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

分类:教育职称论文 时间:2020-12-11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代,劳动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从文化、社会、育人三个角度重构劳动课程的价值,从而确定劳动教育关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遵循时代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原则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多维度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合理、实施创新、评价科学,更加有效推动劳动教育发展​‍‌‍​‍‌‍‌‍​‍​‍‌‍​‍‌‍​‍​‍‌‍​‍‌​‍​‍​‍‌‍​‍​‍​‍‌‍‌‍‌‍‌‍​‍‌‍​‍​​‍​‍​‍​‍​‍​‍​‍‌‍​‍‌‍​‍‌‍‌‍‌‍​。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与建构

  劳动是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幸福人生的重要途径。 而当代青少年劳动精神面貌的塑造、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劳动素养的培育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加强和发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 [1]《意见》中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多方面多渠道保障支持劳动教育实施。 [2]这些部署和规划为今后大中小学组织和开展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 该《意见》还突出强调“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在大中小学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和课程地位在政策文件中得以确立和保障,劳动课程正式被纳入国家课程框架。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其功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不可代替的。 因此,回应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合法地位和合理价值展开辩护,构筑完善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实现劳动教育跨越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使命自觉。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新价值

  (一)文化价值:传承与创新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文化来源于劳动,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实践和劳动创造构成了文明之基、文化之重。 劳动教育具有文化属性。 劳动教育与文化是相伴而生的,脱离文化的根基与内核,劳动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劳动教育本质上不是纯粹的技术技能活动,而是一种价值赋予的体现,是一种文化主体的自觉。 从历史性视角考察,劳动自古以来就受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尊崇和热爱,我国几千年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正是由亿万中华儿女以辛苦的劳动实践创造,同时也积蕴和锻造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和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诗歌中窥见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身影,李绅《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描绘了劳动者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动者的尊重。 《观刈麦》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和《四时田园杂兴》的“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展示了一幅幅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的生动画面。 李商隐《咏史》中“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破由奢”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 古代许多文化典籍都传递了辛勤劳动、劳动为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痕迹,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对于劳动实践的认同和尊重, 并溶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精神血液中。 传统劳动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民族的“根”和“魂”,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 劳动教育课程在于传递这些经久不衰的传统美德,受教育者自觉接受这一美德并内化为自身的积极的劳动态度。 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并不是不辨良莠地全部继承。 劳动教育应该警惕文化传统中存在的“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轻视体力劳动的劳动观念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时,当今世界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对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系统的冲击,劳动教育的变革应该思考如何既能扎根传统劳动文化的精髓,坚守本民族文化自信,又能不故步自封地与外来文化展开对话与交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由此,劳动教育要摒弃不合时代价值的文化特质,创造性地整合新时代的文化特质,为劳动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令其焕发新的活力。 [3] 劳动教育课程更是要肩负传承和创新劳动文化的使命,彰显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以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为根基,建设和创造符合时代特征的劳动新文化。 只有把文化全面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才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让劳动精神和劳动情怀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内在需求。

  (二)社会价值:培养时代新人

  依靠劳动为人类谋福利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重要思想。 新时代承载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 [4]“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的时代强音要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把劳动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联系,发挥新时代的劳动、劳动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征程中的基础作用。 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征程上,大中小学生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都是追梦者、奋斗者和创造者。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时代新人需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过硬的本领能力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5]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实现培养时代新人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 劳动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理想教育贯穿于劳动实践中,强化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熏陶滋养,引导广大青少年对劳动关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意义产生认同,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劳动教育课程是连接青少年与其未来的生活、职业、工作的纽带,它也承载着劳动教育担负的社会使命。 广大青少年只有通过参加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奋力学习,在学习中练就过硬本领,在历练中勇于担责,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三)育人价值:综合育人功能

  劳动教育的根本价值和本质特质在于育人。 就劳动教育本体价值而言,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身体力行,在劳动过程中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能力,培养劳动习惯,塑造劳动精神面貌。 劳动教育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其他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育人体系的一部分,在与德、智、体、美其他四育的互动中产生综合育人的价值。 2015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明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6]。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摒弃单一向度的育人价值观,按照新时代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充分发挥其综合育人功能。 通过劳动教育的中介环节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它可以揭示人的思想、情感、智力、美感、心理状态、创造精神,揭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意义​‍‌‍​‍‌‍‌‍​‍​‍‌‍​‍‌‍​‍​‍‌‍​‍‌​‍​‍​‍‌‍​‍​‍​‍‌‍‌‍‌‍‌‍​‍‌‍​‍​​‍​‍​‍​‍​‍​‍​‍‌‍​‍‌‍​‍‌‍‌‍‌‍​。 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 ”[7]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使其切实发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重新明确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审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方面,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密切相关,相互融合和渗透。 劳动教育既注重对劳动观念和劳动情怀的培养,也传播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同时暗含体育锻炼和健体活动,能够增强人的体质,还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甚至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培育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在目标和内容上兼容互涉,体现了劳动教育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属性。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一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德、智、体、美任何“一育”都无法代替和抵消其独特的育人功能,要恢复劳动教育课程的独立学科地位,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能打着“融合”的名义消解和弱化学校中的劳动教育。

  相关期刊推荐:《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创刊于1983年,本刊为双月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bu)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设有:教育纵横谈、教育心理研究、教育实验研究、学校专栏等。

  二、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基本原则

  (一)因时因地制宜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应在劳动课程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等方面体现出时代性。 当今世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全球化、人工智能化等趋势催生了新的劳动形态,劳动教育形式应发生相应的变革,尤其是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劳动实践样态更值得关注。 新时代不能对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劳动能力作简单和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需要对劳动内容、劳动方式的发展变化予以充分重视,需要与时俱进和因时制宜。 同时,虽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规定其为必修课程,但是各地区和各学校有不同的需求和特色,要发挥和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真实有效,各地区和学校在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时就必须考虑本地或本校的具体条件,立足当地和学校的实际,结合当地地方的各方面条件,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多样形式开展劳动教育。 如,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考虑到各自的条件资源差异就可以开发不同特色的地方或校本劳动教育课程。 乡村学校可以依托村落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建立乡土特色的劳动基地和场地,挖掘支持和保障劳动教育发展的社会资源,可以从最基本的乡土文化要素中提炼出劳动人民在劳动文化方面的价值性知识,并将其整合成具有乡土特色和涵养乡土文化的劳动课程。 还可以借助农村村民的种植、养殖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发展成能够进行劳动教育的真实劳动场所,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场课程、原生态劳动教育课程等。

  (二)坚持实践体验

  劳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8]劳动教育要求学生亲临劳动的真实场域,有亲身的劳动经历、亲近的劳动情感、亲切的劳动认知,要注重学生的身体体验及其生活方式的“具身认知”。 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普通的文化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教室场所内仅仅进行劳动知识的传递无法达到劳动教育综合的育人价值。 动手实践是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学生亲身参与劳动过程,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实际操作,掌握劳动知识,获得劳动技能。 在进行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会感受到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正是通过这一实践过程,学生的意志才得以磨炼,技能得以提升,态度得以内化,习惯得以养成。 劳动教育没有捷径可走,劳动有其独特的属性和形式,无法被其他形式的活动代替。 同时,劳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劳动不是单纯的体验活动,要避免把劳动教育等同于是简单的、体验性的体力劳动。 因此,劳动课程设计与建构时应注重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安全适度,重点指向劳动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劳动素养目标。

  (三)遵循教育规律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应坚持规范性的原则。 规范性主要表现为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 顺序性和阶段性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年龄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呈现差异且有所侧重,劳动教育课程构建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等特点,随着学段的变化有所侧重,不同学段采用不同的课程形态,设置不同的课程目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各学段劳动教育纵向进阶, 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 如,小学阶段主要以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主要目标是劳动意识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使其感知劳动的乐趣并体会劳动光荣。 其中小学低段着重自我服务,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 小学中段适当学习家务劳动,培养服务意识; 小学高段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中学阶段由生活劳动教育向生产劳动教育过渡,逐步开展服务性劳动,在巩固家务劳动的基础上,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具体专业侧重开展生产劳动教育,展开基础职业技术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职业荣誉感,为未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高等学校进行与专业相结合的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劳动,提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培育社会服务意识,鼓励创新创业精神和到边远地区及艰苦行业奋斗的奉献精神。

  三、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建构

  (一)课程目标:回归全人化、全息化

  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是建构科学有效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先决条件,课程目标直接作用于课程编制、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9] 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中,应回归“全人化”和“全息化”的基本理念。 “全人化”理念指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人化”包含两层涵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本质上是追求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具有普通教育的特征,应该覆盖不同类型的教育形态,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教育都应该开展劳动教育。 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各级各类学校应根据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全息化”理念则指向教育目标的全局和整体,主要强调的是劳动教育与其他“诸育”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宏观上来说,“全息化”课程目标关注的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微观上来说,具体可以通过三维目标体系来建构劳动教育课程目标。 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识性知识与技能、生产活动所需的专业性知识与技能和服务性劳动中的服务性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劳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亲历劳动情境和体验劳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手脑并用、动手操作、体验学习、实践锻炼、反思交流等方法提高劳动能力,发展智力,增强体力,培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培养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即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增强对劳动的兴趣,体会劳动过程的艰辛,体会珍惜和保护劳动成果,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二)课程内容:体现生活化、社会化

  课程内容是以课程目标为根据,从人类经验体系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逻辑序列编排组织组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它是课程的核心要素之一。 [10]课程内容直接回答的是“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置从总体上来说要丰富多元和科学合理。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互为补充,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相互配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者兼顾,认知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综合类课程和创新类课程并驾齐驱。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来源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科因素,二是学生因素,三是社会因素。 第一,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从学科中来,包括劳动科学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的内容整合​‍‌‍​‍‌‍‌‍​‍​‍‌‍​‍‌‍​‍​‍‌‍​‍‌​‍​‍​‍‌‍​‍​‍​‍‌‍‌‍‌‍‌‍​‍‌‍​‍​​‍​‍​‍​‍​‍​‍​‍‌‍​‍‌‍​‍‌‍‌‍‌‍​。 劳动科学有其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边界,应准确把握劳动科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等。 除此之外,其他学科中也渗透着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如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的科学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 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人文学科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也与劳动教育的内容息息相关; 职业学校中的家政课程、职业课程、科技课程更是直接与劳动教育相互渗透。 因此,可供劳动教育选择的内容十分充实,难点是如何有效整合多学科并形成系统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 第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从学生中来,内容选择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要。 一方面,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和心智水平的课程内容,使其呈现出一定的梯度性。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学生的生活。 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生活,劳动是劳动教育的起点,劳动教育的发生机制源于生产和生活。 劳动教育课程是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课程。 学生的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日常生活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能够为劳动课程提供素材性资源,真实生活中的劳动场所和劳动情境能够为劳动教育课程提供条件性资源。 生活无时不存在劳动,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源流要从书本走向生活。 劳动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相沟通,最终能够指导生活。 第三,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从社会中来。 教育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劳动教育属于教育活动的一种,其必然要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选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内容。 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劳动教育以打猎、采集的生存技能为教育内容;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农业时代,体力脑力、劳动出现分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影响深远; 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劳动教育为适应机器生产方式的需求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课程出现了以相关职业基础培训的内容。 可见,劳动教育的内容直接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反过来也会适应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因此,新的时代呼唤劳动教育的变革。 我国经济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格局发生改变,劳动形态推陈出新,信息技术空前发展,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劳动者成为社会所需。 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总之,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多方面考虑,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既要能帮助学生为今后个人幸福生活作准备,也要能为职业选择奠基础,更要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促进对社会的深度参与。

  (三)课程实施:重视实践性、创新性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劳动教育是“劳动”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劳动”是手段和途径,“教育”是目的和归宿。 劳动教育希望通过劳动,在劳动中促进学生发展。 劳动天生带有实践性,实践被认为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最好方式。 一方面,劳动课程实施要注重实践行动,不是指抛弃理论学习,而是指不要把劳动课程实施仅仅局限在课堂里和书本里。 老师的讲解示范也很重要,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劳动是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劳动过程,也是提高劳动素养必须经历的过程。 劳动课程与生活相互渗透,学校应把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作为课程实施的基础,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确立劳动方案,在劳动过程中真实感知、体悟、认同劳动的价值,从而形成优秀的劳动品质。 劳动课程与社会紧密联系,学校应提供给学生多种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围绕真实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磨炼意志品质,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在新时代进行课程变革,其实施过程要求动态灵活,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 比如,劳动课程在课程实施形态上要加强整合教育资源,探索不同学科领域整合的劳动教育“主题式”“项目式”等多种形态; 在课程文化上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打造校园特色劳动文化; 在教育环境上要创新打造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联系学生家庭、借助社会力量为学生搭建实践实习平台; 在教学模式上要结合劳动的实践特质,通过不同方式、手段、策略、时间、空间的灵活组合,探索出更多可以巩固劳动教育效果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教育技术上,数字时代的劳动教育课程还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支撑。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要取得实质性成效,需要来自各方的因素共同合力携手。

  (四)课程评价:坚持发展性、连续性

  “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改进”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尤其是检查、评价环节, 乃是课程与教学计划编制的统一且不可分割的部分。 [11]通过评价可以确定与课程目标符合的程度,还可以为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转变起到反馈作用。 课程评价可以从学生、教师、课程、教学几个维度进行。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应该发挥发展功能,以评价促发展。 第一,要建立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应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仅用量化的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反映出劳动素养的获得,还要注重质性的评价方法,如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袋记录法等,以表现性评价为主。 对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不能仅以劳动知识掌握的多少和劳动技能获得的高下为评价内容,也不能只关注学生最终劳动成果的呈现,还要充分考量学生在具体劳动实践中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态度和劳动习惯养成的平时行为表现。 同时,课程评价主体应从一元转变为多元,倡导多主体共同参与,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作为一方主体,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作用,也要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不可忽视小组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共同发展。 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劳动教育尤其强调家校共育和社会的参与。 第二,强调对教师能力水平的评价。 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教师的劳动价值观念和态度、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劳动素养、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劳动课程开发意识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是重要内容,通过教师评价可以提高教师个体的劳动育人意识和专业水平,整体上提升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 第三要加强对课程本身和教学过程的评价,课程评价功能之一在于促进课程的调整、改进和完善。 劳动课程评价涉及课程计划的全部组成部分,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果。 对正在形成中的劳动课程计划,可以通过评价有效找出其优缺点及成因,为其修订提供可行的建议。 这种反复的修订过程能够使课程达到尽可能完善的程度。 劳动课程评价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追踪,借助大数据平台、云计算技术等实现评价数据的实时监测,根据评价的有效反馈,及时发现教学过程的偏差,分析原因并进行修正,为劳动课程取得良好成效保驾护航。

  总之,课程化实施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 通过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丰富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可以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生必修课”。——论文作者:蔡其勇 向诗丽 谢霁月 等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