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服务

试论精神扶贫的四维逻辑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0-12-05

  作者:张志勇,彭 莉

  摘 要:充分发挥精神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功能和作用,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扶贫开发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 新时代,精神扶贫既要立足于现实需求与内在机理,也要着眼于当下面临的困难和突出矛盾,谋划精神扶贫的实现路径​‍‌‍​‍‌‍‌‍​‍​‍‌‍​‍‌‍​‍​‍‌‍​‍‌​‍​‍​‍‌‍​‍​‍​‍‌‍‌‍‌‍‌‍​‍‌‍​‍​​‍​‍​‍​‍​‍​‍​‍‌‍​‍‌‍​‍‌‍‌‍‌‍​。 精神扶贫根源于脱贫攻坚的现实需求、运行机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实践四个层面,因此,应以精神扶贫的需求逻辑、运行逻辑和问题逻辑为出发点,探索精神扶贫的实践逻辑:即大力推动农村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将开展文化教育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健全精神扶贫长效运行机制​‍‌‍​‍‌‍‌‍​‍​‍‌‍​‍‌‍​‍​‍‌‍​‍‌​‍​‍​‍‌‍​‍​‍​‍‌‍‌‍‌‍‌‍​‍‌‍​‍​​‍​‍​‍​‍​‍​‍​‍‌‍​‍‌‍​‍‌‍‌‍‌‍​。

  关 键 词:脱贫攻坚; 精神扶贫; 扶志与扶智; 乡风文明

试论精神扶贫的四维逻辑

  贫困问题是影响全人类进步的历史性难题。 在扶贫开发历程中,中国创造了迄今为止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减贫成绩。 开展以“精神扶贫”“智力扶贫”为主题的中国特色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实践的核心内容,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减贫功能。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习近平同志指出:“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 ”[1]因此,农村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应从整体上更加科学地对精神扶贫进行深入精细的剖析,明确新时代精神扶贫的现实需求和战略定位,谋划精神扶贫攻坚方略和实现路径,培育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一、精神扶贫的需求逻辑

  精神扶贫关系到脱贫攻坚的质量,既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枢纽,更是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要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2]由此精神扶贫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见下图)。

  (一)精神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

  解决贫困群体在脱贫过程中出现的精神贫困问题,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施精神扶贫不仅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脱贫质量。 其次,新时代的精神扶贫紧紧围绕精神脱贫这个中心,能够实现由传统救济性扶贫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性扶贫模式转化。 精神扶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体现在贫困群体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的提升上。 再次,精神扶贫一改以往的“输血式”扶贫方式,选择以“造血式”扶贫为根本原则内化于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进程中,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当前,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扶贫理论已成为可推广、可借鉴的中国经验,不仅在理论维度上创新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机制,同时也在实践维度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可行的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扶贫实践所面临的挑战和考验与以往有所不同。 针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要打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必须将精神扶贫置于脱贫攻坚首要位置,坚定不移走精神扶贫之路,以精神扶贫为重心,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二)精神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选择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当前两大国家战略部署。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仍处于起步阶段。 实现乡村振兴,消除贫困是前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打赢脱贫攻坚战,因而探索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途径是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需要贫困群体始终坚定脱贫信念,推动乡村振兴同样也需要精神力量的强大支撑。 换言之,贫困群体有信心,才能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贫困地区在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上成效显著。 物质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举措,这一基本举措可极大地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使贫困地区日新月异,旧村换新貌,但往往难以治本; 精神扶贫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因而迫切需要以精神扶贫、精神脱贫帮助农民全方位摆脱贫困,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也就是说,精神扶贫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生力量,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战略选择。

  (三)精神扶贫是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思想武器

  要想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就要用好精神扶贫这一思想武器。 习近平同志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针对全面脱贫过程中贫困群体存在的“等、靠、要”“有体力无能力”等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提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深刻阐述了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以及扶贫内力与外力的辩证关系,为新时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提供了行动指南。

  通过精神扶贫,让贫困群体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提升文化水平,激发贫困群体自主性和主人翁意识,从本质上改变扶贫方式由治标转向治本,形成永续发展的内驱力,能够防止出现“年年扶年年贫”的问题,使脱贫更加彻底、更加持久。 只有让精神扶贫服务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大局,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才能真正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只有通过精神扶贫使农民口袋与脑袋共富,才能保证贫困群体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其才能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精神扶贫的运行逻辑

  新时代,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现象,需要重新界定精神扶贫的内涵。 从整体上把握精神扶贫的内涵逻辑,关键在于对精神扶贫的内在机理进行分解、提炼。 精神扶贫的本质是赋予贫困群体以精神文明要素,激发贫困群体脱贫的自主性,鼓励贫困群体以自身努力彻底摆脱贫困。 在此过程中,精神扶贫的发展和实践始终遵循着一定的内在运行机理,这也是保障精神扶贫扎实推进的逻辑前提。 因此,精神扶贫的内涵逻辑主要包括从“被动”扶贫到“主动”脱贫的思维方式转变、从“精神”生产到“物质”生产的内生动力转化以及实现从“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三个方面。

  (一)从“被动”扶贫到“主动”脱贫的思维方式转变

  只有充分调动贫困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注入新思想新观念,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群体“要我脱贫”的被动思想,唤醒贫困群体“我要脱贫”的主动意识,才能从本质上使贫困群体自觉脱贫、自主脱贫。 习近平同志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3]相较于物质扶贫,精神扶贫更加注重贫困群体主观世界的充实和丰富,更加注重彻底地改变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使其能够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和信心,自主自觉地发挥在脱贫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在面对贫困时改变自身现状的能力。 开展精神扶贫,能够充分激发贫困群体的内驱力,帮助贫困群体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紧跟新时代发展潮流。 因而由精神扶贫到精神脱贫,可以转变贫困群体的思维方式,通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式对症下药,把“要我富”转化为“我要富”,变“贫困光荣”为“脱贫光荣”,真正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实现全面脱贫。

  (二)从“精神”生产到“物质”生产的内生动力转化

  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指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过程的两个方面。 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4]这就需要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提高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补齐文化要素短板,从根本上提升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能力,进而实现劳动技能的提升,最终使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协同共进。 精神扶贫的逻辑机理是生产要素的转化过程,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生产要素,那么精神脱贫的过程就是实现“精神”生产要素变“物质”生产要素的内生动力转化过程,变精神生产力为物质生产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激发贫困群体的自我能动性及内在发展动力,从而使贫困群体学习更多先进的劳动技能,把握市场需求和商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将精神财富转换为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最终实现贫困群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

  (三)从“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将进入富裕社会发展阶段,即向富裕社会转型。 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物质财富有了大幅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农村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还相对滞后,即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距离社会转型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将难以顺利完成。 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前提是贫困群体精神世界的富裕和充实,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极大提高。 贫困群体只有在精神上摆脱贫困,小康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的进程才能得以推进。 因此,要准确把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精神扶贫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把丰富贫困群体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5]也就是说,新时代,要统筹兼顾贫困群体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物质发展水平和精神发展水平共同提升。 因而以精神扶贫助推社会转型既是实现物质小康的需要,也是满足精神小康的需要。

  三、精神扶贫的问题逻辑

  部分农村因自然环境阻碍、地理位置偏远,加之以往的“输血式”扶贫方式重视物质扶贫而轻视精神扶贫,导致精神扶贫面临着种种困境,进而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目前,部分贫困群体仍保持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和消极的脱贫心理,存在缺乏脱贫内生动力、本身文化素质有限等问题; 同时,有些贫困地区的精神扶贫手段过于简单和传统,使得贫困群体的精神空间难以拓展,不仅阻碍了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也为脱贫后返贫埋下了隐患。 因此,只有破解当下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更高效地实施精神扶贫。

  (一)内生动力不足

  在农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是制约精神扶贫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些贫困地区由于长期缺乏精神帮扶,导致贫困群体精神上“缺钙”,想要摆脱贫困的意志不坚定,内生脱贫动力不足。 在推进全面脱贫的过程中,贫困群体时常会陷入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状态,认为脱贫与自己无关,是国家的事,甚至存在等着政府救济的思想。 而一旦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缺失,就会直接导致脱贫的“志”和“智”的缺失,就会患上精神“软骨病”,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阻力,严重影响农村贫困地区全面脱贫。 实施精神扶贫,可以有效增强贫困群体内生脱贫动力,发挥贫困群体作用,坚定贫困群体的信心,彻底纠正“等、靠、要”的思想,真正实现持久全面脱贫不返贫。

  (二)文化素质有限

  当前,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整体呈偏低趋势。 首先,由于一些贫困地区处于偏远地带,交通闭塞,因此贫困群体自身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大部分农民仍停留在小学、初中文化水平。 其次,由于长期生活习惯及传统思想的影响,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导致他们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较弱。 再次,由于贫困群体对教育不够重视,加之相关部门投入资金较少,对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微乎其微,导致贫困群体的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薄弱。 其后果是:贫困群体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无法依靠教育和科技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三) 扶贫手段单一

  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当下,有些农村贫困地区的精神扶贫工作还停留在传统方式上,解决贫困问题仍然囿于物质与经济的单项标准。 一方面,部分扶贫干部在实施精神扶贫过程中,忽视了宣传扶贫信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农村贫困群体接受信息的程度。 如在一些贫困地区,扶贫干部仍采用在宣传栏张贴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教育类的信息和内容,这种单向灌输的方式不仅不能使贫困群体真正学习领悟政府扶贫政策,而且会产生信息传达不及时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虽然瞄准了贫困户,但还是老办法老路子,就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在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做得不够”。 [6]目前,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基础硬件设施不完善,扶贫手段还是以拨款和补给生活物资为主,这种较为简单的扶贫方式没有注重调动贫困群体的脱贫积极性,扶贫手段急需改进和创新。

  四、精神扶贫的实践逻辑

  贫困群体的精神贫困已成为脱贫攻坚的阻碍和难点,因此,探索精准科学的精神扶贫实践路径,能够帮助贫困群体提高思想觉悟,摆脱精神贫困。 具体而言,应大力推动农村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注重农民精神面貌和思想变化; 将开展文化教育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坚定农民脱贫意志和信念; 建立健全精神扶贫长效运行机制,实现稳定脱贫、不再返贫,形成脱贫光荣的新风尚。

  (一)大力推动农村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农村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精神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 因此,加强农村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就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7]既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从时代先进文化中积聚力量。 首先,要把握乡风文明建设正确导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始终站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高度,推进贫困群体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诚信建设,强化贫困群体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体意识。 其次,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通过新建、改造设施设备等方式,结合农村贫困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以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中心为依托,逐步实现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让乡风文明建设融入到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努力使贫困群体都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中来,在精神扶贫中发挥主导作用。 再次,充分挖掘贫困地区历史文化资源。 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态形成机制以及扶贫产业功能布局,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融入民族性、地方性元素,实现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民俗产业融合发展,走农村贫困地区特色乡风文明建设之路。

  (二)将开展文化教育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将开展文化教育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是新时代精神扶贫的核心内容。 一方面,以开展文化和道德教育来引导农民改掉陈规陋习,倡导贫困群体树立文明新风、良好家风和美丽民风; 另一方面,“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8]也就是说,将开展文化教育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既有助于贫困群体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贫困群体科学认识外部帮扶与贫困群体自我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解决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难题,打破“福利依赖”,倡导贫困群体树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

  理论上,开展文化教育是精神扶贫的基础,这个基础要夯实; 实践上,扶志强智是实施精神扶贫的难点,这个难点要突破。 第一,要尊重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 “各类扶贫项目和扶贫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需求来进行,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扶贫方式方法”。 [9]要深刻认识贫困群体存在的差异性,围绕贫困群体的精神需求和现实需要开展文化教育服务,培育乡土文化人才。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激发贫困群体的内源性力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转变,从而使贫困群体脱贫的“志”和“智”相结合。 第二,开展文化对口帮扶,共建文明“连心桥”。 以文化共建为抓手,通过建立全国文明先进单位与深度贫困地区“1+1”组队帮扶联系,在旅游规划、文艺创作、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帮扶指导,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共同协作助力精神扶贫实践。 第三,利用互联网技术获取教育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以往教育资源难以获取或者分布不均等问题有了破解的办法。 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如近几年高校有许多名师在网上开设慕课,当地政府只需在农村贫困地区修建公共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即可以让处于偏远地区的贫困群体足不出户在网上学习​‍‌‍​‍‌‍‌‍​‍​‍‌‍​‍‌‍​‍​‍‌‍​‍‌​‍​‍​‍‌‍​‍​‍​‍‌‍‌‍‌‍‌‍​‍‌‍​‍​​‍​‍​‍​‍​‍​‍​‍‌‍​‍‌‍​‍‌‍‌‍‌‍​。 因此,新时代精神扶贫应在减少传统“输血式”扶贫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拓宽、创新性地拓展贫困群体接受文化教育的渠道,不断丰富新时代精神扶贫方式。

  (三)建立健全精神扶贫长效运行机制

  只有建立健全精神扶贫多元化政策体系和综合性运行机制,兼顾扶贫与发展联动,才能真正防止脱贫后返贫。 第一,建立精神扶贫责任制。 一方面,要精确细分精神扶贫任务并将其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开发等领域的精神帮扶责任,让各级扶贫干部深入到贫困群体中,成为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精神扶贫干部队伍; 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将贫困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到立法规划中,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扶贫法治体系。 第二,强化农村精神扶贫监督机制。 一方面,通过权力和职责互相制衡,定期考察和检查,加强对政府各个层级和不同部门的监督; 另一方面,拓宽农民的监督反馈渠道,从而确保在推进精神扶贫工作中既实现干部之间的监督,又保证贫困群体对扶贫干部的监督。 第三,健全精神扶贫工作考核奖惩机制。 一方面,收集、整理扶贫对象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考核已完成的精神扶贫工作,找出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推进精神扶贫进程; 另一方面,设置可量化的参考指数,作为判断精神扶贫干部各项工作合格与否的标准并相应地给予奖励或惩罚,从而帮助其有效、有力、有序地完成精神扶贫工作。

  总之,精神扶贫不仅事关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在农村。 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如果农民在基础设施、户籍、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得到解决,那么,农民在思想观念、社会认同、幸福体验等方面面临的心问题则需要一个长期漫长和艰难的过程才能得到解决。 因此,在大力推进显性的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推动农村隐性的精神文明建设,从而通过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巨大成效,通过精神扶贫与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3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

  [3][6][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37, 138,134.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49.

  [5]齐峰,由田.新时代文化扶贫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究[J].江淮论坛,2020,(1):146-15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0.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绿色发展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方法探究

  精准扶贫这一脱贫战略中指出,希望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存在绿色发展原则没有得到落实,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仍然十分混乱,精准扶贫缺乏生态要素,精准扶贫项目也有一定的负面生态影响。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带领下,推动精准扶贫策略,主要展现在: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正确认识贫困区的优势,保障生态资源物尽其用,注重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中的生态保护,基于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产业,从而培育出优质的产品。

全学科期刊推荐 中英文发表指导

* 稍后学术顾问联系您

学术顾问回访> 详细沟通需求> 确定服务项目> 支付服务金> 完成服务内容

SCI期刊

国际英文期刊

核心期刊

国外书号出书

国内纸质出书

2023最新分区查询