节点,但是排列散乱孤立、形象单一老旧,加之遇到短时强降雨天气的积水问题,成了众多市民心中对哈尔滨地下空间出入口的统一印象。
二、地下出入口的功能性优化
行人在通过地下出入口时分别经历了以下三种过程,室外、半地下、地下空间。在室外部分的环境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人流的集散是否可以达到不拥挤的状态,而这要根据具体路段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大世界商城”门前的地下出入口常年有大量人群造成商场门口拥堵,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合理预测到业态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半地下区域既要考虑地面的台阶处理,还要考虑到两侧与顶部空间。台阶必须要有防滑处理,以防止冬日降雪过后发生行人滑到引起的踩踏事故。顶部空间的处理有三种形式,无顶式、半围合式、全围合式。无顶式多在老城区,人流大,不放置顶部可以使视线更好;半围合用钢化玻璃围合出入口区域,通透美观;全围合有类似学府四道街国贸百汇出入口,整体性强,与周边城市形象能够更好的融为一体,是新城区常用的设计方法。在出入口的地下环境中,应考虑人们从暗空间到亮空间时,本能的增加了行人的暂留时间,因此对出入口门内应采取缓冲处理,让光线尽可能多的进入到门内,既在人们视野上增加了广度,又在心理上也增加了安全感。同时应该在门内区域设置排水渠以便积水流走。
三、地下出入口的形象优化
所谓形象,是指事物的外观、面貌、外在形态。因此可以说,先有形而后生“象”。在当代都市的建设中,无论是建设者还是城市居民,几乎都摆脱了“假古董”与“国际化”这两种极端主义的建设思维,能够按照城市面貌与城市各区域面貌做相应的调整。文化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由大多数人创造并形成的一种具有其内在共性与外在特性的文明体系。城市内在共性是存在于市民印象中、被感知到的物化了的城市形象,城市外在特性是外界对其整体属性的综合认知与评价,它们相互结合,在一定历史过程、气候特征、地理面貌的条件下产生的复合型文化体系。哈尔滨被世人们称为“东方小巴黎”,虽然有着欧洲、俄罗斯、日本等多元化建筑文化的特征,但同时具备着独有的、因中东铁路而衍生的“中华巴洛克”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到地下空间出入口可以大大增加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城市文化的整体性与多样性。如在场地相对开阔和人流疏散合理的新区,往往将出入口的形象经典化,运用墨绿色来代表当时列车与松树的颜色,运用老道外的柱式与纹样代表中华巴洛克的延伸,以此还原城市建设初期的历史情节;而繁杂的老城区则采取灵活多变的新材料、新技术来解决人口高度集中带来的种种问题。
四、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的出入口作为市民日常通行与购物的必经之路可能不被人们察觉,但就是这样的微型城市环境才更值得城市建设者们注意其价值与意义。如果说排水系统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工程,那么对于哈尔滨这样的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出入口环境设计便是一个齿轮工程,能够带给城市居民与游客舒适的人行环境。——论文作者:刘霖晓马静宜刘亚楠
相关期刊推荐:《戏剧之家》(月刊)创刊于1991年,由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报刊集团主办。设有:本期关注、特别报道、新剧出击、前卫世代、梨园漫笔、伶人故事、群星璀璨、演员手记、文论研究、戏剧综述、外域采风、艺讯要闻等栏目。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